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文涛

作品数:20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理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9篇双奇核
  • 8篇高自旋
  • 7篇自旋态
  • 7篇高自旋态
  • 5篇旋称反转
  • 5篇能级
  • 3篇形变双奇核
  • 3篇在束Γ谱学
  • 3篇能级纲图
  • 3篇转动带
  • 3篇子核
  • 3篇核物理
  • 3篇Γ谱
  • 3篇Γ谱学
  • 3篇Π
  • 2篇原子
  • 2篇原子核
  • 2篇原子核物理
  • 2篇能级结构
  • 2篇系统学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近...
  • 7篇中国原子能科...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5篇郭文涛
  • 14篇张玉虎
  • 13篇周小红
  • 13篇郭应祥
  • 10篇柳敏良
  • 9篇谢成营
  • 9篇王华磊
  • 9篇宋立涛
  • 9篇郑勇
  • 8篇骆鹏
  • 7篇吴晓光
  • 7篇雷祥国
  • 7篇于海萍
  • 7篇竺礼华
  • 5篇雷相国
  • 4篇刘忠
  • 3篇郭松
  • 2篇温淑贤
  • 2篇温书贤
  • 1篇张宏斌

传媒

  • 5篇高能物理与核...
  • 3篇第十次全国核...
  • 2篇原子核物理评...
  • 1篇中国科学(G...
  • 1篇第十次全国核...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0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首次在190T1πh11/2■υi13/2扁椭带中观测到旋称反转
在形变双奇核的高自旋态研究中,系统地观察到了2-准粒子带的低自旋旋称反转,这些2-准粒子带的组态分别是πg9/2(?)νg9/2,πh11/2(?)νh11/2,πh11/2(?)νi13/2,πh9/2(?)νi13/...
周小红谢成营张玉虎郭应祥雷相国宋立涛王华磊柳敏良郑勇郭文涛于海萍骆鹏
关键词:旋称反转双奇核旋称劈裂
文献传递
^187Pt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在束γ谱学技术和173Yb(18O,4n)熔合蒸发反应研究了187Pt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实验观测到基于νi13/2,ν7/2-[503],νi213/2νj,ν3/2-[512]和ν1/2-[521]组态的转动带,并且利用推转壳模型对这些转动带的性质进行了解释.总Routhian面计算表明:νi13/2转动带具有显著的负γ形变;负宇称带具有近似长椭球的形变.通过比较带内B(M1)/B(E2)比率的实验值和由Dnau和Frauendorf半经典公式得到的理论值,发现ν7/2-[503]转动带在低转动频率下的带交叉是由一对h9/2质子顺排引起的.
邢烨炳周小红张玉虎郭应祥马龙雷祥国郭文涛OSHIMA MTOH YKOIZUMI MOSA AHATSUKAWA Y许甫荣SUGAWARA M
关键词:转动带组态
双奇核^(172)Re的高自旋态
2010年
对149Sm(27Al,4n)172Re反应产生的172Re在束γ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新发现了可归属于172Re的3个转动带,由此建立了由6个转动带构成的172Re高自旋态能级纲图。依据相邻核的带结构知识和推转壳模型分析方法,对新发现的3个转动带的准粒子组态进行了指定,讨论了它们的转动特征。
张昕张玉虎周小红郭文涛郭松郭应祥M.OshimaY.TohM.KoizimiA.OsaA.KimuraY.HatsukawaT.MorikawaM.NakamuraM.SugawaraH.KusakariT.KomatsubaraK.Furuno
关键词:转动带
双奇核170Re中πh11/2■v i13/2带的实验观测及其系统学分析
通过束流能量为166MeV的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2Nd(32S,1p3nγ)170Re,用在束γ谱学方法研究了170Re的高自旋激发态,首次建立了双奇核170Re的转动带能级纲图.发现该转动带与A=170核区双奇核中π...
