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晓华

作品数:21 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肝炎
  • 10篇病毒
  • 8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5篇毒性肝炎
  • 5篇疫苗
  • 5篇病毒性
  • 5篇病毒性肝炎
  • 4篇免疫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乙型肝炎疫苗
  • 3篇肝炎病毒
  • 2篇医院感染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疫苗
  • 2篇乙型肝炎疫苗...
  • 2篇诊疗
  • 2篇诊疗器械
  • 2篇器械
  • 2篇流行病

机构

  • 19篇天津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天津市医学科...

作者

  • 19篇解晓华
  • 11篇单爱兰
  • 9篇何海艳
  • 9篇刘勇
  • 8篇刘鹏
  • 8篇吴伟慎
  • 6篇邹明
  • 4篇李永成
  • 3篇夏卫东
  • 2篇刘辉
  • 2篇苏旭
  • 2篇张之伦
  • 2篇张颖
  • 2篇黄海涛
  • 2篇周萍
  • 1篇丁建清
  • 1篇刘更新
  • 1篇马明慧
  • 1篇孙晓冬
  • 1篇李超

传媒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疾病监测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96-2005年天津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3
2007年
目的分析天津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6-2005年天津市甲肝疫情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天津市甲肝发病率从1996年的10.94/10万下降到2005年的0.83/10万,静海县年均发病率最高(9.86/10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存在春、秋季两个高峰;发病数前三位的职业是学生、农民和工人;男性年均发病率为5.09/10万,女性为2.84/10万,各年龄组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近10年1~14岁组发病率下降90%以上,平均发病年龄推迟约15岁。结论天津市近10年甲肝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今后在进一步提高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的同时,要做好其他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工作。
解晓华单爱兰夏卫东
关键词:肝炎甲型发病率
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高危人群血清学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HB、HC)传播途径相同,均是主要通过血液(制品)、母婴垂直和性接触传播,感染后慢性化程度较高,尤其是HC近2/3的病人会转为慢性,但HB的危害要高于HC。为了解天津市高危人群中感染这两种病毒的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开展了此项研究。
吴伟慎单爱兰解晓华刘勇何海艳刘鹏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高危人群
天津市初一学生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现状及加强免疫后记忆反应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了解初中一年级学生(12~14岁)对出生时接种的乙肝疫苗免疫现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现状以及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方法 按整群分层后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根据Epi Info3.3.2软件计算样本量,依抗-HBs阳性率最低可接受度53%,计算其95%的可信限样本量至少为218名,而免疫现状检测的实际样本量为250名,加强免疫的实际样本量为236名;HBsAg、抗-HBs和抗-HBc IgG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试剂分别由Abbott公司、Diasorin公司和北京万泰药业科技公司生产;HBV DNA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 加强免疫前免疫现状:抗-HBs阳性率为62.80%(157/250),几何平均滴度(GMT)为73.79 IU/L;现时期HBV自然感染(HBsAg和抗-HBc IgG阳性)率为2.80%(7/250).加强免疫效果:抗-HBs阳性率94.92%(224/236),较加强免疫前明显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73.92,P=0.00),GMT为521.15 IU/L,较加强免疫前有显著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5.98,P=0.00);在加强免疫前抗体消失的人群(86名)中加强免疫后的抗-HBs阳转率为91.86%(79/86);对加强免疫1针次的11名无应答者行第2针加强后,有8名产生了抗体.结论 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实施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防止免疫记忆丧失.
单爱兰李超吴伟慎何海艳刘勇刘鹏解晓华
关键词:乙型免疫剂量效应关系免疫
天津市1990~2005年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天津市近16年伤寒副伤寒的流行规律。[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0~2005年天津市法定传染病报告中的伤寒副伤寒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数据使用Excel及spss11.5统计处理。[结果]1990~2005年天津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649例,Cox-Stuart检验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n=15,P﹤0.05),中心城区及环城4区发病率显著低于边缘区县(P﹤0.01);伤寒副伤寒发病率高峰主要在14岁(包括14岁)以下人群。[结论]经过16年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大幅度降低,但是目前仍存在暴发隐患,其防治工作决不能放松,采取综合措施维持疫情平稳情况下继续降低伤寒副伤寒的发病率,重点监测及早预警、减少暴发的发生及其危害。
吴伟慎解晓华单爱兰刘辉何海艳夏卫东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
天津市未分型病毒性肝炎影响因素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解晓华刘勇吴伟慎邹明何海艳单爱兰刘鹏苏旭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重点控制传染病之一,自1997年至今,按照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5类进行报告。明确病原分型,掌握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真实的感染分型情况,是进行疫情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肝炎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基础。该研究...
关键词: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天津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现状探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从医疗卫生机构层面,了解天津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现状,提出发展方向和目标。方法向天津市89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19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放《卫生心急能力凋杏表》108份,问卷内容涉及机构单位基本信息、人员结构、应急准备、检测预警、应急响应和总结评估等情况。对数据进行描述性与相关性分析。结果天津市卫生应急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各项应急机制逐步健全,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和处置能力提升,应急队伍素质提高。但卫生府急专业性和独立性尚待加强,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功能还需完善,区县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卫生应急社会参与度不高。结论应着重顶层设计,加强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和预案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心急队伍及其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基层卫生应急长效机制。
郭宜鹏马明慧解晓华邹琳陈喜芸郝良宸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加强免疫应答研究
刘勇李永成刘鹏邹明黄海涛解晓华
该课题对天津市16岁以下实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人群2028份标本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状况进行调查并检测抗-HBs,发现该人群乙肝疫苗免疫失败有21.4%,较高比例。建立特异灵敏的巢式PCR方法检测乙肝疫苗免疫失败人群的HBV ...
关键词: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失败免疫应答
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预警指标的建立被引量:4
2023年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全国12名专家开展问卷调查,确定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预警指标体系及权重。三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Cr)为0.79,协调系数(W)分别为0.375、0.356、0.385(均P<0.05)。最终确立包括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在内的Omicron变异株预警指标体系,并确立了各指标权重。
张颖周宁周萍解晓华李佳萌
关键词:德尔菲法指标体系
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S基因变异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隐匿性感染及编码S基因(surface)变异状况。方法选择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阴性的儿童血清标本167份,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VS基因片段,对PCR阳性产物进行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测定和基因片段分析。结果在167份标本中,HBV核酸阳性63份,在测序42份标本中11份标本S基因片段出现氨基酸变异,共有5个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其中一个在"a"决定簇片段内。结论免疫失败儿童HBV隐匿性感染率较高,HBVS基因存在不同位点的变异。
刘勇李永成刘鹏邹明黄海涛解晓华陈锦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
天津市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调查与处置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调查天津市某社区于强降雨积水后发生一起腹泻暴发的原因并进行处置。方法于2012年7月对该社区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相应生物和环境样品进行检测,提出干预措施。结果本起腹泻暴发疫情造成78人发病,罹患率为4.23%(78/1 844)。其中以腹泻(100%)、腹痛(71.79%)为主,呕吐(29.49%)、发热(26.92%)、恶心(5.13%)比例较低;33份病例粪便标本中20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蓄水池管网末梢水微生物指标超标。经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饮水消毒等措施后未见相应病例发生。结论本次疫情是一起因雨后积水污染水源引发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进一步提示了水源卫生防护和饮水消毒的重要性。
陈茜解晓华周萍丁建清侯常春
关键词:水污染腹泻卫生调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