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骥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抑制剂
  • 3篇制剂
  • 3篇免疫
  • 3篇恶性
  • 2篇肿瘤
  • 2篇晚期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甲状腺
  • 2篇检查点
  • 2篇恶性肿瘤
  • 2篇复习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电泳
  • 1篇电泳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机构

  • 10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0篇谢骥
  • 5篇宋飞雪
  • 4篇胡晓霞
  • 2篇王涛
  • 2篇王娜
  • 1篇刘京升
  • 1篇吴萌
  • 1篇裴霞霞
  • 1篇金七妹
  • 1篇彭艳
  • 1篇王凯
  • 1篇李婷
  • 1篇赵紫婷
  • 1篇赵军
  • 1篇王婷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与软组织肉瘤的免疫治疗进展研究
2024年
骨与软组织肉瘤是一组异质性肿瘤,起源于骨骼或软组织中的不同细胞类型,根据国际肿瘤分类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for Oncology Third Edition, ICD-O3)的分类,骨与软组织肉瘤可以分为50余种亚型,其中骨肉瘤、软骨肉瘤和尤文肉瘤是最常见的3种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由于骨与软组织肉瘤具有侵袭性、易转移和发展快的特点,传统治疗手段虽然可以控制疾病进展,但对于晚期或复发性患者的生存率提升仍然有限。免疫治疗以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为核心,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实现对肿瘤的有针对性攻击,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这一治疗策略的独特性和高效性使其成为当前癌症治疗领域备受瞩目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本综述将系统性地回顾并总结骨与软组织肉瘤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取得成功的免疫治疗手段,并探讨其在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治疗不良反应以及提高生存质量方面的潜在作用,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免疫治疗在骨与软组织肉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启示。
王凯王娜谢骥吴萌敏思聪刘京升
关键词:免疫治疗
信迪利单抗致多个内分泌腺功能异常1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该院收治1例胃癌患者使用信迪利单抗治疗4个周期后停药,停药2个月后出现偏侧躯体皮疹,3个月后出现乏力、恶心、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顽固性低钠血症,完善实验室检查后诊断为苔藓样药疹、孤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症合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左旋甲状腺素钠生理剂量替代治疗、卤米松软膏外用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皮疹逐渐消退,复查电解质、皮质醇及甲状腺激素均正常。接受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出现皮疹、乏力、恶心、全身水肿及顽固性低钠血症,要警惕皮肤及内分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可能,应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竺晶谢骥武慧敏胡晓霞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复习
卡博替尼治疗晚期甲状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3年
目的评价卡博替尼治疗晚期甲状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Trials.gov、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知网、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收集卡博替尼(试验组)对比安慰剂(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1月。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RCT,共计5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HR=0.24,95%CI(0.19,0.31),P<0.00001]、客观缓解率(ORR)[RR=31.46,95%CI(6.32,156.75),P<0.0001]、3~4级不良事件(AE)[RR=2.15,95%CI(1.76,2.61),P<0.00001]、严重不良事件[RR=1.78,95%CI(1.11,2.83),P=0.02]、腹泻[RR=3.29,95%CI(1.62,6.66),P=0.001]、掌跖红斑感觉异常[RR=28.19,95%CI(12.25,64.88),P<0.00001]、高血压[RR=6.50,95%CI(3.90,10.83),P<0.00001]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HR=0.83,95%CI(0.67,1.02),P=0.07]、疲劳发生率[RR=1.25,95%CI(0.78,1.98),P=0.3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不同肿瘤类型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PFS、OR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O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博替尼可延长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的PFS,增加ORR,但AE发生率较高。
竺晶谢骥赵紫婷胡晓霞
关键词:甲状腺癌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观察胸腔注入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A 29例,对照组B 30例。治疗组予以胸腔注入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对照组A和B分别予以胸腔注入顺铂和白介素-2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6%,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1.7%和56.7%,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胸腔注入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宋飞雪裴霞霞金七妹彭艳赵军谢骥
关键词:白介素-2
多发性骨髓瘤伴胰腺、胃、皮肤多发髓外病变一例
2021年
患者,女,50岁,因“全身骨痛两年余,加重两个月伴不能行走一周”入院。入院后行相关检查,CT及骨扫描提示:全身中轴骨及肋骨多发骨质破坏,颈、胸、全腹CT,头颅MRI未发现其他占位性病变,无皮肤、黏膜黄染,无皮疹、皮肤结节等。骨髓穿刺及活检示: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占65%,免疫组化:CD38(+)、CD138(+)、κ轻链(+)。血清蛋白电泳:出现M条带,IgA 36 g/L、β球蛋白57.7%(参考值8.0%~13.0%)。尿本周蛋白2.8 g/24 h,分型:IgAκ型。血β2-微球蛋白4700μg/L;血钙5.6 mmol/L;血生化常规示:球蛋白72.6 g/L(参考值20~40 g/L)。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Durie-Salmon分期ⅢA期,ISS分期Ⅱ期。
