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峰
- 作品数:19 被引量:19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台风“天鹅”对“莫拉克”强度维持影响的模拟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为探究重灾台风0908号莫拉克(Morkot)成灾的内在原因,利用NCEP/NCAR1°×1°资料和WRF数值模式,以及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莫拉克"过台湾岛强度始终维持在960hPa不减的现象进行研究。观测分析发现"莫拉克"强度不减与其西南方向的0907号台风天鹅(Goni)相互作用有关,物理量诸如水汽、散度、涡度等持续从"天鹅"输入"莫拉克",如水汽输入层次主要集中在950~850hPa,600hPa以上很少;涡度(垂直速度)也存在低层正涡度(负散度)输送,高层负涡度(正散度)输送。利用WRF数值模式作控制试验和抹掉台风天鹅的敏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涡度、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从天鹅向莫拉克输送卷入,从而对莫拉克过台湾岛强度的维持不减存在一定的支持作用。
- 郑峰张灵杰
- 关键词:双台风台湾岛
- 中国近海台风突然增强和衰亡的研究
- 近海台风强度变化,尤其是强度的突变(突然加强和衰亡)是台风预报的难题。然而,由于缺乏对强度变化机理的足够认识并在现有数值模式中未有足够高的分辨率来表达强度变化精细的物理过程,近年来台风强度业务预报进展缓慢。 近海台风突...
- 郑峰
- 关键词:近海台风热带气旋
- 文献传递
- 关于超强台风“桑美”强度突变研究的几点思考被引量:4
- 2010年
- 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中心气压920hPa,是近50年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为了认识超强台风"桑美"强度突然增强的机制机理,气象工作者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如"桑美"的观测分析、数值模拟、强度突增原因探究等。文章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述,指出了目前在此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如数值模拟台风强度突增的量值偏小,强度突增的机理没有新的明显突破,以及气候变暖对台风强度突增如何影响涉及较少等。
- 郑峰吴群
- 关键词:超强台风强度突变
- 一次台风倒槽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及预报研究
- 研究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01年8月3~4日浙南闽北的台风倒槽暴雨过程,根据螺旋度(Helicity)、Q矢量分析了过程中的暴雨演变以及雁荡山脉[1]诱生中尺度低涡发生发展的原因。同时,利用中尺度有限区域模式...
- 郑峰
- 关键词:台风倒槽中尺度低涡螺旋度Q矢量散度MM5模拟
- 文献传递
- 一次热带风暴外围特大暴雨分析被引量:44
- 2005年
- 运用T1 0 6数值预报产品、天气实况及卫星云图等非常规资料,对1 999年9月4日在远离990 9热带风暴中心的温州引发的特大暴雨进行探讨,发现秋季在厦门以南至广东东部登陆的台风,在浙中南沿海形成台风倒槽,该倒槽内暖湿切变线的中尺度对流云团是引起特大暴雨的重要条件。
- 郑峰
- 关键词:热带风暴暴雨分析T106数值预报产品中尺度对流云团台风倒槽切变线
- 集合预报初值扰动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8年
- 对提高数值模式天气预报准确率和可用度,单个模式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目的,故常采用集合方法。例如,将模式的初值进行扰动后集合,或者将不同的预报结果集合,甚至运用多模式开展集合预报等。本文着重介绍集合预报初值扰动的应用研究情况,重点阐述目前最先进、最流行的两种方法——奇异向量法和增长模繁殖法。集合初值扰动研究近年取得了丰硕成果,也涌现了一些新的初值扰动方法。但很多问题仍有待解决,例如对初始场误差的进一步认识、误差的离散度还不够大、离散速度还不够快、更有效的扰动生成方法有待出现等。最后,对初值扰动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 郑峰
- 关键词:初值扰动
- 台风“莫拉克”影响期间浙江大风成因分析被引量:24
- 2013年
- 利用常规资料、浙江省自动站加密资料、NCEP/NCAR1°×1°每日4次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影响期间浙江大风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此次台风大风影响具有影响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和大风强度强的特点。副热带高压快速加强西进是造成台风大风提早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鞍型场、3个台风相互影响使得"莫拉克"台风移速减慢,导致台风大风对浙江沿海的影响时间增长。"莫拉克"登陆福建后其西北侧华北高压以及东南侧海上高压的存在使得地面气压梯度维持,导致大风影响时间增长和影响范围增大。垂直方向环流将高层动量下传导致低层风速猛增。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产品VCP21进行速度退模糊后可以作为台风大风分布范围和极大风速预测的一个参考依据,预测时其在沿海海面效果要较内陆好。
- 曹楚王忠东郑峰
-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动量下传径向速度
- 温州9909热带风暴外围特大暴雨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运用T106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及天气实况资料等,对1999年9月4日凌晨温州特大暴雨原因进行探讨,发现秋季在厦门以南至广东东部登陆的台风,在浙中南沿海形成台风倒槽,该倒槽内暖湿切变线的中尺度对流云团是引起特大暴雨的重要条件。
- 郑峰
- 关键词:特大暴雨台风倒槽中尺度对流云团
- 圣帕(0709)台风外围温州强龙卷风特征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当2007年8月18日夜间0709号超强台风圣帕(Sepat)靠近福建海岸时,23:07~23:20在其移动方向的右前方约300 km的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衍生一强龙卷风,造成严重灾害。利用多普勒雷达探测分析该强龙卷,除密切关注有利于产生龙卷的天气背景条件,如不稳定天气过程、垂直风切变等外,还仔细分析了多普勒雷达观测的反射率因子、垂直风切变、相对风暴径向速度等要素,我们发现产生强龙卷风的一些典型特征,如像素到像素的速度切变、中气旋的形成等,要特别注意与龙卷有密切关系的低层中气旋的形成。在日常雷达探测业务中,除应密切注意中气旋预警外,还应仔细分析其识别参数如中气旋顶高、底高,顶高、底高直径等参数的演变趋势。多普勒雷达连续跟踪观测过程中,还需密切注意微涡旋的形成、演变过程。微涡旋的合并将会产生更大的微涡旋,该涡旋在受到迅速形成的对流母体上升气流的拉升作用时,易形成龙卷。同时,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探讨强龙卷风发生地的局地特征,如喇叭口地形辐合抬升,弱冷空气低层侵入,局地热源产生剧烈不稳定等动力和热力效应对衍生强龙卷风起重要的增强作用。
- 郑峰钟建锋娄伟平
-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特征
- 东风波及其诱生低涡的螺旋度和Q矢量演变特征
- 利用NCEP1x1再分析资料对2001年8月3~4日浙南闽北的东风波暴雨过程,根据螺旋度和Q矢量分析了过程中的暴雨演变以及雁荡山脉[1]诱生中尺度低涡发生发展的原因,同时提出螺旋度锋区和Q矢量散度锋区的概念,结果表明:螺...
- 郑峰
- 关键词:中尺度低涡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