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癌
  • 2篇血清
  • 2篇增殖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食管癌EC9...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结肠
  • 2篇姜黄素
  • 2篇EC9706...
  • 1篇血清胃泌素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早期胃癌
  • 1篇皂苷
  • 1篇手术
  • 1篇清胃
  • 1篇确诊
  • 1篇人参
  • 1篇人参皂苷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漯河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郝炳章
  • 4篇赵建波
  • 3篇冯常炜
  • 2篇沈洁
  • 2篇李贵
  • 1篇卢丹
  • 1篇梅璐
  • 1篇周慧聪
  • 1篇李贵

传媒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姜黄素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目的:   本实验观察了姜黄素在体外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细胞的作用,研究姜黄素是否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及姜黄素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细胞侵袭及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
郝炳章
关键词:姜黄素EC9706细胞食管癌细胞增殖细胞侵袭
培菲康联合拉克替醇对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拉克替醇对不同类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功能性便秘不伴结肠黑变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拉克替醇A组(56例)和培菲康联合拉克替醇A组(联合A组)(56例)。选取我院功能性便秘伴结肠黑变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拉克替醇B组(23例)和培菲康联合拉克替醇B组(联合B组)(23例)。4组患者均接受排便习惯训练、调整饮食和适当锻炼等基础治疗。拉克替醇A组和拉克替醇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拉克替醇治疗,起始剂量为20g/d,早餐时一次服用;第2天起改为10g/d,早餐时一次服用。联合A组和联合B组患者在拉克替醇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培菲康治疗,2粒/次,3次/d,饭后半小时温水服用。4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d,观察4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停药1个月和2个月后的复发率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存在显著差异(x^2=20.17,P<0.01)。联合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拉克替醇B组的总有效率低于其他3组。4组患者治疗后大便形态评分和Wexner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A组患者治疗后的大便形态评分和Wexner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拉克替醇B组患者治疗后大便形态评分和Wexner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5,P=0.961)。4组患者停药1个月后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5,P=0.384);停药2个月后其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06,P=0.023)。其中拉克替醇B组复发6例,占总有效例数的50.0%,复发率最高。联合A组复发7例,复发率13.2%,复发率最低。结论益生菌可提高拉克替醇对功能性便秘的疗效、降低患者复发率且不影响拉克替醇的安全性。同时,以上作用对于伴有结肠黑变病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同样有效。
赵建波李贵郝炳章
关键词:拉克替醇功能性便秘结肠黑变病
结肠癌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和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6例结肠癌和100例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b-FGF和NF-κB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b-FGF和NF-κ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6%(107/156)、66.7%(104/156),高于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9.0%(9/100)、24.0%(24/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7.322、44.373,P均<0.001)。结肠癌组织中b-FGF和NF-κB的表达与结肠癌的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NF-κB的表达还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结肠癌组织中b-FGF和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_s=0.635,P<0.001)。结论高表达的b-FGF和NF-κB在结肠癌的发生及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作为结肠癌临床诊治的靶点。
赵建波李贵郝炳章
关键词:结肠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核转录因子-ΚB
血清中miR-21和let-7a在胃癌无创性诊断及手术效果评定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miR-21和let-7a在胃癌无创性诊断以及手术效果评定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正常对照、胃窦溃疡、胃窦炎性息肉、肠上皮化生及胃窦腺癌患者血清样本及配对胃组织中miR-21和let-7a的表达。结果:血清中miR-21和let-7a的含量与配对组织中二者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S=0.826和0.889,P<0.001)。术后胃癌患者血清中miR-21含量较术前降低(t=0.511,P=0.030),而let-7a则升高(t=0.770,P<0.001)。5组对象血清中miR-21和let-7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1,P=0.028;χ2=26.460,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癌患者血清中miR-21含量升高,肠化及胃癌患者血清中let-7a含量降低。结论:血清中miR-21和let-7a的含量可能成为胃癌的无创诊断及手术效果评定的一种新的有效的生物标记。
沈洁冯常炜郝炳章梅璐
关键词:胃癌MIR-21
人参皂苷联合替吉奥、顺铂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Survivin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联合替吉奥、顺铂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GAS)、survivin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98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49例患者接受替吉奥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参皂苷辅助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KPS评分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GAS、survivin抗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GAS、survivin抗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状况总改善率(87.8%)明显高于对照组(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神经毒性、厌食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人参皂苷联合替吉奥、顺铂治疗胃癌能够显著提高化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并能降低胃癌患者血清的GAS、survivin抗体水平。
郝炳章
关键词:人参皂苷胃癌胃泌素SURVIVIN
嗜血综合征确诊1例报道被引量:1
2016年
嗜血综合征是少见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较少,对该病例临床诊断思路的报道对积累更多临床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江圆员赵建波李贵郝炳章周慧聪冯常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5
2023年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7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5),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早期胃癌患者的脉管浸润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127例早期胃癌患者中,脉管浸润32例,无脉管浸润9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均可能与早期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无关(P﹥0.05);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体分型均可能与早期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浸润深度为黏膜下层、肿瘤大体分型为溃疡型均是早期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ESD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浸润深度为黏膜下层、肿瘤大体分型为溃疡型均是早期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
郝炳章沈洁赵建波
关键词: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影响因素
姜黄素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0、40、80、120、160μmol/L姜黄素处理EC9706细胞24~72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RT-PCR检测转录因子Ets-1及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mRNA的表达。结果姜黄素作用后,EC9706细胞生长明显减慢,抑制率5.5%~76.2%(P〈0.05),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Ets-1及MMP9 mRNA表达降低,且两者之间有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EC9706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ts-1及MMP9表达相关,这可能是姜黄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的机制之一。
郝炳章冯常炜卢丹
关键词:姜黄素EC9706细胞ETS-1MMP9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