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海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心理
  • 2篇心理健康
  • 2篇心理韧性
  • 2篇量表
  • 2篇教育
  • 2篇本科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寝室
  • 1篇大学新生
  • 1篇导师
  • 1篇导师制
  • 1篇地方本科
  • 1篇地方本科院校
  • 1篇调查量表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 1篇心理评定
  • 1篇心理评定量表
  • 1篇心理素质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学视角

机构

  • 8篇湖南人文科技...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邵海
  • 3篇谢四元
  • 3篇熊珍明
  • 2篇李国强
  • 1篇龙立平
  • 1篇刘小珍

传媒

  • 2篇社会心理科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现代中小学教...
  • 1篇科教导刊
  • 1篇科技视界
  • 1篇科教导刊(电...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心理健康调查量表在大学新生心理普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大学新生心理普测使用的量表SCL90、EPQ、UPI有较高的信效度,然而,由于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测验本身的局限,使得测验对危机个体筛选的正确率降低,因此,结合学校实际,选择适宜的心理量表,可提高心理健康筛选的比率,最大限度地防止心理危机的发生。
邵海
关键词:大学新生
矛盾信息渗透影响心理韧性的实证性研究
2017年
矛盾感受与矛盾态度一样,具有普通性。低矛盾感受具有“疫苗”功能,促进心理健康,但对心理韧性的影响鲜有研究。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将被试分成三组,其中一组被试给予矛盾信息渗透性影响,在学期前、后对三组被试均进行心理韧性的测量。研究发现:成长辅导需要及时进行;矛盾信息的渗透影响心理韧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心理韧性。
谢四元邵海熊珍明李国强
关键词:心理韧性
论大学生体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方式
2012年
许多大学生认为,相貌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一些轻微的相貌缺陷产生了如抑郁、焦虑,人际关系退缩这样的心理问题,他们求助于美容、整形手术外科,或者接受较长时间的心理治疗。对于存在这类体像烦恼或障碍的大学生而言,重新转变自身性格,树立起对相貌的认识,得到周围亲人、朋友的支持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较好方法。
邵海刘小珍
关键词:体像心理治疗
地方本科院校新生SCL90、EPQ及UPI的测验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地方高校入学新生在SCL90、EPQ及UPI测验结果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EPQ、UPI分别对282名2011级新生及313名2012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SCL90与EPQ测验结果之间相关显著,且在SCL90各因子上男女差异不显著,在EPQ量表中的E、N分量表上男女生有显著差异;(2)SCL90与UPI测验之间相关显著,并且UPI与SCL90中每个因子间相关显著;(3)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SCL90、EPQ测验结果进行数据拟合,建立了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理论关系模型;(4)判别函数对正常组和危机组被试判别正确率分别为76.3%和54.5%,总体判别符合率为65.4%。结论:SCL90与EPQ及UPI测验结果之间有显著相关,彼此之间相互联系。EPQ人格测验与SCL90中的人际敏感、强迫、抑郁、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存在内在结构关系。
邵海龙立平
关键词:心理评定量表结构方程模型
矛盾容忍性--心理韧性的新视角
2017年
心理韧性是有关心理发展和个体成长研究的重要动向.除积极维度视角外, 个体面对矛盾的能力与心理韧性亦息息相关.矛盾无处不在, 矛盾容忍度越高, 个体的心理韧性越强.矛盾感受及其容忍度研究为心理韧性研究提供新视角.
谢四元邵海熊珍明李国强
关键词:心理韧性
课堂内外的突破与衔接——“本科导师”制提升心理素质之探索
2016年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思政队伍、辅导员及朋辈团队,在教育目的上都指向于学生的成长,素质的提升。各院校采取了不同的体制模式,亦发现各自在实施时的困境与交错。着力于成长的目标,科学、系统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采用滚雪球的形式,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衔接,突破课堂内只允许单一教师的存在,是基于人性与统合观点的走出困境之路。
谢四元李国强邵海熊珍明田密
关键词:人生导师教育目的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小学育心育德融合路径研究
2024年
实现心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是中小学心理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途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小学育心与育德有机融合,在育人目标上一致,在心理结构上一体,在价值引领、情感体验上具有优势。推进育心育德的融合要加大队伍建设,塑造心理育人工作者的积极育人理念;丰富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方式方法,优化立德树人的内容供给;拓宽积极心理育人资源,促进心理育人工作整合模式的发展。
谢四元李永福胡小兰邵海熊珍明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对抑郁状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寝室人际关系与大学生抑郁状态的相互关系,以及它对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地方高校80名同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抑郁状态与人际交往中交友与交谈、待人接物方面存在显著正相关(r=.224,p<.05;r=.375,p<.01),且待人接物的困扰这一因素对抑郁状况有较大影响(t=.363,p<.05)。结论:提升人际交往的技巧、构建良好的寝室人际氛围,对抑郁状态的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邵海
关键词:抑郁状态人际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