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极益
- 作品数:13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多元模糊回归在害虫测报上的应用被引量:12
- 1994年
- 介绍了多元模糊回归(AnalysisforMultipleFuzzyRegression)害虫预测方法。建立了安徽徽州地区稻纵卷叶螟五(3)代二峰日蛾量的模糊隶属函数集。对历史资料的回代验证与独立样本的试报,结果令人满意,拟合率在90%以上。分级预报的结果比多元回归方法更为明确。
- 程极益苏庆玲张孝羲
- 关键词:害虫
- 褐飞虱迁飞轨迹研究被引量:15
- 1995年
- 借鉴现代统计──天气理论中的大气传输与扩取模型,对褐飞虱秋季回迁的轨迹进行模拟,计算了回迁昆虫在高空1000m(实际飞行高度)和1500m(以往传统的计算高度)的迁飞轨迹,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高度的轨迹在迁飞方向、迁飞速度和迁飞距离上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对迁飞风场和迁飞温度场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1000m高度的迁飞轨进模拟能够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出昆虫迁飞的实际情况;同时对导致1000m和1500m两高度轨迹差异的背景环流进行了归类,定性地分析了不同天气系统对两高度迁飞轨迹方位角差、迁飞速率差的影响。
- 程极益包云轩樊多琦王海扣程遐年
- 关键词:褐飞虱
- 加强图书馆建设,为教学改革服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估后的几点体会被引量:1
- 1999年
- 本文对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优秀评估过程中考察图书馆评估点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
- 章法洪程极益
- 关键词:本科教学图书馆
- 判别分析法在三化螟一代预测预报上的应用
- 1987年
- Fisher 准则下的两类判别分析方法,过去曾为气象、地质等部门所应用,近年来先后引用到植物病害流行预测和害虫发生量、发生期的预测上,开拓了植保的新领域。本文的数理统计采用了 Fisher 准则下二类判别分析法,在 PC—1500型袖珍电脑上,选用无锡地区三化螟1960—1974年间,十五年历史资料,对第一代发生量进行中长期预测。由计算结果获知,两类判别效果的 F 显著性测验计算值为7.63,大于信度水平α=0.01时的查表临界值 F0.01(2.12)=6.93,故两类判别效果是显著的,判别函数(D=(?)CiXi)可在实际工作中使用。
- 耿济国程极益杨崇瑞
- 关键词:历史资料判别函数
- 冀东稻飞虱暴发的轨迹分析被引量:17
- 1994年
- 分析研究了1991年冀东稻区水稻稻飞虱灾害暴发的天气背景与迁入稻飞虱的飞行轨迹,并探讨了迁入稻飞虱可能的虫源地,为组建害虫迁入预测模型提供科学依据,以进一步提高迁飞害虫的预测技术。
- 程极益樊多琦包云轩费惠新
- 关键词:褐飞虱
- 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农业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对策被引量:6
- 2001年
- 本文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趋势做了概括性描述 。
- 章法洪高荣华包平程极益
- 关键词:网络化数字化
- 应用离差均方比相似分析法预测水稻穗颈瘟流行程度被引量:3
- 1997年
- 应用离差均方比相似分析法预测水稻穗颈瘟流行程度肖满开1程极益2(1安徽省安庆市农业局植保站,安庆246001;2南京农业大学)FORECASTINGTHEEPIDEMICOFTHENECKBLASTOFRICESPIKEBYSIMILARITYANA...
- 肖满开程极益
- 关键词:水稻穗颈瘟
- 农业高校图书馆现代服务模式初探
- 1999年
- 本文阐述了农业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内容、方式及手段上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化,探讨了农业高校图书馆现代服务的基本模式。
- 章法洪程极益
- 关键词:农业高校图书馆情报服务网络服务馆际合作教育服务
- 中国盛夏褐飞虱北迁过程的动态数值模拟被引量:20
- 2000年
- 以控制和影响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 l)迁飞过程的生理生态参数为依据 ,应用时空分辨率较高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4和三维轨迹计算方法对我国盛夏褐飞虱的北迁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模拟结果及其与实测虫情资料的对比研究表明 :(1)我国盛夏褐飞虱北迁的虫源地主要在 2 2 5°N~ 2 7°N ,110°E~ 116°E之间。 (2 )空中迁飞路径有三条 :主径取 32°方位角 ,副径分别取 10°和 75°方位角。 (3)降落虫汇区有三个 :主降区为长江中下游稻区 ,副降区分别为鄂西北、川东北稻区和浙东南、闽北稻区。 (4)理论模拟与实际虫情普查分析比较吻合 。
- 包云轩程极益程遐年储长树沈桐立
- 关键词:褐飞虱迁飞水稻害虫MM4模式
- 褐飞虱迁飞的雷达观测与轨迹研究被引量:17
- 1994年
- 1988年9月下半月,在江苏省江浦县用雷达直接观测了褐飞虱的长距离迁飞过程。观测发现,晚上有大量的褐飞虱飞过雷达观测点。迁飞的褐飞虱绝大多数在傍晚到黄昏时分起飞,然后随气流上升到400—1000m的高度。受大陆冷高压东侧东北气流的影响,多数情况下随风朝西南方向飞去。这在生态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那里可能是褐飞虱的越各地。
- 程极益
- 关键词:褐飞虱迁飞雷达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