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磊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3篇导弹
  • 2篇导弹武器
  • 2篇导弹武器系统
  • 2篇制导
  • 2篇制导导弹
  • 2篇作战效能
  • 2篇作战效能分析
  • 2篇武器
  • 2篇武器系统
  • 2篇雷达
  • 2篇红外
  • 2篇红外成像
  • 2篇红外成像制导
  • 2篇红外成像制导...
  • 2篇红外对抗
  • 2篇成像制导
  • 1篇电磁
  • 1篇隐身
  • 1篇杂散
  • 1篇杂散分析

机构

  • 6篇解放军电子工...
  • 1篇武汉军械士官...

作者

  • 6篇韩磊
  • 4篇樊祥
  • 2篇任彪
  • 2篇管怡
  • 2篇王自荣
  • 2篇邓潘
  • 1篇吴世俊
  • 1篇马东辉
  • 1篇周晓

传媒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现代防御技术
  • 1篇电子工程师
  • 1篇舰船电子对抗
  • 1篇光电技术应用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马氏链的反辐射导弹毁伤雷达概率分析
2009年
为了研究反辐射导弹(ARM)对雷达阵地连续攻击时的作战效能,提出采用马尔可夫链进行分析。该方法是在单发反辐射导弹对雷达的毁伤概率基础上,依据ARM连续攻击时阵地中雷达工作状态的变化,得到了ARM对雷达阵地的毁伤概率数学模型。同时,运用马尔可夫链的性质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例检验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韩磊周晓马东辉樊祥
关键词:反辐射导弹雷达阵地毁伤概率马尔可夫链
雷达隐身与反隐身技术被引量:10
2006年
以雷达方程为基础,介绍了雷达隐身原理,分析了雷达隐身技术,讨论了雷达隐身的技术途径;与此同时,分析了雷达隐身技术的局限性,由局限性入手介绍雷达反隐身技术途径。
韩磊王自荣
关键词:雷达隐身雷达截面积雷达反隐身
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为定量分析和评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效能,依据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给出的ADC模型,建立了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分析模型,并研究了3种红外对抗措施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影响。
韩磊任彪樊祥邓潘管怡
关键词:红外成像制导导弹作战效能红外对抗
DDS频谱杂散分析及其抑制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杂散特性是制约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进一步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相位舍位、幅度量化和DAC(数模转换器)的非理想特性等是影响DDS输出频谱质量的主要杂散源。文中对DDS输出的理想频谱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相位舍位、幅度量化和DAC的非理想特性等杂散源对DDS输出频谱质量的影响;针对杂散源对DDS输出频谱质量的影响,总结了抖动注入法、延时叠加法、数据压缩法等几种抑制杂散的方法,对DDS技术的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韩磊吴世俊樊祥
关键词: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杂散抑制
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
为定量分析和评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效能,依据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给出的ADC模型,建立了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分析模型,并研究了3种红外对抗措施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影响。
韩磊任彪樊祥邓潘管怡
关键词:红外成像制导导弹作战效能红外对抗
文献传递
单层雷达吸波涂层电磁参量匹配解析式的推导及其应用被引量:8
2006年
从电磁场理论出发,严格推导了单层雷达吸波涂层的等效表面阻抗公式,得出了单层雷达吸波涂层反射系数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基底材料为金属体时单层雷达吸波涂层的两条设计原则,得出了电磁参量的匹配解析式,最后讨论了这两条设计原则的应用.
韩磊王自荣
关键词:吸波涂层反射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