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飞
- 作品数:61 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复合PCR鉴定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5
- 2005年
- 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apxIVA毒素基因序列和16SrRNA序列分别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P1P4和一对通用引物S7S10,建立了检测App全部15个血清型的复合PCR方法。对App的15个血清型国际参考株和国内的11个App菌株进行检测,都能得到363bp和692bp的两个扩增片段。而放线杆菌等13株参考菌株只能得到692bp的扩增片段。该方法能将15个血清型的App菌株鉴定到种。检测的灵敏度达9pgDNA1300CFU。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临床分离的302株可疑菌株,阳性4株,与其它鉴定方法相符。结果表明复合PCR可用于App菌株的鉴定。
- 李树清易建平陈志飞王巧全周筱华罗满林方怡陈敏夏谦
- 关键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复合PCR
- 用湿法冶金技术从金锑矿中分离锑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湿法冶金技术从金锑矿中分离锑的方法。该法将金锑矿石粉末或金锑精矿在可溶性硫化物溶液中处理,使其中的辉锑矿溶解,实现金、锑分离,再用吸附剂对所形成的硫代亚锑酸根进行吸附。将吸附产物煅烧,锑转变为氧化物并融...
- 叶瑛张维睿邬黛黛陈志飞季珊珊黄霞
- 文献传递
- 阴离子捕获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离子捕获剂及其制备和在废水处理上的使用方法。这种阴离子捕获剂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双金属氧化物,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使其能通过层间阴离子交换、层状结构重建等机制来吸附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的阴离子。将有效量...
- 叶瑛郑丽波冯璐珈沈忠悦杨帅杰韩杰陈志飞
- 文献传递
- 横川后殖吸虫与扇棘单睾吸虫双重PCR鉴别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鉴定横川后殖吸虫(Metagonimus yokogawai)和扇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taichui)的双重PCR方法。方法从Gen Bank中获取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以及与其同源性较高的虫种的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并优化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双重PCR法。将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与17个相关虫种一起进行PCR扩增,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的ITS1扩增产物经p MD19-T载体进行TA克隆获得质粒,并将质粒进行梯度稀释,检测其敏感性。应用新建的双重PCR法鉴定从47副猫内脏和40副犬内脏中收集的吸虫,检测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结果新建的双重PCR法能扩增出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的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648 bp和279 bp,不与钩棘单睾吸虫、华支睾吸虫、心形咽口吸虫、次睾属吸虫囊蚴、外睾属吸虫囊蚴、藐小棘隙吸虫、抱茎棘隙吸虫、弗氏棘口吸虫、似锥低颈吸虫、全冠属吸虫、重盘属吸虫、异尖属线虫、东方次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瓦氏瓦生吸虫、背孔属吸虫和宫脂属线虫的DNA发生交叉扩增,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试验表明,应用该双重PCR法,2类吸虫DNA的最低检测值分别为1.49×10-1pg和1.14×10-1pg。对来自猫内脏和犬内脏的吸虫检测表明,该方法能够区分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并且不与猫、狗中其他的吸虫DNA发生交叉扩增。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双重PCR法可用于快速鉴定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
- 梅雪芳李树清康羊群石云良黄腾飞陈志飞黄维义
- 关键词:双重PCR
- 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ITS2序列测定及其种系发育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本试验将从犬猫肠道中分离的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用盐酸卡红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学特征;PCR扩增其ITS2基因序列并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同属异形科的多棘单睾吸虫和横川后殖吸虫序列进行比对;应用Mega 6.05软件采用邻位相连法构建种系发育树进行分析。盐酸卡红染色后显示,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各形态学特征符合经典的分类学描述。PCR测序后获得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295和297bp,G+C含量分别为49.5%(146/295)和54.2%(161/297)。提交至GenBank后获得登录号分别为钩棘单睾吸虫KJ137221-KJ137223,KP165437-KP165439;扇棘单睾吸虫KP165440。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种内差异性为0,4种异形吸虫种间差异为15.2%-28.9%。基于ITS2序列建立的种系发育树显示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构成自展值为78%的拓扑分支。
