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延海
-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305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西昆仑沃克金矿床地质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探讨被引量:2
- 2022年
- 沃克金矿床是西昆仑西段金铜矿带近期发现的一处具有大型远景的金矿床。金矿体主要产于近东西向展布的韧-脆性剪切带中,赋矿岩石为穿切于绢云千枚岩中的石英脉。主要矿化类型为毒砂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热液蚀变为绢云母化、硬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在野外地质勘查与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结合镜下显微观察,将成矿阶段划分为早(S1)、主(S2)和晚(S3)阶段,主阶段形成大量硫化物及方解石石英脉。载金硫化物主要为毒砂,次为黄铜矿、方铅矿。利用电子探针(EPMA)对载金硫化物进行分析,结合单元素面扫描成像,笔者认为金矿石主要以细粒金和中粒金形式存在。流体包裹体显示温度变化范围230~493℃,w(NaCl)_(eq)为1.56%~18.19%,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中低盐度的特征,表现为NaCl-H_(2)O-CO_(2)体系。石英δ^(18)O值为8.6‰~14.0‰,流体的δD值在−83.7‰~−103.6‰,显示出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来源特征;硫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物质源自中浅变质岩。笔者认为,沃克金矿床为与韧-脆性剪切带有关的中成造山型金矿床。
- 冯京徐仕琪邓军邓军薛小龙尹得功尹得功薛春纪郝延海赵同阳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矿床成因
- 塔什库尔干县赞坎铁矿含矿原岩建造初步分析
- 2014年
- 塔什库尔干地区赞坎铁矿产于古元古界布伦阔勒变质岩系中,含矿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片岩,其次为黑云石英片岩。矿体呈层状顺片理面产于片岩中。通过对含矿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原岩恢复,铁矿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火山喷发,部分来源于陆缘沉积,进一步证实该区铁矿成因为沉积变质型。
- 张春江王海军郝延海
- 关键词:含矿建造原岩恢复
-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铁矿带矿床类型、成因及成矿规律被引量:18
- 2016年
- 在对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块地质演化、含矿岩系、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典型铁矿床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域含矿建造的特征、时代、矿床类型及成矿规律。结果表明: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块原"布伦阔勒群"实际上发育古元古代(2 100~2 500 Ma)、寒武纪早期(510~540 Ma)等两期沉积成矿事件,同时在中晚元古代(800~1 800 Ma)和海西期—印支期(200~410Ma)分别发生过强烈的变质和变形作用,局部富矿的形成可能与后期热液的叠加改造作用有关。区域铁矿可划分为两类:一为条带状铁建造遭受后期热液叠加改造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如赞坎、莫喀尔和吉尔铁克沟铁矿床,其形成环境为早元古代活动陆缘的弱氧化—还原的浅海相沉积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热液对基性火山岩的淋滤及少量陆源物质的风化;二为早寒武世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型铁矿床,如喀来子、老并和叶里克铁矿床,其形成条件为半深海—浅海相、弱氧化—半氧化的断陷盆地环境,成矿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热水沉积及陆源物质。根据区域成矿规律,推测卡拉本—喀来子—莫拉赫一带是寻找早寒武世与海底喷流成矿系统有关的铁-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吉尔铁克沟—赞坎北地区、莫喀尔及其以南地区是赞坎铁矿带的北延和南延,是寻找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有利地区。
- 张连昌冯京董连慧朱明田郑梦天李智泉郝延海石玉君
- 关键词:铁建造矿床类型成矿规律沉积变质喷流沉积
- 塔什库尔干县赞坎铁矿Ⅲ号矿带磁异常特征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对赞坎Ⅲ号矿体形成的"岛状"磁异常的解释,为以后在该区发现相同磁异常的解释服务,以利用地质找矿及评价。
- 郝延海王海军杨平有应学谦
- 关键词:磁法铁矿
- 西昆仑赞坎铁矿地质特征与富矿成因探讨
- 2015年
- 赞坎铁矿位于西昆仑造山带塔什库尔干地块西段,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陈俊魁等,2011;冯昌荣,2012)。铁矿体顶底板围岩分别为古元古代布伦阔勒群斜长角闪片岩和黑云母石英片岩;矿区南部出露早古生代花岗岩及霏细斑岩岩体;矿石类型以条带状及浸染状磁铁矿石为主。
- 李智泉张连昌薛春纪郑梦天朱明田郝延海石玉君
- 关键词:西昆仑磁铁矿床磁铁矿石矿石类型地质特征古元古代
- 西昆仑赞坎铁矿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类型探讨被引量:7
- 2015年
- 赞坎铁矿位于西昆仑造山带塔什库尔干地块西段,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铁矿体的顶—底板围岩分别为古元古代布伦阔勒群斜长角闪片岩和黑云母石英片岩;矿区南部出露早古生代花岗岩岩体;矿石类型以条带状及浸染状磁铁矿石为主,兼具少量块状磁铁矿石.在详细矿区地质观察的基础上,本文报道了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结果.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条带状铁矿石具有较高的稀土总量,明显富集轻稀土,未呈现明显Ce和Y元素的异常(Ce/Ce^*=0.93 ~1.12、Y/Y^*=0.74~ 1.30);部分矿石显示Eu正异常(Eu/Eu^*=1.66 ~ 4.46),稀土配分形式与沉积变质型铁矿相似.矿体围岩变粒岩锆石U-Pb年龄为2 416±54 Ma,大致反映沉积铁矿的形成时代,而807±51 Ma的年龄反映变质作用时代.矿区一有铁矿捕虏体的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504±26 Ma.该期花岗岩的侵入对铁矿有明显的改造和叠加作用.
