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如涵 作品数:23 被引量:51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际学术交流资助项目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艺术 历史地理 更多>>
我国数字新闻研究的历史考察与话语变迁(1961-2019年) 被引量:4 2020年 为梳理数字新闻研究的历史脉络以及研究话语的特征,本文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1961-2019年2436篇关于数字新闻主题的期刊论文进行了知识网络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技术话语分析方法对新闻业引入数字技术后的实践活动和学术成果进行了深度挖掘,发现"数字新闻"概念和理论发展始终处于与技术变迁、机构转型、政策规范等的复杂互动关系中。在这个依托技术基础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字新闻不仅关联了新闻生产与通讯技术领域,也成为连接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中不同话语的"媒介",扮演了一个具有专业性的"调和者"角色。 赵如涵 吴心悦关键词:数字新闻 新闻理论 新闻业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共识制造:转基因议题的框架与话语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科技新闻报道对普及科学知识、维护公众知情权、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有所助益。近年来,转基因议题成为科技新闻报道的热点,在诸多社会领域中引起广泛争议。通过对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新京报》、《中国科学报》的相关报道进行框架解读与话语分析,发现虽然各媒体基于自身属性的话语建构有异,但体现出公众话语结构性缺失、媒体间话语同质化的共性,以及不同属性媒体间的话语争辩姿态。 赵如涵 罗晨关键词:科技新闻报道 话语分析 转基因 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全球挑战 被引量:1 2016年 弗朗索瓦·汉德雷克斯,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niversité Librede Bruxelles,ULB)翻译、文学与传播学部部长,终身教授。曾任2005年至2012年欧洲传播学研究与教育学会(ECREA)主席,2013-2014年度国际传播学会(ICA)主席,是法国国家科学院传播学刊《赫耳墨斯》(Hermès)等7种欧洲传播学学术期刊编委会成员,2013年获聘为中国传媒大学长江学者客座教授。汉德雷克斯教授研究范围甚广,特别是对新媒体技术给新闻带来的挑战、新闻传播学教学的全球发展等领域尤为关注。 弗朗索瓦·汉德雷克斯 赵如涵关键词:新闻传播学 终身教授 新媒体技术 新“中国观”下我国对东盟国家的传播策略——基于多元层次媒体的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1967年8月,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十个国家发表《曼谷宣言》,“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和“ASEAN”)正式成立,确保了东南亚地区的长期稳定,因此也被认为是第三世界中最为成功的地区国际组织。①进入21世纪后,区域组织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东盟在国际政治舞台中亦逐渐成为大国博弈的角力场。 赵如涵 刘寒月关键词:东盟国家 中国观 东南亚国家联盟 媒体 从《德国行动》看国外电视节目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 2008年 国外电视节目的'本土化'是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是进行本土化内涵的改造、加工和再创作。电视节目《德国行动》本土化过程表明,其中既有文化的冲突,也有着如何处理好'克隆'和'移植'的现象。本土化不是'克隆'、'移植',而是在两者之上的'再创作'和深加工。因此,电视节目的本土化途径应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尊重传统回归民间,制作出适应于我国观众口味的'本土化'节目。 赵如涵关键词:本土化 电视媒体抗击疫情节目的叙事策略与社会功能 被引量:2 2020年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各省级卫视运用创新的叙事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丰富的抗疫情特别节目,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功能。本文以其中的代表性节目作为样本对其进行叙事分析,探索电视媒体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展现传播优势、满足公众期待,从而提升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赵如涵关键词:电视媒体 叙事策略 社会功能 简析数字时代网络新闻传播的最新博弈——欧洲“网生新闻网站”概念及内涵探究 被引量:5 2014年 本研究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及西方报业深度危机为背景,探析专业新闻记者运用新兴媒体技术进行高质量新闻发布的实践活动特征,梳理目前欧洲"网生新闻网站"的相关研究及成果,解析其新闻生产过程及其盈利模式,从而界定其学术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并寻究数字时代网络新闻传播的最新博弈及其规律。 赵如涵关键词:另类媒体 重启新闻研究:在数字时代重访理解新闻业与媒体的相关理论 2019年 2018年11月19~20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主办的"重启新闻研究:在数字时代重访理解新闻业与媒体的相关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与新闻学院院长隋岩在致辞中呼吁,在中国社会转型与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重新反思新闻研究、促进国际对话是高校与学者的责任。 赵如涵 吴心悦关键词:新闻传播学 新闻业 新兴媒体 中国社会转型 生存空间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力:网生新闻网站的可持续商业模式探究 2015年 网生新闻网站是诞生于美国,兴盛于欧洲,并在世界范围内愈见繁荣的在线新闻报道平台和新闻实践模式。它们寻求新闻实践的专业化,又要在商业竞争中得以生存。经过多年的实践,网生新闻网站开拓了诸多创新的运营方式并努力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赵如涵时空感更迭与新闻学创新——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博士生学术年会”综述 2017年 2017年5月27-28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新闻学博士生学术年会'在北京如期举办,50余位来自两岸三地高校、研究机构以及海外知名院校的新闻学者、学生参加了学术讲座、分组论坛以及媒体交流等环节。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新闻学院院长刘昶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袁军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长江学者。 王文岩 罗晨 赵如涵关键词:新闻学 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