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丽娟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超声
  • 2篇多普勒
  • 2篇彩色多普勒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海绵窦瘘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显像
  • 1篇三维超声
  • 1篇三维超声成像
  • 1篇声成像
  • 1篇声像图
  • 1篇声像图特征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脱离
  • 1篇牵牛花综合征
  • 1篇综合征
  • 1篇网膜
  • 1篇显像
  • 1篇裂孔
  • 1篇裂孔性

机构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邹丽娟
  • 5篇吴京红
  • 4篇吴中耀
  • 2篇陈立勋
  • 1篇杨华胜

传媒

  • 2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学报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年份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三维超声成像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显示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立体结构形态和视网膜裂孔.方法:使用加拿大Ophthalmic Technologies公司的3Di-SCAN系统对32例(34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检查,采集患眼二维图像重建三维图像.结果:三维超声成像清晰地显示32例(34眼)脱离的视网膜的立体结构及14例(14眼)视网膜裂孔,8例显示裂孔周围视网膜裂孔盖,8例马蹄形裂孔有5例显示了玻璃体牵拉.结论:三维超声成像对眼部解剖结构的阐明和可视化上优于二维图像,并为寻找视网膜裂孔提供了新方法.
吴京红邹丽娟吴中耀陈立勋
关键词:三维超声成像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海绵窦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01年
目的:研究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影像学特征。方法: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32例33只患眼,并作健眼对照。结果:眼眶中均显示眼上静脉扩张和搏动,并伴有低阻动脉血流频谱信号。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清楚显示出扩张的眼上静脉及其特征性的血流频谱,结合临床病史,为早期诊断本病提供可靠依据。
邹丽娟吴京红吴中耀陈立勋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声像图特征
眼底葡萄膜缺损的超声显像
2000年
目的:探讨眼底葡萄膜缺损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20对(30眼)眼底葡萄膜缺损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73.3%(22/30)患眼可于葡萄膜缺损部位探揸到大小不一、边界清楚、边缘陡峭的局限性坑状凹陷。结论:眼部超声检查可准确反映病变性质、部位且简便易行,是诊断葡萄膜缺损的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方法。
吴京红邹丽娟
关键词:超声波诊断病例报告
高频彩色多普勒显像在眼球内膜样病变检查中的应用
1999年
本文报导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技术对88例各种眼内膜样病变的二维声像图及血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脱离,CDI能够显示脱离的膜上有血流信号。而玻璃体后脱离及大多数玻璃体机化膜上无血流信号。仅在Elaes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少数玻璃体机化膜有血流信号。与三面镜检查及手术结果相比较,正确诊断率为96.6%(85/88)。我们认为二维超声结合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分析有助于眼内膜样病变的正确判断及指导治疗。
吴京红邹丽娟杨华胜吴中耀莫燕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CDI
牵牛花综合征B超检查所见被引量:2
1998年
病例1:患儿,男,4岁。发现右眼视物不见1月,当地医院临床检查、B超、CT诊断为“右眼视神经占位性病变(视神经胶质瘤)”。患儿遂于1997年1月到本院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外观较对侧细小,眼前段无异常,眼底检查发现视乳头边界不清,视乳头周围可见大片灰白色隆起物,血管扭曲,周边视网膜平伏。左眼未见异常。B超检查:右眼轴 20.5mm,左眼轴 22.8mm,右眼视乳头向后凹陷,凹陷后方相当于正常视神经部位见一圆形无回声区,大小约 8.97mm×9.88mm。
吴京红邹丽娟莫燕琼吴中耀
关键词:牵牛花综合征B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