王华磊张玉虎周小红郭应祥雷祥国柳敏良骆鹏谢成营宋立涛于海萍郑勇郭文涛刘忠竺礼华温淑贤吴晓光
关键词:在束Γ谱学形变双奇核旋称反转
文献传递
双奇核^(174)Re中的准粒子形状驱动效应
2009年
对双奇核174Re的在束γ谱学实验数据作了仔细分析,提取出了带间与带内E2γ跃迁分支比,并导出了其约化跃迁概率的比值。用带混合理论对约化跃迁概率的比值进行了分析,得到带间相互作用强度及转动带形变的信息。发现不同组态的转动带其跃迁电四极矩具有明显的差异。与相邻奇A核的结构特征类似,这种跃迁电四极矩的差异很可能是由于1/2-[541]准质子或1/2-[521]准中子对原子核的形状驱动效应造成的。
郭松张玉虎周小红强赟华郭文涛郭应祥方永得
A=180核区双奇核高自旋态核结构实验研究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课题组对质量数A80核区的形变双奇核进行了在束γ谱学实验研究,得到了一些新的重要实验结果。基于这些新的实验数据,本文将针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一些讨论。1.πh9/2(?)νi13/2组态下的半退耦合带低...
张玉虎方永德王华磊周小红刘忠郭应祥雷祥国柳敏良郑勇于海平骆鹏何建军谢成营郭文涛宋立涛温书贤吴晓光竺礼华
关键词:双奇核高自旋态
文献传递
用于核结构实验测量的新型SEGMENTED CLOVER探测器
SEGMENTED CLOVER探测器是基于美国科学家提出的Tracking概念,由法国EURISYS公司为法国GANIL、德国GSI发展研制的具有多普勒展宽修正功能的新型γ探测器。而且法国GANIL的EXOGAM和德国...
雷祥国郭应祥周小红张玉虎郭文涛郑勇柳敏良谢成营王华磊宋立涛
关键词:核结构探测器
文献传递
双奇核140Pr的高自旋能级纲图
质子数Z>59、中子数N=81的同中子素核的能级结构具有典型的单粒子激发特征,壳模型计算对这些核的能级结构进行了很好的解释。但是,N=81、Z=59的双奇核Pr的在束谱学信息很有限。在本工作之前,S.G.Hussein等...
郭应祥于海萍周小红张玉虎雷相国骆鹏柳敏良宋立涛王华磊谢成营郑勇郭文涛竺礼华吴晓光
关键词:双奇核高自旋
文献传递
双奇核^(140)Pr的高自旋态能级纲图被引量:1
2004年
通过130 Te(14 N ,4n)反应首次对双奇核14 0 Pr进行了在束γ谱学研究 .在实验中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射线单谱和γ γ t符合测量 .建立了激发能达 4 717.3keV的14 0 Pr的能级纲图 ,其中包括新发现的 4 2条γ射线和新建立的 2 7个能级 .基于实验测量的γ跃迁各向异性度 ,建议了14 0 Pr部分能级的自旋值 .根据14 0 Pr附近同位素核结构的系统性 ,对部分能级的准粒子组态作了定性的讨论 .
于海萍郭应祥雷相国张玉虎周小红骆鹏柳敏良宋立涛王华磊谢成营郑勇郭文涛竺礼华吴晓光
关键词:原子核物理学自旋态能级纲图双奇核
^(94)Mo高自旋态能级纲图(英文)
2004年
通过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16 O(82 Se +4n) 94 Mo布局了94 Mo核的高自旋态 .利用多探头探测器阵列GASP进行了在束γ测量 ,从而重新研究了94 Mo核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基于新发现的一些重要的连接跃迁 ,对94 Mo核的高自旋态能级纲图做了重要修改 .将新的能级结构与壳模型计算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结果表明要正确的描述94 Mo核的高自旋态 (自旋值大于 14 )能级结构 ,应考虑价中子在d5/ 2 ,g7/ 2 和h11/ 2 轨道上的激发 .
张玉虎柳敏良G.de AngelisZs.Podolyak郭文涛A.GadeaC.UrN.MargineanC.RusuR.SchwengnerD.R.NapoliR.MenegazzoS.LunardiD.BazzaccoT.MartinezM.AxiotisA.GarganoS.M.LenziF.BrandoliniW.von Oertzen
关键词:重离子核物理能级纲图高自旋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