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宇冰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先天
  • 8篇先天性
  • 6篇小儿
  • 6篇结肠
  • 5篇巨结肠
  • 4篇手术
  • 4篇先天性巨结肠
  • 3篇肛门
  • 2篇多向分化
  • 2篇多向分化潜能
  • 2篇增殖
  • 2篇直肠
  • 2篇生物学
  • 2篇术后
  • 2篇同源
  • 2篇同源病
  • 2篇外科
  • 2篇细胞
  • 2篇患儿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机构

  • 9篇厦门大学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6篇覃宇冰
  • 8篇杨振宇
  • 6篇刘明学
  • 5篇魏明发
  • 3篇邵景范
  • 3篇黎润光
  • 3篇杨小进
  • 3篇柴成伟
  • 2篇吴晓娟
  • 2篇杨勇
  • 2篇易斌
  • 2篇康慧聪
  • 2篇宣晓琪
  • 2篇连晃
  • 2篇何朝升
  • 2篇冯杰雄
  • 2篇赵东明
  • 1篇陈超
  • 1篇纪延辉
  • 1篇王小林

传媒

  • 4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reteropelvic junction,UPJ)狭窄患儿狭窄段输尿管组织与邻近正常输尿管组织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探索先天性UPJ狭窄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0例先天性UPJ狭窄并在本院行Anderson-Hynes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标本离体后立即取狭窄段输尿管组织(A组,n=30)及与狭窄段远端邻近的正常输尿管组织(B组,n=30)。采用基于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TMT)标记的高通量蛋白质组相对定量方法对两组中的差异蛋白进行高通量筛选,随后对筛选出的差异蛋白进行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的靶向蛋白质组学定量验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注释的富集分析,并对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标本共鉴定出蛋白质6093种,包含差异蛋白160种,其中表达上调的65种,表达下调的95种。进行PRM相对定量分析的9种目标蛋白中,碳酸酐酶1等7种蛋白质在A组与B组的蛋白含量比值,在PRM和TMT的定量结果中均小于1;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6和具有多重剪接的RNA结合蛋白在A组与B组的蛋白含量比值,在PRM和TMT的定量结果中均大于1。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两组中差异表达蛋白质在体液免疫反应、抗微生物体液反应、对真菌的反应、对真菌的防御反应和对细菌的防御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的GO功能富集度具有高的显著性水平(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氮代谢、PPAR信号通路等20条信号通路富集度具有高的显著性水平(P<0.05)。在PPI网络中,连接度最高的蛋白质是: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连接度为9)和组织蛋白酶抑制素抗菌肽(连接度为8)。结论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提示,先天
刘靖刘明学杨振宇苏毅纪延辉覃宇冰黄文倩何朝升黄桂珍杨国柱胡增隆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计算生物学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病因及治疗被引量:5
2007年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是小儿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畸形。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很多研究,提出了许多病因学说和治疗方法。本文就目前CBD的病因和治疗的相关情况作一综述。
覃宇冰魏明发
关键词:病因学外科手术
改良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易复性斜疝的临床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精索定位下改良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易复性斜疝的技术特点、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1 24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临床治愈。术后阴囊血肿3例,无并发症发生,无复发。结论:经精索定位外环口,微小切口可顺利完成疝囊高位结扎。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及术后美观等优点。
覃宇冰杨振宇刘明学连晃
关键词:微创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
应用Snodgrass方式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小结
目的总结Snodgrass方式即保留尿道板纵切卷管Ⅰ期尿道成形治疗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临床适应症、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4月至2010年4月应用保留尿道板纵切卷管Ⅰ期尿道成形治疗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116...
杨振宇覃宇冰刘明学阮双岁
关键词:尿道下裂尿道成形尿道板SNODGRASS
文献传递
先天性巨结肠及同源病患儿术后直肠肛管测压与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巨结肠(HD)及同源病(HAD)术后患儿直肠肛管测压参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巨结肠术后患儿,包括32例HD和24例HAD,进行随访,并根据排便功能分为正常组、污粪组及便秘组。同时进行直肠肛管测压检查。根据不同病理分型,临床症状及随访时间比较分析测压结果。结果直肠肛管抑制反射(RAIR)重现率为55%,术后1a内RAIR重现率明显低于1a以上患儿(P<0.05)。HD术后患儿肛管直肠蠕动频率明显大于HAD(P<0.05)。按主观症状将患儿分为正常、污粪和便秘组,便秘组肛管/直肠静息压之比及高压带长度与前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a<0.01)。结论部分患儿术后RAIR可恢复,并与术后时间有关,HD术后肛门功能改善优于HAD。影响术后测压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吴晓娟魏明发郭先娥黎润光易斌冯杰雄覃宇冰宣晓琪
关键词:巨结肠先天性同源病直肠肛管测压
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肠重复畸形经肛切除1例被引量:1
2011年
肠重复畸形(Duplication of the Intestine)是指附着于消化道系膜侧具有与消化道相同特性的球形或管形空腔肿物,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直肠重复畸形(Rectal Duplieation)更为罕见。作者近期收治1例,并成功经肛门手术切除。
覃宇冰刘明学杨振宇
关键词:直肠重复畸形乙状结肠先天性畸形手术切除
HuD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HD)和肠神经节细胞减少症(HYPG)肠壁中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 肠神经发育畸形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主要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发病率高(约1:2000~5000)。其病因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肠神经系统胚胎发育及肠壁内微环境改变相关联。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覃宇冰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免疫组化小儿外科
文献传递
罕见的小儿股骨干浆细胞性骨髓炎一例
2007年
浆细胞性骨髓炎极为罕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邵景范杨小进覃宇冰陈超
关键词:浆细胞性骨髓炎股骨干小儿
小儿附睾乳头状囊腺瘤伴隐睾1例被引量:1
2011年
附睾乳头状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 of the epididy.mis)为附睾管内的良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本院于2010年10月收治幼儿附睾乳头状囊腺瘤伴右侧隐睾1例,现结合文献及其临床与病理特点报告如下:
何朝升覃宇冰杨振宇
关键词:附睾乳头状囊腺瘤右侧隐睾小儿病理特点附睾管
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新生儿膈疝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在新生儿膈疝治疗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新生儿科诊治的新生儿膈疝4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腔镜组(n=20)和开放组(n=20),腔镜组患儿应用腔镜下膈疝修补术治疗,开放组患儿应用开放性膈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腔镜组患儿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腔镜组患儿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儿术中输血率、术中使用补片率、胸腔积液率、术后24 h P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低于开放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为5.00%,略高于开放组的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膈疝修补术在新生儿膈疝治疗中疗效肯定,手术对患儿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覃宇冰杨振宇杨国柱
关键词:腔镜手术开放性手术膈疝修补术并发症复发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