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先明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花椒园有害生物控制技术
- 2009年
- 花椒是重庆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要求全市2020年前发展6.67万hm^2。花椒有害生物近200种,涉及病害、虫害、杂草、软体动物等。经笔者近5年在石柱蹲点和在江津、綦江、璧山、巴南和忠县等地调查研究.有效地控制了重庆地区花椒主要有害生物蜗牛、跳甲、鞘锈病、茎腐病、椒蚜、花椒全爪螨、杂草等的为害。现总结花椒系统控制思路和技术。
- 邓先明陈云薛有峰刘光珍
- 关键词:生物控制技术花椒园有害生物优势产业软体动物
- 玉米健身栽培及其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 2009年
- 玉米是一年生草本禾本科植物,分布广泛,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我国玉米产量占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玉米可用作饲料、食物,也是工业酒精和白酒的主要原料。
- 邓先明薛有锋
- 关键词:玉米产量健身栽培禾本科植物一年生草本种植面积工业酒精
- 姜青枯腐败病发生规律和系统控制技术被引量:12
- 1998年
- 调查表明,南部地区姜青枯腐败病,主发病期是5月中下旬,7月中旬至9月中旬,此阶段土温在28℃左右、土壤高湿,病害易发生流行.9月中旬后病势下落,10月中旬停止,发病期达140d左右.选用抗病良种和无病姜种及种姜消毒处理,轮作换茬,净土种植,健身栽培,药剂防治等系列系统控制技术,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严重发生,减少损失.
- 孙晓扬刘光珍邓先明
- 关键词:系统控制药剂
- 姜青枯腐败病的综合防治研究被引量:5
- 1998年
- 1989~1994年,我们在岳池县、蓬安县、南部县、高坪区、阆中市以及西南农业大学进行了6年多的田间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证明:选用无病姜种,结合用药剂消毒,用无病水、肥、土或实行轮作,深沟窄厢,多施P,K肥,少施N肥,不施人、畜粪肥等农业措施为主,配合施用药剂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 王开源刘光珍邓先明邓先明
- 关键词:药剂
- 棉田地膜覆盖对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
- 1994年
- 采用地膜覆盖植棉,可使棉黄萎病发生及发病高峰提早,病情加重,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明显。但病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且产量显著增加。
- 刘光珍贺忠秀邓先明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塑料覆盖
- 棉花种衣剂对防治棉苗立枯病试验研究
- 棉苗立枯病是棉花苗期的毁灭性病害,棉种包衣防治棉苗立枯病是防治此病的新途径。据此,进行了不同新剂型、种衣剂复配防治棉苗立枯病的试验,结果以含PCNB(五氯硝基苯)的克·福·多效果最佳,在人工接菌条件下,对立枯病的保苗效果...
- 周光胜孙晓阳邓先明朱玉香秦森荣何平何朝模何代贵
- 关键词:棉花种衣剂立枯病
- 文献传递
- 花椒鞘锈病的防治被引量:1
- 2008年
- 2007年7月5日,西南大学“晚霞”专家组前往石柱县大歇双霸村上坝花椒科技园考察.发现花椒锈病严重。
- 邓先明
- 关键词:花椒锈病科技园专家组
- 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型鉴定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3
- 1982年
- 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10个菌系接种在属于三大棉种(海岛棉,陆地棉,中棉)的9个鉴别寄主上,按致病力强弱,初步分为3个生理型,印生理型1号——致病力最强的陕西省泾阳县菌系,对3大棉种都严重感染;生理型2号——致病力最弱的新疆和田、车排子菌系,对所有鉴别寄主感染很轻;生理型3号——致病力介于1、2号之间,其它6省8县的菌系属于此类型。
- 姚耀文傅翠真王文录李庆基张元恩陈璧张中义穆罕默德.依明.艾沙邓先明张树琴郜树德李腾友
- 关键词:致病力黄萎病菌
- 不同方案3次用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
- 2009年
- 采用特效、经济、丰产3种不同方案3次用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以丰产方案效果最好,相对防效达74.11%。
- 幸建国李义江邓先明汪惠群薛有峰
-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
- 棉萎敌对棉花黄萎病防病增产试验研究
- 敌对棉黄萎的防治,经盆栽、小区和大田试验,综合结果表明:(1)相对药效(X±S):棉萎敌(61.22℅±1.74℅)>灭菌录(51.00℅±3.61℅);(2)单株子棉(g/株):依次为棉萎...
- 邓先明刘光珍秦森荣刘绍基黄智玉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防病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