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小卫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运动员
  • 4篇关节
  • 2篇软骨
  • 2篇软骨损伤
  • 2篇髌骨
  • 2篇膝关节
  • 2篇篮球
  • 2篇篮球运动
  • 2篇篮球运动员
  • 2篇肌内
  • 2篇骨损伤
  • 2篇关节软骨
  • 2篇关节软骨损伤
  • 1篇电针
  • 1篇血小板血浆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营养

机构

  • 9篇浙江体育职业...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胡小卫
  • 5篇许鑫
  • 5篇金志旦
  • 4篇周春龙
  • 2篇杨威斌
  • 1篇刘雪梅
  • 1篇姚新苗
  • 1篇陈永珍
  • 1篇蔡建浩
  • 1篇许易

传媒

  • 3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浙江体育科学
  • 1篇中医正骨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节软骨损伤治疗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创伤或活动过度导致的关节软骨损伤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的难题。Curl等在一项31516例膝关节镜手术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所有年龄组63%的患者存在软骨损伤,平均每位患者2.7处损伤。Aroen等在另外一项993例膝关节镜手术的研究中发现软骨损伤的发生率为66%。
许鑫胡小卫金志旦蔡建浩许易
关键词:关节软骨损伤膝关节镜手术年龄组发生率
肌内效贴配合玻璃酸钠治疗运动员髌骨软化症疗效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肌内效贴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运动员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创立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解决患有该病的运动员训练与治疗时间之间的矛盾。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运动员患者75例,随机分为...
胡小卫
关键词:髌骨软化症运动员玻璃酸钠
文献传递
运动前后体温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运动前后体温变化,对机体生理反应相关情况。方法选择不同层次运动员291名为被测对象,包括专业队国家赛艇队51名、省田径队60名和业余队长距离跑60名、中长距离跑60名、超长距离跑60名。使用电子体温表,在腋下测温3min,检测运动前后体温变化。结果5组人员运动后体温均较运动前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运动后体温低于运动前,故应注意保暖,防治呼吸道感染。
陈永珍刘雪梅胡小卫
关键词:体温降低呼吸道感染
关节软骨损伤的非手术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关节软骨自身修复能力有限,一旦受损,难于恢复,因此早期干预重于后期修复治疗。早期通过一些非手术的疗法,预防关节软骨损伤、延缓软骨损伤的进程、促进关节软骨修复尤为重要。文章对近十年来临床医学及运动医学关于关节软骨损伤的非手术疗法进展作简要综述,主要从药物治疗、物理因子疗法、中医药治疗及肌内效贴的运用等四方面阐述,尤其对近几年国内新出现的肌内效贴在关节相关疾病与损伤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有利于该项新技术在临床及运动队中更好地推广。
胡小卫韩照岐姚新苗
关键词:关节软骨软骨损伤保守治疗
运动员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非手术疗法治疗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9月至2011年6月,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3~24岁。篮球运动员2例,排球运动员3例,田径运动员3例,蹦技运动员2例,羽毛球运动员1例,游泳运动员1例。腰痛者4例,腿痛者3例,膝痛者3例,踝痛者2例。CT或MRI检查示:均为腰椎间盘单节突出,其中L3~4腰椎间盘突出者3例,L4~5腰椎间盘突出者5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者4例。结果:治疗1~2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消失,能够正常参加训练。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年。无1例复发。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本组痊愈12例。结论: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春龙胡小卫
关键词:运动员
急性股内收肌拉伤62例治疗体会
2012年
急性股内收肌拉伤在竞技体育体操、篮球、田径等项目中较为常见,严重影响运动员的竞技水平。2006年8月-2011年2月我院采用电针结合营养针局部注射治疗急性股内收肌拉伤62例,报道如下。
胡小卫许鑫金志旦
关键词:电针
疼痛性二分髌骨多次误诊1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二分髌骨在临床上较少见,一般无症状,故不常引起人们注意;当由于某种因素出现膝前疼痛症状时,临床即称之为疼痛性二分髌骨[1]。疼痛性二分髌骨多见于青少年运动员、新兵等需要从事大运动量训练的特定人群。典型症状是膝前疼痛,常被误诊为髌骨软化症或髌骨骨折等以膝前疼痛为主症的疾病。笔者曾接诊1例先后被误诊为髌骨软化症和髌骨疲劳性骨折患者,现报道如下。
胡小卫周春龙杨威斌
关键词:二分髌骨疼痛误诊
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运动员顽固性跳跃膝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注射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对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运动员慢性顽固性跳跃膝的疗效。方法:给予实验组的15名慢性顽固性跳跃膝的患者PRP注射治疗和物理治疗,这些患者先前经保守治疗无效;对照组的16名患者仅给予物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PRP经局部注射于髌腱炎的部位,每2周注射1次,共3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以及6个月随访时应用Tegner、EQ-VAS、疼痛指数三种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记录并发症、功能恢复和患者的满意率。结果:实验组中患者在PRP注射后所有评分有显著性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提高更加明显。结论:实验结果表明PRP注射对于治疗经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运动员慢性顽固性跳跃膝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许鑫胡小卫金志旦杨威斌
关键词:富含血小板血浆运动员
女子篮球运动员髌股关节软骨软化症与Q角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女子篮球运动员髌股关节软骨软化症(PFC)的患病情况及其与Q角的关系,为运动员选材提供参考。方法:对浙江省女子篮球队36名运动员进行膝关节髌股关节软骨软化症调查,通过体表测量法和膝关节X线片分别测出每位队员的Q角和Insall指数,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6名队员中,PFC患病率达52.78%,平均Q角17.6°±3.8°;其中19例PFC患者的平均Q角为18.9°±4.1°,显著大于未患PFC者的16.1°±3°(P<0.05);Q角>17°的运动员患病率明显增加(P<0.05);患者的Insall指数1.16±0.1比未患PFC者的1.06±0.1明显增大(P<0.05)。结论:女子篮球运动员PFC患病率较高,与Q角存在一定相关性,过大的Q角易引发PFC,可作为运动员选材指标之一。
胡小卫许鑫蒋阿丹金志旦周春龙
关键词:髌股关节Q角运动员
浙江省专业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调查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调查分析浙江省专业篮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情况。方法:为备战2013年全运会的浙江省男、女成年组及青年组篮球运动员建立伤病档案,并采用问卷调查其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原因和致伤因素,分析损伤原因、性质、损伤与场上位置关系等,提出预防措施。结果:膝关节损伤发生率为66.7%,平均每膝发生损伤1.05次,以髌尖末端病、髌股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及内侧副韧带损伤等为主;致伤原因依次为局部训练负荷过大、膝关节周围力量不足、带伤坚持训练比赛及身体和思想准备不充分。结果提示:浙江省专业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发生率较高,需制定有效预防措施。
胡小卫金志旦周春龙蒋阿丹许鑫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膝关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