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婧
- 作品数:29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大传播助力传媒大时代 新时期引领广电新发展
- 2017年
- 2016年是我国信息传播行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广播电视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发展的关键之年。一方面,主流媒体担负着传播中国立场、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责任;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也面临着跨界传播、优化升级的任务与使命。这一年,我们的媒体队伍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弘扬正气、深入人心的精品力作,为中国传媒事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时代印记。一、构建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媒介格局中国的广电行业是与党和人民同呼吸、
- 高晓虹赵希婧
- 关键词:信息传播中国传媒广电行业中国立场
- 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被引量:17
- 2015年
-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担负着向国际社会报道中国、站在中国立场报道世界大事的重要职责,是中国观点的传播者、中国立场的阐释者、中国形象的塑造者。急剧变革的国际形势及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国际传播事业带来了新挑战,给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要走中国化的道路,它不同于西方新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法,应该是一套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国际化培养体系。需要形成由党和政府主导、主流媒体和新闻院校联手办学的模式,"坚持党的领导"是原则,"坚守国家立场"是根基,"坚定中国特色"是路径。其核心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坚守国家立场,明确"为谁传播";及时发出声音,把握"何时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解决"传播什么";拓宽传播渠道,掌握"怎样传播"。
- 高晓虹赵晨赵希婧
- 关键词:国际新闻传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
- 媒体融合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
- 2025年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本文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切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出了以融合传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念与路径;重点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传播的话语体系创新,从对内对外两个维度,分析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实践要义,探索以“互联网+”思维助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方法,旨在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传播动能。
- 高晓虹赵希婧
- 关键词:媒体融合教育强国
- 岂能“复制、粘贴”写论文
- 2006年
- 一日,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我偶然发现很多杂志已被同学偷偷做了“批注”,内容大致是“该文已摘用,XX系”。此举可谓“用心良苦”:为了让他人在写论文时,不要摘抄了同一篇文章。一些老师惊呼,现在多数大学生成了“CV专家”(剪切和粘贴的快捷键分别为Ctrl+C和Ctrl+V)了,论文没有一点创新之处。一方学术净土开始受到诚信和道德的拷问。
- 赵希婧
- 关键词:图书馆阅览室大学生高校学风建设
- 电视政论片的话语转向与“中国梦”的影像诉求——评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被引量:4
- 2015年
- 2015年“五一”期间,大型纪录片《劳动铸就中国梦》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综合频道、纪录频道连续播出后,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为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本刊约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央电视台主创人员等就该片的价值导向、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进行了深入研讨与总结,并组成本期“个案研究”,期待“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在艺术化传播同时,能够引起学界的理论关注。
- 高晓虹赵希婧
- 关键词:中国梦电视政论片媒介平台劳动光荣凡人小事电视创作
- 大学生缘何“回炉”读技校
- 2006年
- 最近,人才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新现象:一批本科应届毕业生经过多方面的分析后,决心“回炉”读高级技工学校。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虽有理论知识,却缺乏职业技能。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对如此“开倒车”,我有以下三方面的看法。
- 赵希婧
- 关键词:大学生技校应届毕业生
- 读书无用,辍学有理?
- 2006年
- “读了大学也挣不来钱,这书怕是读了也没什么用。”今天的农村不仅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更有富家子弟信奉“读好书不如守好业”。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出现了“读书无用论”。某大学生说,我以前是村里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今的榜样却是我那初中毕业就去打工的弟弟,自己的心理落差比欠下的学费更为沉重。
- 赵希婧
- 关键词:教育环境人文精神
- 浅谈职场“性别壁垒”现象
- 2006年
- 当前,大学毕业生求职再掀高潮。然而,人才市场却筑起了“性别壁垒”。据报道,一位IT专业的女研究生怀揣着学位证、翻译证、软件工程师证前去应聘,尽管学历高、能力强,却因“只招男生”而被多家公司拒之门外。现实中,这位女生的遭遇并非特例。
- 赵希婧
- 关键词:壁垒性别职场
- 向电视新闻本质的回归——关于中央电视台2012-2013年新闻报道变化的思考被引量:3
- 2013年
- 纵观央视的新闻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的《东方时空》到今天的"走转改",20年间出现了语态变化的三个节点,每一次都是面向电视新闻本质的探索。2012年,以《新闻联播》为代表,一方面取材基层、表达生动、贴近人心的主题报道,将镜头对准了基层大地的百姓人家,人本和真实成为央视新闻的本质诉求;另一方面在直播报道中,突发事件的及时抵达,跨国事件的人文关注,常态事件的手法创新,凸显出电视新闻的本质优势。面向未来发展,央视新闻如何利用电视的优势,回归新闻的本质,以新闻解读的深度实现理性引导的力度,成为其彰显国际大台风范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 王晓红赵希婧
- 关键词:新闻本质人本
-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队伍素质被引量:1
- 2015年
- 在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顺应广播电视宣传管理的改革趋势,提升队伍建设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本文以观念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创新为视角,首先,从广播电视行业的组织属性入手,研究多层次、多维度的人员构成特点;其次,立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队伍结构,围绕提升素质、强化意识、培养能力,探讨分层而治、互为促进的方式方法,满足信息化、全球化、受众参与化的媒介发展要求;进而,通过总结宣传管理队伍建设模式、研究人员提升路径,强化人才战略,切实提高广播电视宣传管理水平。
- 高晓虹赵希婧
- 关键词:广播电视宣传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