- 李智泉张连昌薛春纪郑梦天郝延海石玉君
- 关键词:沉积变质铁矿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西昆仑造山带
- 基于汇水盆地法化探异常信息提取的综合应用——以西昆仑赞坎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为例
- 2025年
- 地球化学测量是一种有效的找矿技术方法,基于汇水盆地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提取可以有效减少表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作用造成的异常漂移,进而明确找矿方向。以西昆仑赞坎地区为研究区,使用高精度DEM划分汇水盆地,基于汇水盆地法对1∶5万水系沉积物Au、Cu、W、Mo因子得分进行了异常信息提取。以汇水盆地面积作为泥沙输移比校正残差值,在此基础上得到AuCu、W-Mo校正残差值分布图。与传统化探数据处理方法相比,基于汇水盆地法处理的水系沉积物异常范围明显变大,异常强度得到增强,异常的分布更符合研究区的地形特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利用该方法提取的高异常范围与研究区已知矿点匹配度高于传统处理方法,能够为该地区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 郝延海欧阳佳岑苏鸽呼东强李玉飞李辉魏俊浩
- 关键词: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化探异常西昆仑
- 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奥尔托喀讷什大型碳酸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33
- 2018年
- 西昆仑造山带北段玛尔坎苏地区石炭纪沉积岩系中探明一大型碳酸锰成矿带,是中国北方近年最重要的锰矿找矿新发现。该锰矿带层位稳定,厚度较大,且品位富。奥尔托喀讷什锰矿是该锰矿带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矿床。区域和矿床地质系统研究表明,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属典型的海相沉积型碳酸锰矿床。该锰矿的形成可能与伸展背景的弧后盆地沉积—海底热液活动系统有关,浅海陆棚环境中的局部洼地是沉积锰矿形成的最有利地段;推测该碳酸锰矿床是成岩过程中由原始沉积的锰氧化物经有机质还原而形成,且微生物参与该成矿过程;后期构造作用使矿体与顶底板围岩发生了明显的滑脱,沿滑脱碎裂面发育热液方解石脉,同时形成锰硅酸盐矿物。
- 张帮禄张连昌冯京冯京冯昌荣冯昌荣郝延海彭自栋董志国
- 关键词:矿床成因西昆仑
-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陆块赞坎铁矿赋矿地层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6
- 2015年
- 布伦阔勒岩群既是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陆块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该区域铁矿床的赋矿地层,在其中已经发现了赞坎、老并、莫喀尔和叶里克等大型磁铁矿床。文章通过对塔什库尔干陆块内赞坎铁矿区布伦阔勒岩群及侵入地层的岩浆岩进行精细的岩相学和SHRIMP年代学研究,确定赋矿地层的形成时代,进而探讨该矿床的形成时代。研究表明布伦阔勒岩群斜长角闪片岩中岩浆结晶锆石的的形成年龄为(1845.0±11.0)Ma,限定了地层的形成时代可能晚于(1845.0±11.0)Ma。再根据次斜长花岗斑岩侵入体的形成年龄(544.5±4.7)Ma,限定地层的形成时代要早于(544.5±4.7)Ma。因此推测赞坎铁矿区布伦阔勒岩群的形成年龄介于1845.0~544.5 Ma,为元古宙。而且在英安岩中的部分锆石核部还发现有3048.0~3054.0 Ma和2032.0 Ma的年龄信息,说明地层中还保留有更古老的基底物质(古元古代甚至中太古代基底岩石),也进一步说明塔县—瓦恰隆起带所出露的布伦阔勒群岩是最古老的地层之一,为塔什库尔干古陆块的存在提供了依据。由于赞坎磁铁矿床的形成主要与沉积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其主要矿体是与布伦阔勒岩群底部含铁岩系同生的,因此铁矿床的形成时代应与布伦阔勒岩群含铁岩系的形成时代一致,为元古宙全球性前寒武纪铁矿成矿事件的产物。
- 乔耿彪王萍伍跃中郝延海赵晓健陈登辉吕鹏瑞杜玮
- 关键词:磁铁矿SHRIMP锆石U-PB年龄
-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铁矿找矿综合信息研究及勘查区圈定
- 2024年
-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铁矿带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铁矿带之一,目前已发现铁矿床(点)30余处。在对塔什库尔干地区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剖析赞坎铁矿床和喀来子钡-铁矿床地质和成矿特征,总结沉积变质型铁矿和喷流沉积型铁矿的成矿模式和控矿因素。两种类型铁矿的产出严格受地层控制,并呈层状和条带状产出于特定时代和岩性的层位中。沉积变质型铁矿控矿地层为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喷流沉积型铁矿的控矿地层为下寒武统。岩浆岩和构造对铁矿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后期改造破坏和铁矿局部富集。通过对铁矿形成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分析,结合磁异常和遥感铁异常等综合成矿信息,认为研究区东南部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并圈定铁矿勘查区。勘查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遥感强铁化蚀变发育广泛。勘查区内分布C-99-13正磁异常,△T最高值为309nT。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地层、航磁异常和遥感铁化蚀变三者的套合关系显示勘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可作为下一步找矿重点工作区。
- 李辉王双李笑龙李斌杜玉梅呼冬强李玉飞郝延海何福宝魏俊浩
- 关键词:铁矿床控矿因素航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