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少明
- 作品数:27 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论司法公正与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被引量:11
- 2000年
- 作者认为 ,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不利于司法公正 ,因此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和法治原则的要求对司法体制进行改革 ,在我国宪法的框架范围内从司法机关领导体制、经费管理体制以及法院内部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实践 。
- 邝少明
- 关键词:司法公正司法体制改革司法机关
- 我国精神卫生立法的价值分析被引量:7
- 2003年
- 目前我国的精神卫生立法工作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进展阶段 ,但是对精神卫生立法的价值问题在医学界和法学界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有关立法价值的基本原理出发 ,结合我国精神卫生立法工作的历史和现状 ,分析得出了自由———权利性、公平———普遍性和救济———保障性是精神卫生立法工作所应当具有的基本价值。
- 邝少明刘鹏
- 关键词:精神卫生法律价值人权法律公平法律救济
- 依宪治国与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
- 本文对依宪治国与党的执政方式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要的是把宪法置于头等重要的地位,实行依宪治国.而要实行依宪治国,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依宪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 邝少明张威王兰平
- 关键词:依宪治国政治文明共产党执政
- 文献传递
- 公务员职务保障权司法救济的域外考察及其启示被引量:6
- 2005年
- 职务常任是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世界各国大多通过各种法律规范明确公务员享有职务保障权。但是,这只是实体权利规定,权利的实现离不开切实有效的救济机制。综观世界各国和地区,公务员职务保障权的司法救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屏障,对公务员维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文章对中国域外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所实行的公务员职务保障权的司法救济进行考察,明确指出,通过立法和实践,使公务员享有公正、有效、及时的司法救济,是实现法治、保障公务员权利的必然要求,是公务员人事管理的必然趋势。
- 邝少明林慕华
- 关键词:公务员司法救济域外考察
- 论公务员的含义与范围被引量:20
- 2001年
-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公务员的含义和范围进行过较为广泛和深入的探讨,这些探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结论却不尽人意,未能深刻揭示公务员的内涵和外延。笔者认为,只有把握了公务员的本质特征,才能将公务员这种国家公职人员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区别开来,才能很好界定公务员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明确国家与公务员的关系,使公务员的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公务员的权力得到有效的制约。
- 邝少明
- 关键词:公务员公务员范围公务员法
- 我国公务员职务保障权的司法救济被引量:6
- 2006年
- 维护公务员的人性尊严、保障公务员的权利是当代各国人事制度的共同趋势。公务员职务保障权救济制度实质上既是对公务员权益的保障,又是对公务员人事管理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文章着重在我国现实的政治、法律、行政和社会背景下,探讨建立公务员职务保障权司法救济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就确立我国公务员职务保障权司法救济制度提出立法建构的设想,指出应当遵循的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 邝少明林慕华
- 关键词:公务员司法救济
- 公职人员的职务保障与廉政建设被引量:2
- 2004年
- 公职人员职务的法律保障是其权利保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当前公职人员职务保障的现状却昭示了制度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公职人员职务保障法律制度的不完备和缺少司法救济,并由此造成了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廉政建设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只有确保公职人员有稳定、全面的职务保障,才能减少用人腐败产生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有力地推动廉政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 邝少明林慕华洪哲雄
- 关键词:公职人员廉政建设
- 论公务员与政府的法律关系被引量:12
- 2004年
- 公务员与政府的法律关系 ,在内容上体现为公务员与政府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公务员与政府的法律关系如何将影响到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的确定 ,关系到公务员的权利保障体系和责任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存在重大差异 ,因此对公务员与政府法律关系的规定也就不同 ,概括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主仆关系、服务关系、代理关系、雇佣关系。笔者以为雇佣关系下公务员与政府之间的权利义务定位较为明确。
- 邝少明周映华
-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法律关系行政机关行政权行政责任行政职权
- 论宪政的契约属性——本质主义和注释主义之外的宪政界定被引量:3
- 2005年
- 当前学术界对宪政的界定, 遵循本质主义和注释主义两种思路, 该文从另一种思路出发, 探讨宪政的属性———契约性。宪政的精神与契约无异, 都包含主体的复数、意志的自由合意、地位的平等、互利预期、承诺和约束、和平协商与司法仲裁等因素。无论就静态的宪政而言, 还是就动态的宪政而言,都具有明显的契约性。
- 邝少明郑琼现
- 关键词:宪政本质主义宪法
- 公务员法律地位研究
- 公务员的法律地位总是既是行政法研究的重要问题,更是一个宪法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认为公务员宪法地位的确立是公务员法律地位确立的核心.该文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从宪法学的一般原理与制度出发,以公务员宪法地位为中心,对公务员...
- 邝少明
- 关键词:公务员宪政法律地位宪法地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