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洪杏

作品数:34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论语
  • 7篇《论语》
  • 5篇美学
  • 4篇注疏
  • 4篇孔子
  • 3篇诗意
  • 3篇实践论
  • 3篇疏解
  • 3篇中庸
  • 3篇辨正
  • 2篇语言
  • 2篇语言学
  • 2篇挣扎
  • 2篇审美
  • 2篇实践论美学
  • 2篇眺望
  • 2篇文艺
  • 2篇文艺心理
  • 2篇文艺心理学
  • 2篇老子

机构

  • 16篇天津社会科学...
  • 8篇中共福建省委...
  • 6篇福建省委党校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福建行政学院

作者

  • 30篇陈洪杏
  • 3篇刘娜
  • 1篇刘娜

传媒

  • 6篇理论与现代化
  • 4篇哲学动态
  • 3篇东南学术
  • 3篇福建论坛(人...
  • 2篇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哲学研究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殷都学刊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学术评论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罗齐语言学三题
2008年
本文通过比堪克罗齐语言学和索绪尔语言学这两种在致思方式上大相径庭的语言学,指出克罗齐语言学以"言语"为重心,以"诗意"为祈向,以"心灵"为根柢,并借此以一种抗争的姿态参与着对时代精神的重新抉择。文章认为,这些都提供了某种可望矫正索绪尔语言学之偏颇的灵慧。
陈洪杏
关键词:言语诗意心灵文化危机
中国近代以来以篇为单位疏解《论语》之考辨被引量:2
2009年
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在体例方面出现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其中以篇为单位疏解《论语》——"依篇疏解"——对诱进《论语》注疏向儒学义理深处的开掘是最可寄予厚望的,也是难度最大的。本文通过对四个较为典型地采用过这一体例的注本的研究,对其依据及相关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剖析,并指出:能否始终对《论语》这一由诸多看似互不联缀的章句构成而又有着虚灵命意的独特文本保持足够的尊重和信赖,能否在一个相当的高度上与孔子的生命达到强烈而渊默的共鸣,进而对"道"、"教"、"中庸"诸范畴作出深切的悟解,将决定"依篇疏解"这只是由于孔子之"学"乃是"一以贯之"之学才引生的注疏体例能否真正配称于《论语》大义的钩抉。
陈洪杏
关键词:《论语》中庸
“学”之“觉”义探微——“学而时习之”之“学”义旨辨略
2016年
孔子之学辐辏于"觉",此"觉"或"觉悟"由效仿在践"仁"、履"仁"方面可引以为范的先哲时贤的所作所为("效"或"效仿")而得,亦由讲习被认为寄寓了"仁"道消息的《诗》《书》《礼》《乐》《易》等古代典籍("学文")而得。对"学""效""觉""学文"四者之间关系的研琢,乃是窥知孔子之"学"之微旨的要径所在。
陈洪杏
关键词:效仿觉悟
两难中的自救
2002年
陈洪杏
关键词:文学作品审美价值文学批评
朱光潜理想观众说辨难被引量:1
2005年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要求理想观众既分享审美对象的生活,又不完全失去自我意识。这一观点可分别溯及立普斯-谷鲁斯的移情说和缪勒·弗莱因斐尔斯-狄德罗的旁观者论,但朱光潜并未区别作为实体的对象和作为表象的对象,遂远离了立普斯的“移情”,与狄德罗一样否认审美主体在“移情”的瞬间即已“旁观”、在“旁观”的刹那即已“移情”。此一观点还可追至作为它的理论神经的布洛“心理距离说”,但朱光潜与布洛均未自觉到心理距离并不足以成为审美的底蕴。
陈洪杏
关键词:移情旁观心理距离
近代以来《论语》注疏的又一范本——对黄克剑先生《论语疏解》的解读被引量:1
2012年
近几十年来有价值的《论语》注本可谓屈指可数。在这种人文灵韵日渐凋蔽的时运里,黄克剑先生的《论语疏解》一书便显得分外难得。相较于前贤可称述的注本,此书无论是在注疏体例的开掘、丰富和完善上,还是在对牵动《论语》诸多章句的"道"、"教"、"中庸"等重要范畴的领会上,均堪称近代以来《论语》注疏的又一引人瞩目的范本。
陈洪杏
关键词:中庸
在“诗意”与“语法”的张力下——一种对克罗齐语言学与索绪尔语言学的比较
2007年
本文从"研究对象"、"形式"、"实体"和"形而上"四个层面,对克罗齐语言学和索绪尔语言学之间的差异作了考辨,并关联20世纪西方文化危机的时代背景,探讨了这两种或重"诗意"或重"语法"的语言学何以历史境遇会悬若霄壤。
陈洪杏
关键词:诗意语法
生命崇拜与“帝”崇拜——一种对商人形成中的宇宙意识的探寻被引量:1
2010年
就"帝"字的字形演变来看,"帝"的原型当是花蒂。不过,"帝"崇拜并不是一种普泛地存在于人类早期社会的生殖崇拜。在商人那里,无论是对玄鸟(包括王亥等祖先神)的崇拜,还是对风、云、雷、土(社)、日、月、星辰、方、水等的崇拜,抑或是对河、岳的崇拜,都发动于对"生"之"命"的眷注,也都辐辏于"帝"崇拜。"帝"崇拜,说到底,是对生命的崇拜。在这种崇拜中,寄托了崇拜者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生命的秘密的眷注。商人崇"帝"的这种生命崇拜意识并没有随着武王伐纣、周取代商而成为一种历史的绝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以"生生之谓易"为主题词的《周易》和由此拓辟开来的以生成性、整体性为特征的宇宙论,都可以溯源到"帝"崇拜;这一点反过来又为"帝"的原型乃是花蒂作了绝佳的印证。
陈洪杏
关键词:生命崇拜
在走向实践论美学的途中——一种对朱光潜形成中的实践论美学观念的检讨
2006年
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朱光潜美学就逐渐萌生出一种新的性状,这新性状使它渐渐偏离原来的文艺心理学而趋向实践论美学。在引起转变的原因中值得注意的是,1949年前的朱光潜美学本身就具备了某些与他所把握的马克思主义相通的东西,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客观主义倾向。经过苏联人阐释后的马克思主义在进入他的视野时,不仅把他那萌动中的客观主义倾向诱发出来并予以强化,而且还在客观主义的视野里为困扰了他二十余年的心物问题提供了新的答案。这新答案既是1949年后的朱光潜服膺于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他的实践论美学的第一块基石。然而,被强化了的客观主义倾向也使朱光潜在问津原本属于人的难题———美的意味、美学何为等———时不再能牢牢地守住人的生命重心,从那里探寻美的真谛。
陈洪杏
关键词:客观主义
钱穆先生《论语新解》探微——以“学为人之道”为致思线索被引量:2
2018年
"学为人之道"是钱穆先生《论语新解》的中心话题,钱穆反对从"性"上立基,将"学为人之道"所以可能的根据溯及先验层面,"学为人之道"便充其量只能是一种倡导,终究无法成为一种有着普遍效力的道德要求;由否定程朱对"性""天""理"等范畴的探求而否定对一切形而上者的探求,所带来的其实同时也是对形而下者所当有的价值取向的忽略;钱穆将"为仁"看作只是完人或成人的"起码条件",主张当以"为政"成就之大小衡量"为仁"境界之高下,这其实是忽略了"为仁"的独立价值。
陈洪杏
关键词:钱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