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爱萍
- 作品数:14 被引量:6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静脉化疗过程中引发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静脉化疗过程中引发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静脉化疗过程中引发护患纠纷的事件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引发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及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经采取防范措施后,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输入化疗药物安全。结论:通过全面分析静脉化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可最大限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 田爱萍
- 关键词:静脉化疗护患纠纷
- 层流床在预防院内感染中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分析粒细胞缺乏患者使用层流床效果、讨论层流床安全使用方法。方法将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入住单人间内层流床、对照组入住普通病房,分析其环境细菌培养结果与院内感染率。结果入住层流床的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率较普通病室低,层流床的空气培养结果细菌数少于普通病房。结论加强层流床管理的清洁、维护管理,配合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才能确保层流床使用效果。
- 田爱萍马琳琳
- 关键词:粒细胞缺乏症层流床
- PICC导管血流感染症状分析与对策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在PICC导管穿刺、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发生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提高导管血流感染控制率。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至今248例PICC置管,对出现临床症状的病例进行细菌培养确诊。结果:经细菌培养确诊6例血流感染,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严格控制感染发生。结论:加强过程监测、通过提高PICC导管维护技术,有利于分析和控制导管血流感染等并发症。
- 田爱萍
- 关键词:PICC导管血流感染细菌培养
- 层流床在化疗后预防感染中应用效果分析
- 目的:分析粒细胞缺乏患者使用层流床效果、讨论层流床安全使用方法。方法:将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分别观察其环境细菌培养结果与院内感染率。结果:入住层流床的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率较普通病室低,层流床的空...
- 田爱萍马琳琳
- 关键词:粒细胞缺乏症层流床
- 文献传递
- 马利兰致癫痫发作的护理被引量:2
- 2005年
- 田爱萍李伟
- 关键词:癫痫发作马利兰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小板减少大剂量造血系统
- 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 随着PICC导管的广泛应用,导管致静脉血栓形成的报道逐渐增多,我科通过对8例PICC置管后出现的上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护理干预,通过加强观察、肝素封管、抗凝治疗及外敷药物等方法,有效控制症状,8例患者症状均3-...
- 田爱萍
- 关键词:PICC导管静脉血栓肿瘤患者
- 文献传递
- 护士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中的探索应用
- 2013年
-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2010年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为"全国第一批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运用护士绩效考核方案在护士岗位层级管理、
- 田爱萍谷文燕
- 关键词:优质护理护士岗位绩效考核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服务基础护理
- 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被引量:51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在PICC导管穿刺、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出现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以便有效地控制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回顾分析8例PICC置管中血栓形成的护理,给予有效的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8例血栓形成患者,经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ICC置管穿刺前血管选择与穿刺后专业维护是预防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关键。
- 田爱萍
- 关键词:PICC置管静脉血栓肿瘤患者
- 1正压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内科的应用
- 目的:观察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临床的使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结果:观察组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回血、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使用普通...
- 田爱萍王小霞徐玲玲
- 关键词:正压肝素生理盐水封管针刺伤
- 文献传递
- 防堵管留置针在肿瘤科的应用
- 目的:观察防堵管留置针在临床的使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内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防堵管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结果:观察组使用防堵管留置针回血、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
- 田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