王涛谢骥宋飞雪
关键词:血清蛋白电泳皮肤结节多发性骨髓瘤中轴骨骨扫描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SCCT)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在所有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不到1%[1]。因其发病率低,相关研究较少,多为病案报道,其治疗方案尚无统一标准。PSCCT恶性程度高,中位生存期短,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1例PSCCT患者的诊治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
谢骥竺晶宋飞雪
关键词:甲状腺鳞状细胞癌预后
营养支持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恶性肿瘤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尽管在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是每年仍有1000万例肿瘤患者死亡。恶性肿瘤患者常面临着营养不良的风险,而营养不良发生率高、治疗率低是我国现状。目前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营养支持治疗可以纠正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改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延长患者生存期。现就营养支持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谢骥宋飞雪
关键词:肿瘤营养支持免疫系统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孤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导致孤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症(isolated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deficiency,IAD)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早期发现ICIs导致的内分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截至2022年7月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共纳入文献54篇,收集的70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19例,年龄为34~87岁,平均年龄(64.17±11.33)岁,收集使用ICIs导致I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IAD最相关的肿瘤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35.7%(25/70),其次为恶性黑色素瘤24.3%(17/70)。最常见导致IAD的ICIs为程序性细胞死亡-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抑制剂87.1%(61/70)。使用PD-1、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PD-1联合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抑制剂诊断IAD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80.0、364.0、87.5天。IAD患者最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为低钠血症、嗜酸性粒细胞升高。IAD患者行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PD-1联合CTLA-4抑制剂导致IAD的发生时间最短,ICIs治疗过程中及停药后均需监测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使用ICIs治疗的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若出现低钠血症、嗜酸性粒细胞升高,需警惕IAD的可能性。
竺晶谢骥胡晓霞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的抗炎及抗氧化应激机制研究
2025年
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知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可参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DPP-4而增强肠促胰岛素效应,从而起到降糖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目前已有研究显示DPP-4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参与炎症的发生。然而,关于DPP-4抑制剂在炎症及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机制的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综述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的抗炎及抗氧化应激机制,提出西格列汀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为后续相关研究开展提供借鉴。
竺晶谢骥胡晓霞
关键词:氧化应激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经一线以上化疗后进展的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经一线以上化疗后进展的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经一线以上化疗后进展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包括胃癌、肺癌、肝癌、骨肉瘤、卵巢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及胰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7,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和对照组(n=53,采用单纯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14.9%(7/47),与对照组患者的3.8%(2/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为74.5%(35/4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1.5%(2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乏力/纳差、凝血异常、手足综合征、蛋白尿、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7.0%(8/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53)(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大多为1~2级,且可耐受。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经一线以上化疗后进展的晚期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其安全性较好,可为临床治疗带来指导意义。
王娜谢骥王涛周亚丽周思妤赵倩格赵昌波李婷张燕平王婷宋飞雪
关键词:化疗晚期恶性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