- 梅雪芳李树清胡长红黄腾飞陈志飞黄维义
- 边缘无浆体MSP5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原核表达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克隆边缘无浆体MSP5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并进行表达与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边缘无浆体MSP 5基因序列(AY714547)设计一对引物,无菌颈静脉采集边缘无浆体阳性的牛血,用PCR方法从4血的DNA模板中扩增MSP 5基因582bp的片断。将该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KG-MSP5,转化BL21,经IPTG的诱导表达蛋白。利用BugBuster GST Bind Purification Kit将其纯化,经Western blotting进行分析。结果重组质粒KG-MSP5,转化BL21,在IPTG的诱导下表达大小约46 kPa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其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结论本研究为边缘无浆体的血清学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杜凯李树清陈志飞周艳琴王贵强王巧全姚宝安赵俊龙
- 关键词:边缘无浆体原核表达纯化
- 有害生物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预警技术支持体系的研究
- 周国梁易建平沈秋光印丽萍陈志飞李尉民鞠瑞亭黄晓璪韦国余叶军孙红袁平葛建军戚龙君柴燕郑建中徐颖宋绍祎
- 该项目来源于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3DZ19315。 以上海近年已引进植物资源及其有害生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植物保护学、植物病理学、气象学、信息学、管理学等学科基本原理,结合计算机技术,...
- 关键词:
- 关键词:有害生物指标体系预警技术
- 以高岭石为原料制备超纯超细硅粉和硫酸铝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高岭石为原料制备超纯超细硅粉和硫酸铝的方法。它是将矿石烘干、研磨、磁选、煅烧后在稀硫酸中溶解,过滤或离心分离得到的溶液经浓缩冷却制得硫酸铝。酸溶残留物经化学提纯、粒度分离和再次磁选,并经喷雾干燥,所得产...
- 叶瑛黄霞季珊珊邬黛黛陈志飞李俊张维睿
- 文献传递
- 入境黄鳝颚口线虫检疫及虫种鉴定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检查进口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的颚口线虫Ⅲ期幼虫,并鉴定虫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间从上海口岸入境的10批黄鳝进行颚口线虫寄生情况检疫。采样52尾,3-10尾/批,分别来自菲律宾(25尾)、印度尼西亚(24尾)和孟加拉国(3尾),分尾解剖、切碎、蛋白酶消化后,悬液用10目铜筛过滤,取滤液沉淀。体视镜下挑出完整虫体,进行形态学鉴定,并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提取颚口线虫基因组DNA,PCR扩增核糖体DNA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 2,ITS2)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c oxidase subunit 1,cox1)基因,对产物进行电泳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相应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结果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黄鳝中均检出有颚口线虫Ⅲ期幼虫寄生,阳性率分别为36.0%(9/25)和50.0%(12/24),平均感染度分别为7.8(70/9)和2.8(34/12)。孟加拉国进口的黄鳝采样中未检出虫体。镜下显示,检获的虫体有头球,头球上有4环小钩,体表有横纹和小棘,体前部棘明显大而密,体后部棘渐小而疏。有1对颈乳突和4个颈囊。形态学特征与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Ⅲ期幼虫相似。PCR结果显示,ITS-2和cox1扩增产物的长度分别为647 bp和441 bp,与预期大小一致。经测序后比对分析结果显示,2个扩增产物分别与棘颚口线虫ITS-2(GenBank登录号为AB181155和Z97175)和cox1(GenBank登录号为AY501388、AB180099和AB551552)基因片段序列一致性为99%~100%。结论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进口黄鳝中检出的颚口线虫均为棘颚口线虫。
- 李树清李雯雯陈志飞李健陈韶红张永年黄维义王巧全
- 关键词:棘颚口线虫黄鳝虫种鉴定
- 一种无机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一种含锑水滑石。象水滑石一样,它的基本结构层之间充填了结晶水和挥发性阴离子,受热时通过两次热分解反应释放出大量挥发份。两次热分解反应分别覆盖了低温段和高温段,拓宽了阻燃温度范围。结...
- 叶瑛邬黛黛陈志飞季珊珊郑丽波黄霞张维睿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