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峰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基因多态性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增殖物激活受...
  • 1篇受体
  • 1篇受体基因多态...
  • 1篇片段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组织化学法
  • 1篇维生素D受体...
  • 1篇限制性片段长...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基因
  • 1篇骨化
  • 1篇骨化三醇

机构

  • 2篇湖北大学

作者

  • 2篇石艳军
  • 2篇胡峰
  • 2篇杨艳燕
  • 2篇沈轶
  • 1篇蔡立涛
  • 1篇蔡立清

传媒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_2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PCR—RFLP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_2基因Prol2Ala多态性与糖尿病(DM)易感性的关系,以及人皮下脂肪组织中PPARγ_2的表达与DM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DM患者基因型Pro/Ala为9%,而对照组Pro/Ala为5%,DM患者与对照组之间Prol2Ala多态性频率存在差异,但不显著;用SABC方法处理皮下脂肪组织后,D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切片染色不同.PPARγ_2可能会在DM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沈轶石艳军蔡立涛胡峰杨艳燕
关键词:糖尿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多态性免疫组织化学法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的相关性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BsmⅠ酶切位点多态性是否与糖尿病(DM)的易感性相关。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分型并用χ2检验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全部研究对象中共见BB、bb、Bb三种基因型。1型糖尿病(T1DM)BB基因型频率为2%,Bb基因型频率为47%,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和9.2%,而2型糖尿病(T2DM)的BB基因型频率为0.6%,Bb基因型频率为10.8%,与对照组分别相似。结论VDR基因BsmI位点多态性与T2DM的易感性可能无关(P>0.05),但与T1DM的易感性密切相关(P<0.05)。
石艳军沈轶蔡立清胡峰杨艳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