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栋
- 作品数:47 被引量:222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后路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胸腰段间盘突出症
- 目的:探讨应用TLIF技术治疗胸腰段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2009年12月至2013年5月,15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TLIF技术治疗的胸腰段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25-7...
- 赵栋邓树才马毅郝永宏贾占华荆峰
- 关键词:胸腰段椎间融合后路
- 腰椎融合技术及其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7
- 2007年
- 近30年来,随着内固定器材设计的改进及手术技术的完善,腰椎融合以重建腰椎稳定性获得飞速发展。尽管有文献报道坚固的融合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但是不少学者发现腰椎融合术后融合率的提高并不一定伴随相应临床疗效的改善。面对相互矛盾的文献报道结果及各种融合新技术,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成为困扰脊柱外科医师的难题。
- 赵栋邱贵兴仉建国
- 关键词:腰椎稳定性融合技术腰椎融合术内固定器材手术技术外科医师
- 胸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胸椎间盘突出或胸腰段椎间盘突出是导致胸脊髓腹侧受压的重要原因之一[1]。传统的经胸或经胸膜外入路手术虽然可以达到相对满意的减压效果,但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经后侧入路包括经肋横突、经椎弓根和经关节突保留椎弓根等多种入路行脊髓腹侧减压越来越受到广大脊柱外科医师的认可,但仍然不能避免软组织损伤大、手术技术要求高以及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大等缺点[2-4]。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解决问题的焦点放在内窥镜以及小切口等微创手术方面,近年来此类文献报道日趋增多。为此,我们就胸椎间盘突出症(thoracic disc herniation,TDH)微创手术治疗进展综述,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
- 赵栋邓树才
- 关键词:胸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脊柱稳定性并发症发生率脊髓腹侧手术技术
- 改良TLIF手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患
- :探讨应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患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改良TLIF手术治疗的下腰椎退变...
- 李建江邓树才赵栋赵合元孙志明郝永宏马毅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脊柱融合术
- 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区邻近节段退行性病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6年
- 赵栋邱贵兴
- 关键词:退行性病变邻近节段术后腰椎融合增生性关节炎脊柱融合
- 腰椎内固定翻修原因及再次手术方式选择的初步探讨
- 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手术后需要进行翻修病例的常见原因、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寻求减少腰椎内固定失败和内固定翻修的有效措施.方法:从1997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因腰椎滑脱症、腰椎不稳症、多间隙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间盘...
- 邓树才郝永红马毅赵栋孙贵明
- 关键词:内固定翻修术手术方式选择椎弓根螺钉
- 半月板桶柄样撕裂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研究
- 2023年
- 目的总结半月板桶柄样撕裂(bucket-handle meniscal tears,BHMTs)患者临床特征以及手术方式选择、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1年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91例BHMTs患者(91膝)临床资料。男68例,女23例;年龄16~58岁,平均34.4岁。致伤原因:运动损伤68例,交通事故伤15例,摔伤或扭伤8例。损伤侧别:左膝49例,右膝42例。患者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为1 d~13个月,中位时间18 d;其中>1个月35例、≤1个月56例。BHMTs发生于内侧52例、外侧39例。55例膝关节伸直受限>10°。合并ACL断裂36例,盘状半月板12例。根据半月板损伤情况,选择于关节镜下Inside-out技术联合All-inside技术半月板缝合术(54例)或半月板成形术(37例),合并ACL断裂者均行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记录手术临床失败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例半月板缝合术患者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给予口服抗凝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无血管损伤、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95个月,中位时间64个月。随访期间12例(13.19%)手术临床失败,给予再次手术或对症保守治疗。末次随访时,91例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提高,Tegner评分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月板缝合术及成形术患者上述指标与术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HMTs是外伤后膝关节伸直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发生于青年男性。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或缝合术,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后者可以更好地保留半月板形态和功能,理论上可获得更好远期疗效,但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比较明确。
- 牛星跃赵谦郑慧峰陈啸赵栋吴疆任富继黄竞敏
- 关键词:半月板桶柄样撕裂半月板缝合术半月板成形术
-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伤口深部感染的临床处理
-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伤口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腰椎内固定术后伤口深部感染48例(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共行腰椎内固定手术4822例,术后伤口深部感染48例,感染率1%)患者的...
- 邓树才马毅郝永宏刘刚赵栋荆峰李爽
- 关键词:脊柱内固定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检测被引量:1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简称内异症 )患者血清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sICAM 1)的水平以及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 2 1例内异症及 2 1例对照者血清sICAM 1水平。结果 (1)内异症组、对照组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分别为 0 30 μg/ml± 0 0 7μg/ml及 0 18μg/ml± 0 0 5 μg/ml,两组比较P <0 0 1;(2 )内异症组Ⅰ~Ⅱ期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为 0 2 4μg/ml± 0 0 6 μg/ml,而Ⅲ~Ⅳ期患者血清sICAM 1水平为 0 32 μg/ml± 0 0 6 μg/ml,两组比较P =0 0 1;(3)内异症组及对照组患者增殖期及分泌期血清sICAM 1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sICAM 1增高 ,且与期别呈正相关 ,提示sICAM 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 冷金花郎景和赵栋刘东远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胞间粘附分子1酶联免疫吸附法
- 第八届国际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术会议纪要被引量:77
- 2002年
- 郎景和冷金花赵栋钟森
- 关键词:发病机制盆腔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