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年凤
-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4 h精准计量产后出血及预警管理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背景产后出血是阴道分娩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大多数产后出血导致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预警。然而目前临床上估计的失血量相比实际失血量要低,易导致错过抢救时机。目的探讨一种针对产后出血的24 h精准计量及预警管理模式。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于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经阴道分娩的5546例产妇作为实验组,2020年8月-2021年12月于该院分娩的5967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精准计量产后出血及预警管理模式,即通过对孕产妇进行产前风险筛查评估,及时识别高危因素;产时应用产程计量垫及产后集血垫进行产后24 h出血量的精准计量,并根据预警线及时预警并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分析两组出血量计量的准确度、产后出血和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中重度贫血患病率。结果实验组产后24 h出血量与血红蛋白校正出血量、红细胞比容校正出血量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出血量显著少于血红蛋白校正出血量及红细胞比容校正出血量(P<0.01)。实验组产后2 h出血量[(257.65±69.89)mL vs(280.34±68.32)mL]、24 h出血量[(419.42±91.28)mL vs(488.06±108.36)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5.27%vs 9.73%,P<0.001),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0.18%vs 0.45%,P<0.01),中重度贫血患病率较对照组低(3.30%vs 6.78%,P<0.001)。结论24 h精准计量产后出血及预警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估测失血量的准确度,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中重度贫血患病率,这种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刘学静钱年凤白月婷陈寒刘影诺吴立娜王硕蒋红清
- 关键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称重法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和妊娠晚期血糖指标对大于胎龄儿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和妊娠晚期血糖指标对大于胎龄儿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5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共收集138例孕妇临床资料,按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大于胎龄儿组(21例)和非大于胎龄儿组(117例)。对分娩前1周内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孕产次、孕前体重指数、孕期增重、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孕前体重指数、糖化白蛋白、孕次、产次、年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前体重指数、糖化白蛋白是大于胎龄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通过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得出,糖化白蛋白对预测大于胎龄儿的临床价值更大。结论孕前肥胖、孕晚期糖化白蛋白升高与妊娠期糖尿病大于胎龄儿的发生密切相关。控制孕前体重,监测孕晚期血糖指标,进而有效管理与控制血糖,可以减少大于胎龄儿的发生。
- 吴立娜陈寒钱年凤刘婧蒋红清
- 关键词:孕前体重指数糖化白蛋白大于胎龄儿
- 孕中期维生素D缺乏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孕中期维生素缺乏对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5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规律产检的120例孕24~28周单胎妊娠女性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OGTT试验,并测定OGTT当日空腹的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值,根据25(OH)D3值将120例孕妇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81例)和维生素D充足组(39例),比较两组OGTT三项血糖值水平、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并分析维生素D缺乏对于OGTT结果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的OGTT空腹血糖均值为(4.84±0.33)mmol/L,维生素D充足组的OGTT空腹血糖均值为(4.65±0.49)mmol/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5);维生素D缺乏与OGTT空腹血糖值具有显著线性相关性(P=0.03),而与OGTT 1h血糖、2h血糖值无明显相关性;维生素D缺乏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611)。结论相比于孕中期维生素D充足者,孕中期维生素D缺乏与OGTT空腹血糖升高显著相关。
- 刘婧陈寒钱年凤吴立娜蒋红清
- 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妊娠期糖尿病
- HELLP综合征11例母婴结局及分娩方式的探讨
- 2010年
- 目的探讨11例HELLP综合征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及分娩方式的探讨。方法对海淀区妇幼保健院11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母婴并发症、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不同分娩方式的围产儿结局。结果 HELLP综合征的发病率为0.563‰,占同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3.3%。其母婴主要并发症有肾功能不全,胎盘早剥、产后出血、DIC、早产、胎儿窘迫、死胎等,共发生11例,发生率为100%。无孕产妇死亡,死胎2例,无新生儿死亡,发生率为18.2%,1例未进围产期,围产儿死亡率10.0%。剖宫产率占90.9%。结论 HELLP综合征母婴并发症多,围产儿死亡率高,应及时诊断,积极终止妊娠,以保障母亲安全,并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 刘海艳李智沈红玲钱年凤
- 关键词:HELLP综合征并发症围产儿
- Bakri球囊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宫腔内放置Bakri球囊压迫止血应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5例产后出血患者行宫腔内放置Bakri球囊压迫止血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腔内放置Bakri球囊压迫止血用于宫缩乏力型产后出血、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产后出血成功率高,减少了子宫切除率。结论宫腔内放置Bakri球囊控制产后出血,无论用于阴道自然分娩或剖宫产的患者均有效,方法简便、快速,值得推广。
- 钱年凤李凤秋
- 关键词:产后出血剖宫产阴道自然分娩
- 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为及早识别预警、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36例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及200例同期未并发子痫前期双胎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进行队列对照研究,统计分析其疾病危险度,探讨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结果初产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较经产妇增加(OR=2.275,95%CI:1.404~3.686)。高龄患者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加(OR=.412,95%CI:0.917~2.174)。双绒毛膜性双胎比单绒毛膜性双胎更易发生子痫前期(OR=1. 946,95%CI:1. 321~2. 868)。辅助生殖技术受孕比自然受孕者发生子痫前期风险明显增加(OR=2.063,95%CI:1.405~3.028)。超重及肥胖与子痫前期发生密切相关(OR=3.482,95%CI:2. 064~5. 874;χ~2=23.498 <0.001)。观察组孕期体重增长明显多于对照组(t=3. 862,P <0. 001);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其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增加(以孕期体重增长≥20 kg为例:OR=2. 387,95%CI:1.580~3. 604)。结论初产妇、高龄、双绒毛膜性、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孕前BMI过高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均为双胎妊娠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其中高龄、双绒毛膜性、辅助生殖技术受孕是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及早识别以上高危因素,加强围产期保健,以期降低其发生率、改善预后。
- 宋慧颖刘兆董钱年凤
- 关键词:双生妊娠并发症先兆子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