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会林

作品数:45 被引量:23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毒性
  • 9篇青海弧菌
  • 8篇微板
  • 6篇发光菌
  • 5篇山苦茶
  • 5篇污染
  • 5篇污染物
  • 5篇离子
  • 4篇多糖
  • 4篇栅藻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斜生栅藻
  • 3篇胆碱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
  • 3篇乙酰
  • 3篇乙酰胆碱
  • 3篇乙酰胆碱酯酶
  • 3篇色谱

机构

  • 22篇同济大学
  • 22篇中国热带农业...
  • 8篇桂林工学院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西南大学
  • 2篇海南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

  • 42篇葛会林
  • 19篇刘树深
  • 8篇苏冰霞
  • 7篇吕岱竹
  • 6篇朱祥伟
  • 5篇袁宏球
  • 4篇刘保奇
  • 4篇王丽娟
  • 3篇刘海玲
  • 3篇谢德芳
  • 3篇陈浮
  • 3篇赵方方
  • 3篇阳辛凤
  • 3篇吴琼
  • 3篇李萍萍
  • 2篇张月
  • 2篇段云
  • 2篇宋晓青
  • 2篇莫凌云
  • 2篇乐渊

传媒

  • 9篇生态毒理学报
  • 4篇热带作物学报
  • 3篇首届西部地区...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第五届全国环...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吉林农业(下...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第五届全国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毒物对青海弧菌毒性的剂量效应曲线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研究
本文毒物选择具有广泛用途的苯胺,它对人体具有致癌性,已被我国列为环境优先监测的污染物。描述其剂量-效应曲线的回归模型为Weibull模型。
葛会林刘保奇莫凌云覃记杰易忠胜刘树深
关键词:青海弧菌毒性苯胺
文献传递
四种重金属离子对明亮发光杆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对水环境的危害日趋严重,其毒性研究及其风险评价已经成为当今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发光细菌法因其测试简单、快捷、成本低廉,而成为污染物毒性测试的常用受试生物,因而污染物的急性毒性测试常以明亮发光...
王丽娟刘树深葛会林
关键词:明亮发光杆菌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重金属离子
文献传递
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预测模型初步研究
1引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存在于环境中具有持久性、高脂溶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等特点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往往以极低浓度如ppb级或更低浓度,混合共存在于环境介质中。由于时空分布,导致实际环境体系中POPs的数目和...
葛会林刘树深张亚辉肖菊
关键词:联合毒性化合物
文献传递
环境中的抗生素与毒物兴奋效应综述被引量:6
2015年
对毒物兴奋效应的出现、作用机制、普遍性及其对风险评估的影响,以及从细菌、藻类、植物、动物等不同水平对抗生素的毒物兴奋效应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葛会林罗金辉智霞乐渊
关键词:抗生素风险评估
甲霜灵在西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甲霜灵在西瓜及土壤中2a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甲霜灵在西瓜和土壤上的半衰期为4.10。4.30d和8.61~9.55d。甲霜灵灌根施药后.西瓜全果经过14d.土壤经过28d.消解率都达到85%以上。按最高推荐剂量500g.a.i/hm2和1.5倍高剂量750g.a.i/hm2使用3—4次,收获距末次施药间隔5、7、14d,甲霜灵在西瓜全果、瓜肉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中国食品中甲霜灵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0.2mg/kg。所以甲霜灵在海南地区西瓜上按照推荐剂量300~500g-a.i/hm2灌根2.3次。采摘间隔期7d以上是安全的。
郑雪虹冯信平葛会林吕岱竹谢德芳
关键词:甲霜灵西瓜土壤消解动态
中心复合设计射线法考察离子液体C_(16)H_(31)ClN_2与乐果的毒性相互作用被引量:6
2009年
离子液体(ILs)是一种用于替代传统易挥发有机溶剂的新型"绿色"溶剂.由于不挥发、不会对大气产生污染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某些ILs易溶于水,其自身毒性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这已引起诸多学者对ILs毒性的研究兴趣.然而ILs与其它污染物的毒性相互作用目前研究很少.论文选取咪唑类离子液体C16H31ClN(2DMI)与有机磷杀虫剂乐果(DIM)作为目标化合物,以青海弧菌Q67为检测生物,采用微板毒性分析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的毒性.为全面考察不同浓度范围DMI与DIM的毒性相互作用,将中心复合设计与固定浓度比射线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5个不同浓度比的混合物射线,通过浓度加和与独立作用模型对混合物射线进行比较评估.结果表明在DMI浓度较大且DIM浓度较低时,DMI与DIM之间存在明显拮抗作用,而在其它浓度范围内两者之间为加和作用.
张晶王金承刘树深葛会林刘海玲
关键词:乐果
多组分苯胺类混合物对发光菌的抑制毒性被引量:33
2006年
以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96微孔板为实验反应载体,微板光度计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测定了苯胺、邻甲基苯胺、对甲基苯胺、邻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及其混合物对发光菌的发光抑制毒性,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技术与剂量加和(DA)及独立作用(IA)原理研究了混合物的毒性规律.1)分别测定每种化合物的剂量-效应数据并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5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剂量-效应曲线(DRC)均可用Logit与Weibull函数有效表征,从这些模型估算的半数效应浓度负对数值(-logEC50)分别为2.11、2.35、2.49、3.60和3.88(EC50单位:mol·L-1),可知其对发光菌的毒性大小顺序为:苯胺<邻甲基苯胺<对甲基苯胺<邻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根据组分EC50、EC10和EC1设计3个等效应浓度比混合物进行混合物毒性实验,并对混合物剂量-效应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混合物DRC.结果表明,混合物DRC可用Box-Cox-Logit与Box-Cox-Weibull函数有效表征.3)根据单一化合物DRC模型,分别应用剂量加和(DA)与独立作用(IA)模型对混合物DRC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无论考察混合浓度比例还是效应水平,剂量加和模型都能准确预测苯胺类混合物的毒性,而独立作用模型倾向于高估混合物毒性.
葛会林刘树深刘芳
关键词:青海弧菌
测定环境污染物对青海弧菌发光强度抑制的微板发光法研究被引量:65
2006年
以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sp.—Q67)为检测生物,以VeritasTM微孔板光度计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建立了测定环境污染物对发光菌发光强度抑制毒性的微板发光测试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pH值、菌密度、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应用该方法成功地测定了7种取代酚环境污染物对Q67的发光抑制毒性效应.提出应用非线性迭代最小二乘拟合法模拟环境污染物对Q67毒性的剂量-效应曲线(DRC),拟合效应与实验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通过拟合的DRC参数,准确地计算了污染物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对比有关文献方法,微板发光法具有更简便快捷,节省试剂药品,便于多次平行测定从而提高准确度等优点.
刘保奇葛会林刘树深
关键词:淡水发光菌取代酚
酚类化合物的理化参数与毒性相关关系研究
分子结构表征成为当代药物分子设计与药效评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以现代有机化学分子结构理论为基础,人们在药物设计中引入了极性、电子分布、空间结构等观念,并借助计算机计算各种参数,预测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进行定量结构活性/性...
刘保奇莫凌云葛会林易忠胜刘树深
关键词:酚类化合物药物设计物理化学性质毒性
文献传递
离子液体与重金属化合物对青海弧菌的协同毒性评估
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中通常都含有重金属离子,活性污泥处理后的废水中仍然有少量重金属离子的混合物。对于废水中的重金属,由于它们对水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很难使用常规的溶剂通过液液萃取的方法进行去除。离子液体是一种非常规的"绿色"...
葛会林刘树深陈浮
关键词:青海弧菌离子液体重金属离子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