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风 作品数:59 被引量:237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 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科学 文化科学 水利工程 更多>>
太湖草型区与藻型区沉积物中聚磷菌富集试验研究 2012年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小型反应装置,以葡萄糖和丙酸为碳源,在厌氧/好氧条件下,对太湖草型区和藻型区的沉积物进行聚磷菌富集培养。探讨了太湖草型区和藻型区沉积物中聚磷菌的存在性和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实验室模拟条件培养,发现太湖沉积物存在聚磷细菌。两种碳源培养的草型区沉积物厌氧释磷量高于藻型区。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的草型区和藻型区沉积物厌氧释磷现象微弱,好氧磷的超量吸收现象比活性污泥弱,对PO34--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4.95%、38.17%。而在以丙酸为碳源的系统中,有着明显的厌氧释磷和好氧摄磷现象,对PO34--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1.27%、51.35%。 何超群 江和龙 邓风 胡颖关键词:聚磷菌 沉积物 太湖 悬浮填料与好氧颗粒污泥SND影响因素对比 被引量:3 2010年 对比研究了推流式反应器中,生物膜法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pH、溶解氧(DO)、C/N比最优值,以及对有机负荷、氨氮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膜法SND的最适pH应在7.5左右,好养颗粒污泥在pH8~9的范围内T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生物膜法SND与好氧颗粒污泥SND的最佳DO质量浓度均为3mg·L-1左右;生物膜法SND的最佳C/N比为12,好氧颗粒污泥SND的最佳C/N比为5。COD在某一范围内时,两者均不受COD影响,COD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5%和95%左右;而当氨氮质量浓度不断升高时,两者氨氮去除率均降低,但生物膜法SND比好氧颗粒污泥SND的稳定性差。 张雯 邓风 许欣关键词:推流式反应器 悬浮填料 提高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及建议 被引量:3 2018年 文章首先分析了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提高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包括提高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毕业设计选题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 邓风关键词:工科专业 工程实践 雨水生态净化集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雨水生态净化集成装置,分筛滤区、多级沉淀区、生态净分化区,其中连接雨水集水池出口的进水管接入筛滤区,筛滤区出水经导流管进入多级沉淀区,通过N-1个导流管连通多级沉淀区的N个沉淀单元;多级沉淀区的出水通过穿孔集... 陈卫 杨金虎 邓风 俞双恩 孙敏文献传递 多维实践教学评价及考核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8 2013年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论文构建了"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个结合、四个层次"的多维立体实践教学体系,并应用CIPP评价模式构建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初步探讨了实践教学的多元化考核方式。 邓风取水泵站调速运行的节能效果比较 2003年 对取水泵站水泵部分调速运行和全部调速运行在水源枯水位、常水位及洪水位时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 邓风关键词:取水 泵站 调速 节能 水厂 用水量 好氧颗粒污泥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方向 被引量:5 2008年 结合国外关于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成果,论述了有关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沉降时间、水流剪力、溶解氧(DO)、胞外多聚糖(EPS)等。介绍了好氧硝化颗粒污泥、亚硝化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及同步脱氮除磷颗粒污泥等生物脱氮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连续流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亚硝化反硝化及颗粒污泥活性恢复等研究方向。 邓风 张雯 许欣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 脱氮 亚硝化 废铁屑、还原铁粉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2019年 通过实验探究了废铁屑和还原铁粉对污泥厌氧消化上清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s)、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氨氮(NH4^+-N)以及总磷(TP)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还原铁粉相比,废铁屑更能促进污泥厌氧消化水解产酸的效果,并增加污泥的SCOD,第5天SCOD达到最大,较投加还原铁粉提高了33.51%;投加废铁屑和还原铁粉均能促进污泥厌氧消化水解过程中NH4^+-N含量的升高,但废铁屑的效果优于还原铁粉;废铁屑和还原铁粉均可抑制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TP的释放,还原铁粉的效果优于废铁屑,对磷的去除率达到93.6%。 艾乐仙 邓风 胡潇鹏 张效华关键词:污泥 厌氧消化 废铁屑 还原铁粉 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2018年 以厌氧颗粒污泥为种泥,在SBR中培养出了好氧颗粒污泥,并研究有机负荷、含盐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时间仅30 d,颗粒粒径约2 mm。有机负荷在1.8~4.0 kg COD/(m^3·d)范围内稳定性较好,COD、TN的去除效果随有机负荷增加而略有提高。含盐质量分数为1%时,颗粒污泥仍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增加到2.5%开始出现颗粒解体,COD、氨氮去除效果大幅降低;含盐质量分数增加到5%时,颗粒污泥解体现象、上浮现象有所缓解,COD、氨氮去除效果有所回升,分别稳定在70%、62%。 黄思琦 邓风 佘谱颖 艾乐仙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 含盐量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Ce^(3+)对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了Ce3+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Ce3+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Ce3+对微生物的刺激作用最大,对改善污泥性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运行45 d后,投加Ce3+的SBR的COD去除率和未投加Ce3+的SBR的COD去除率分别为97.5%和95.3%,TP去除率分别为95.6%和62.3%,TN去除率相差不大,均高于76.0%。 金雪瓶 邓风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 铈离子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废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