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克力
- 作品数:57 被引量:40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乌梁素海大气重金属沉降入湖通量初步估算被引量:8
- 2014年
- 重金属元素以大气颗粒物为载体,最终以沉降的方式进入湖泊水体,会引起湖泊的重金属污染.为调查大气沉降对乌梁素海重金属污染的贡献,于2013年7月1日至30日围绕乌梁素海进行大气沉降样品采集,分别测定Cu、Zn、Pb、Cd、Cr、Hg、As 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在此基础上估算7月大气重金属沉降通量及入湖量.结果表明,乌梁素海重金属元素大气沉降通量大小依次为:Zn>Pb>Cu>Cr>As>Hg>Cd.结合社会调查情况及数据分析显示,大气微粒携带重金属借助风力迁移,较大的沉降通量出现在主风向的下风向区域,说明风向是影响乌梁素海大气重金属沉降通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排干输入与大气沉降方式下的乌梁素海重金属入湖量比较发现,大气沉降是除排干输入外湖泊的另一重要重金属污染源.Zn、Pb、Cu、Cr、As、Hg、Cd等重金属元素月入湖量分别为10.6、1.04、1.02、0.833、0.342、0.00514、0.00281t/月.通过估算底泥重金属增量来评价大气沉降对湖泊重金属的贡献表明,大气Hg、Zn、Pb、Cu、As、Cd、Cr等重金属沉降对湖泊贡献率分别为46.4%、44.7%、14.1%、12.0%、8.48%、4.75%、4.03%.
- 尹琳琳贾克力史小红赵胜男杨芳吴用
- 关键词:大气沉降重金属乌梁素海
- 基于模糊ISODATA技术和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的水环境分区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湖泊水环境分区评价是湖泊水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针对干旱区草型浅水湖泊水环境状态区划和评价分级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将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传递闭包法、模糊划分的ISODATA技术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有机结合形成模糊聚类识别复合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典型的干旱区草型浅水湖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乌梁素海的水环境状况进行分区评价研究。分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较好地提高了湖泊分区评价的准确性。
- 任春涛李畅游彭芳贾克力周龙伟
- 关键词:乌梁素海
- 基于LS-SVM和RBF的月降雨混沌时间序列预测被引量:5
- 2012年
- 以乌尔逊河为例,采用相空间重构理论计算实测月降雨的延迟时间、嵌入维数、G-P饱和关联维数和Laypunov指数,证明月降雨时间序列存在混沌现象。运用LS-SVM模型对乌尔逊河月降雨混沌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并利用交叉验证法求取LS-SVM模型两个重要参数的最佳组合,同时与RBF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做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时LS-SVM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RBF神经网络模型。
- 计亚丽贾克力韩璞璞
- 关键词:相空间重构LS-SVMRBF
- 基于灰色关联的乌梁素海叶绿素a影响因子分析
-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草型浅水湖泊乌梁素海中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探讨乌梁素海的部分理化因子对叶绿素a浓度影响的大小排列顺序。结果表明,影响乌梁素海叶绿素a浓度的“优势”因子依次为气温、光照、...
- 姜忠峰李畅游张生贾克力朱冬楠
- 关键词:灰关联分析叶绿素A环境因子乌梁素海
- 文献传递
- 乌梁素海沉积物腐殖质的组成及分布特征被引量:19
- 2013年
- 以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应用化学方法对乌梁素海湖泊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组成、影响腐殖质的环境因子及腐殖化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为1.06%~5.38%.有机质分布特征与表层沉积物所处的水力条件、水生植物分布、人为活动有关;腐殖质组成中,胡敏酸含量为0.65~2.78 g/kg,富里酸含量为2.19~8.72 g/kg,胡敏素是主体,含量在3.28~20.92 g/kg之间;腐殖质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中,各组分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H值与胡敏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溶解氧与富里酸、胡敏素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正相关.腐殖化程度分析中,随着有机质含量的上升,可提取腐殖质的相对含量下降.PQ值介于9.50%~27.06%之间,平均值为21.47%,变异较大,且腐殖化程度较低.
