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忠

作品数:37 被引量:203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力衰竭
  • 8篇衰竭
  • 7篇心肌
  • 7篇血浆
  • 6篇注射液
  • 6篇黄芪注射
  • 6篇黄芪注射液
  • 6篇充血性
  • 6篇充血性心力衰...
  • 5篇心肌梗死
  • 5篇心力衰竭患者
  • 5篇瘦素
  • 5篇梗死
  • 4篇心功能
  • 4篇心肌梗塞
  • 4篇中毒
  • 4篇急性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梗塞
  • 3篇心律

机构

  • 34篇河北省人民医...
  • 1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哈励逊国际和...
  • 1篇解放军白求恩...
  • 1篇河北医学院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34篇王学忠
  • 13篇张金国
  • 12篇杨娜
  • 8篇高东升
  • 7篇徐力飞
  • 6篇魏广和
  • 6篇何华
  • 5篇宋光耀
  • 4篇谷剑
  • 4篇牛凯
  • 4篇齐晓勇
  • 4篇甄胜西
  • 3篇刘雅洁
  • 3篇孟皓
  • 3篇康母依
  • 3篇齐惠军
  • 3篇诸葛铭宁
  • 2篇沈彩云
  • 2篇张铁利
  • 2篇王岚

传媒

  • 5篇济宁医学院学...
  • 3篇河北中西医结...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医药学刊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北京军区医药
  • 1篇急诊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华国际医药...

年份

  • 1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 5篇199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张金国王学忠宋光耀杨娜高东升王智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血浆瘦素胰岛素抵抗肿瘤坏死因子Α
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肺水肿的疗效观察
2002年
王学忠康母依
关键词:高压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肺水肿疗效观察
黄芪注射液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治疗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6例),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TNF-α、IL-1β、IL-6水平,同时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测定左室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治疗组血浆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降低CHF患者血浆TNF-α、IL-1β、IL-6水平,可作为治疗老年CHF有效药物之一。
张金国高东升谭洪勇孟皓魏广和何华杨娜王学忠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老年细胞因子黄芪注射液
镁对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即时效应被引量:9
1995年
报告静脉应用硫酸镁(MgSO_4)治疗98例室上性心律失常(房颤42例、房扑2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4例,发作时间均<1周、平均心室率>100次/分)。显效率56.12%,总有效率73.47%。房颤、房扑及室上速三者间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前后血压略有下降(P>0.05)。除个别病例(1.02%)出现一过性恶心、呕吐、轻度血压下降及心动过缓外,未见其它显著毒副作用。故认为,镁盐治疗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安全、育效,值得临床重视选用。
彭应心孙玉峰王学忠王进华
关键词:室上性心律失常硫酸镁药物疗法
主动脉夹层酷似急性脊髓炎1例
2004年
患者男,54岁,因突发性双下肢乏力,感觉障碍4h就诊。来院前4h无诱因突然出现双下肢乏力,站立、行走困难,伴持续性疼痛,并有麻木感,继而迅即出现感觉障碍,尿潴留,无胸背痛,无意识障碍。发病前近期无外伤、过度疲劳、感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查体:T36.5℃,P78次/min,R21次/min,BP双上肢均为140/90mmHg,
王维展赵玲俊王岚王学忠周风举马国营李亚琴
关键词:乏力主动脉夹层急性脊髓炎病史查体背痛
小剂量卡托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远期治疗价值被引量:2
1996年
目的:为了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抗缺血作用和对左心室结构的远期影响。方法:110例AMI患者于发病后7天随机分为卡托普利(12.5mg,每日2次)和对照组,定期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随访观察1年(n=102)。结果:卡托普利组(n=51)心肌缺血负荷从发病7天至6个月呈进行性减低。1年后卡托普利组核素缺损面积缩小(P<0.01),节段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01),与对照组(n=5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对照组Q波型心肌梗死左心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量指数均呈进行性增加,卡托普利组舒张末期容量指数轻度增加(P<0.05),而收缩末期容量指数则明显降低(P<0.01)。相关分析表明,Q波型心肌梗死心室容量变化与心肌缺血总负荷之间呈正相关(r=0.81,P<0.01)。结论:卡托普利对AMI后6个月内左心室的明显扩张,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抗缺血作用机制及可能对梗死周围存活心肌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P<0.001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负荷观察表明,卡托普利组从发病第7天至6个月间心肌缺血?
齐晓勇王学忠徐力飞谷剑牛凯黄希正李银需崔计忠
关键词:心肌梗塞卡托普利药物疗法
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56例心电图变化特征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分析了急性心肌梗死682例中确诊为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56例,提出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有五个特征、认为临床典型心绞痛症状出现>30分钟或非典型心绞痛伴有大汗、恶心、呕吐者加上五个心电图特征的任何两个可考虑为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具备的特征越多,临床诊断的可靠性越大。
徐力飞王学忠吴雅伦牛凯谷剑
关键词:急性正后壁心肌梗塞心电图
冠心病患者65例院前急救及转归被引量:9
1997年
冠心病患者65例院前急救及转归050071河北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甄胜西王学忠齐晓勇张国志急诊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新兴的边缘学科,院前急救是其首要的一环,是降低急诊死亡率之关键。诸多资料表明〔1~3〕,院前死亡占急诊死亡的45%,冠心病猝死者约2/3死于...
甄胜西王学忠齐晓勇张国志
关键词:冠心病急救转归
全文增补中
核素心血池显像评价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通过核素心血池显像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0 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 (治疗组 5 4例 )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5 4例 ) ,治疗 4周后 ,行核素心血池心室造影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峰射血率 (LVPER)、左室峰充盈率 (LVPFR)及左室峰充盈率时间(LVTPFR) ,以判断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结果 :治疗 4周后 ,治疗组LVEF、LVPER及LVPFR明显提高 ,LVTPFR缩短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是改善AMI患者心脏功能的有效药物之一。
张金国刘立新高东升王学忠杨娜董海新何华刘雪玲徐存理刘雅洁张铁利马桂兰
关键词:心肌梗死核素心血池显像左心功能黄芪注射液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疗效被引量:6
1994年
对1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理康复、体力训练等康复治疗,并以同期入院病人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心衰病人采取坐直背椅体位后血压、心率下降,胸憋减轻。病人运动耐力提高,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胸憋、疲劳等症状较对照组减轻(p<0.01)。有14例病人于出院前做了踏车运动试验,出院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作者认为心衰患者进行康复是可取的,也是有益的。
武多志王学忠王茂斌曲镭
关键词:康复心力衰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