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其明
- 作品数:27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 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2
- 1999年
-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学生社团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提出几点思考。
- 蔡其明
- 关键词:学生社团校园文化高校
- 拓展东南亚就业市场的战略意义
- 2015年
- 近年来,随着东南亚国的家经济发展、国家间的交流合作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东南亚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中国作为东南亚国家的重要合作伙伴,必然抓住机遇,输送大批人才进入东南亚,这不仅能填补东南亚国家的人才缺口,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拓展东南亚就业市场来阐述其对我国的战略意义.
- 蔡其明
- 关键词:就业市场
- 高校毕业生东南亚就业市场拓展的途径与方法——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 2014年
- 近年来,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这种密切邦交已经由政治、经济领域逐渐深入到教育领域,加之中外合作办学以及人才资源的深入开发,东南亚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区域。为了进一步拓宽东南亚就业市场,需要对东南亚中国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市场的需求特点、人才需求趋势以及广西民族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研究,有效拓展毕业生东南亚的就业市场。
- 蔡其明时昌桂
-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 东南亚就业视角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流向中,东南亚就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渠道。在东南亚就业视角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应当重视其特点,有针对性、有前瞻性地全程全局构建,形成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系统、就业培训系统、就业服务系统和就业市场系统。
- 蔡其明
-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
- 高校毕业生东南亚就业市场拓展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在东南亚就业市场的可就业行业、就业能力要求、就业薪资提供值和就业生活满意度分析,总结归纳高校毕业生在东南亚就业市场拓展中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校友沟通机制、拓展就业实习基地、建立行业协会互动平台、健全就业信息网络等"增量式"拓展就业市场的渠道。
- 蔡其明
-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 民族地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 2014年
- 积极探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现状,结合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手段、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就业观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完善该课程建设的对策,以提高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就业率。
- 时昌桂蔡其明
- 关键词:民族地区就业指导课程高校就业
- 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广西国际化人才需求现状及高校培养对策被引量:5
- 2013年
-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开启使广西国际化人才的学历需求结构、专业需求结构、行业需求结构和能力需求结构均发生很大变化,导致广西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学历层次不高、专业不对口、专业基础不扎实、综合能力不强等与现实需求存在相脱节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广西高校需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政府—学校—企业良好沟通机制、校校合作机制以及加强自身规划建设,以应对国际化人才供不应求的现实问题。
- 蔡其明
-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高等教育
- 民族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3
- 2010年
-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实施新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民族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既面临着与其他高校相同的问题,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对民族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 胡牧君蔡其明
- 关键词:民族院校贫困生
- 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国际化思考被引量:3
- 2013年
-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开启了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国际化的快速发展进程,然而在这一大背景下,广西高校将面临复杂的就业环境及一系列的挑战。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应对就业挑战的一种可能的视角。因此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来考察当前复杂的国际化就业系统及广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提出立足国内、紧跟市场、契合社会、把握政策、鼓励深造等五个方面的对策以解决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境。
- 蔡其明
-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广西高校复杂适应系统
- 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初探——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东南亚语言学科毕业生就业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由此使该学科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从队伍的人员结构、内涵建设、素质构成、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建设,提升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新时期就业形势的需要。
- 陆惠君蔡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