- 付绪金贾克力史小红赵胜男崔凤丽樊才睿高宏斌
- 关键词:乌梁素海沉积物有机质腐殖质腐殖化
- 基于容量迭加法的乌梁素海承载力计算被引量:4
- 2009年
- 湖泊承载力的计算一般建立在水环境容量的基础上,而水环境容量的确定涉及污染物降解系数。由于乌梁素海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呈相间分布,时有共生,分布面积也各有差异,并伴生着多种藻类,因此该湖的降解系数的确定存在一定的难度。容量迭加的方法避开了降解系数确定的问题,其物理意义明确,容易操作。应用容量迭加的方法对乌梁素海2006年5-10月的COD、TN和TP的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从结果可以看出,水生植物群落分布和水生植物量决定了湖区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直接影响其水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乌梁素海5-10月的水质承载力CCPZ,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湖泊水环境承载力结合起来。计算求得CCPZ=1.115>1.0(当CCPZ=1.0时,湖泊实际承载的社会发展与允许值平衡),说明集水流域中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湖泊所允许的水环境承载力,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从污染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湖区水环境的压力,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 王志杰李畅游张生贾克力云卿李卫平
- 关键词:水环境承载力乌梁素海
- 呼伦湖不同季节水质现状评价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通过2014—2015年期间4次对呼伦湖水质进行监测,评价不同季节水体中TN、TP和Chla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并分析影响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4个季节中呼伦湖水体中TN、TP质量浓度超标较严重,Chla质量浓度随季节变化明显。空间分布规律为TN由湖四周向湖心扩散再到四周;TP春、夏季基本保持稳定,秋—冬季由湖心向四周转移;Chla呈现由南—北—东—东北的变化趋势。呼伦湖春、夏、秋季呈现轻度富营养化,冬季呈现中营养化。水体主要受富营养化、盐化和有机物污染控制。
- 付尧贾克力梁丽娥孙标史小红赵胜男
- 关键词:水质富营养化影响因素
- 2005-2014年乌梁素海湖泊水质变化特征被引量:34
- 2016年
- 为了确定乌梁素海湖泊水质变化特征,选取乌梁素海2005-2014年6-9月长序列的水质实测数据,分析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及氟化物的年际变化特征.采用灰色模式识别模型对乌梁素海2005-2014年的水质进行评价,并结合乌梁素海的实际状况,从外源污染、入湖污染物负荷量及入湖水量3个方面对其水质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间,水质状况转好;除总磷外,各污染指标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灰色综合指数表明乌梁素海水质正向良性方向发展;总磷治理应成为乌梁素海污染治理的主要方面;外源污染的削减、入湖污染物负荷量的降低及入湖水量的增加是乌梁素海水质转好的主要影响因素.
- 田伟东贾克力史小红赵胜男吴用宋爽马军
- 关键词:乌梁素海水质变化影响因素
- 改进AHP法在乌梁素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1年
- 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供给功能、支撑功能、调节功能和景观功能四大类,这些功能发挥的程度受湖泊水文特征、水质状况、水生态、空间物理结构和湖泊景观等多种因素影响,各影响因子对其影响程度(权重)不同,确定权重的方法包括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文中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定量分析乌梁素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各影响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结果表明:乌梁素海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的重要性排序为:调节功能-供给功能-支撑功能-景观功能,这与乌梁素海目前的实际生态功能相符合;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为:水质状况-水文特征-湖泊景观-水生态-空间物理结构,这为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和实现湖泊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姜忠峰李畅游张生贾克力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乌梁素海
- 灌区湖泊污染主成分分析被引量:17
- 2007年
- 在上游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下,位于灌区内的湖泊水环境污染问题必定有其特殊性。以位于我国北方的河套灌区中的草型浅水湖泊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将实测的湖泊水质监测数据与空间数据结合,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方法将乌梁素海的水质参数概括为7个主成分,即:富营养化特征指标、湖泊盐化特征指标、湖泊有机物污染指标、湖泊形态特征指标、水体酸碱指标、水体藻类生物量指标、植物生长环境指标。分析讨论各主成分的科学内涵以及结合地区特征的湖泊污染机理,为灌区湖泊水体的合理利用与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史小红李畅游贾克力王亚娟
- 关键词:河套灌区乌梁素海水质指标主成分分析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