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婷

作品数:27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5篇多巴
  • 5篇多巴胺
  • 5篇多巴胺能
  • 5篇多巴胺能神经
  • 5篇能神经
  • 5篇干细胞
  • 5篇胺能
  • 4篇多巴胺能神经...
  • 4篇神经细胞
  • 4篇细胞培养
  • 3篇神经元
  • 3篇羟化酶
  • 3篇小鼠
  • 3篇内皮
  • 2篇心肌
  • 2篇药物
  • 2篇神经干
  • 2篇神经干细胞
  • 2篇神经胶质

机构

  • 27篇徐州医学院
  • 7篇徐州师范大学
  • 5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解放军第97...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7篇王婷
  • 9篇高殿帅
  • 7篇董红燕
  • 7篇滕达
  • 7篇徐夏红
  • 5篇刘亚萍
  • 4篇姚瑞芹
  • 4篇张中明
  • 3篇史子啸
  • 3篇王萌
  • 3篇曲学彬
  • 3篇袁红花
  • 3篇于红丽
  • 3篇王晓舟
  • 3篇刘军权
  • 3篇周骏
  • 2篇张光毅
  • 2篇高秀先
  • 2篇张凤真
  • 2篇王德广

传媒

  • 10篇徐州医学院学...
  • 4篇解剖学杂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2抑制小鼠CD4^+ CD62L^+ T细胞分化为Th17细胞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IL-2对小鼠脾脏CD4+CD62L+T细胞在体外向Th17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C57BL/6小鼠脾脏CD4+CD62L+T细胞,于抗体包被的培养板中培养3 d,实验分为对照组和IL-2处理组。对照组为经典Th17诱导分化培养基,IL-2处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培养体系中添加IL-2。CFSE染色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17A的浓度,荧光定量PCR检测Rorγt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4^+IL-17^+Th17的生成比例以及Rorγt的表达。结果磁珠分选的小鼠脾脏CD4+CD62L+nave T细胞纯度高于95%。与对照组相比,IL-2处理组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细胞凋亡比例降低(P<0.05);IL-2处理组培养上清中IL-17A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且CD4+IL-17+细胞比例下降,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IL-2在CD4+CD62L+T细胞分化为Th17的过程中,能够促进T细胞的增殖并且抑制Th17的分化。
周骏王婷姚瑞芹曲学彬
关键词:IL-2TH17分化
尖吻蝮蛇蛇毒类凝血酶的小鼠致畸试验被引量:1
2012年
本实验主要对尖吻蝮蛇类凝血酶进行小鼠致畸试验,目的在于为今后临床药物安全使用提供资料。
滕达王婷
关键词:蛇毒类凝血酶致畸作用小鼠
零差价下药店的社会竞争能力探析被引量:1
2010年
如今新医改方案已全面实施。关于新医改方案中推行的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销售的零差价给社会药店带来不小的影响。本文从药店竞争力组成因素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王婷滕达
关键词:社会药店差价基本药物制度医改方案药品销售
异种生物瓣膜组织宿主内皮细胞生长形态特征观察
2003年
目的 观察血流切应力对植入的异种生物瓣膜组织宿主内皮细胞的生长形态和排列的影响。方法 将戊二醛和L -谷氨酸 (L -G)处理的牛心包片进行体外内皮细胞种植培养 ,并同时将同样处理的牛心包片置入猪的右心房近三尖瓣处 ,扫描电子电镜观察心包片宿主内皮细胞生长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牛心包片体外内皮细胞种植培养及猪右心房三尖瓣处移植后 ,心包片表面内皮细胞生长良好。体内移植牛心包片内皮细胞从缝合端向游离端生长 15天的过程中 ,细胞形态和排列随着血流机械应力的影响 ,细胞从近似圆形铺路石状逐渐向长梭形变化。缝合端内皮细胞呈一致的长梭形 ,内皮细胞生长区中部细胞呈梭形、卵圆形、圆形混杂 ,内皮细胞生长端细胞呈铺路石状 ,与培养板孔中培养的心包片表面连续单层内皮细胞 (来源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形态一致。结论 在在体状态下 ,处于三尖瓣处的异种生物瓣膜上的内皮细胞经血流作用 ,变形为长梭形 ,排列方向趋向于血流切应力作用的方向 。
董红燕张中明于红丽王婷徐夏红
关键词:宿主内皮细胞细胞形态学细胞培养三尖瓣替换术
Nlrp3敲减对cuprizone诱导的脱髓鞘小鼠焦虑症状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家族pyrin域3(Nod 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对脱髓鞘损伤致小鼠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PZ)模型组、CPZ+Nlrp3 shRNA组和Nlrp3 shRNA组;将对照或Nlrp3 shRNA慢病毒分别立体定位注射至小鼠胼胝体.1周后,小鼠喂食CPZ并测量喂食期间小鼠体质量;开场实验检测小鼠活动区域与距离,LFB-PAS染色观察脱髓鞘程度.结果:CPZ喂食2周内,小鼠平均体质量急剧下降;到5周时,CPZ模型组平均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与CPZ+Nlrp3 shRNA组.行为学检测显示,对照组和CPZ+ Nlrp3 shRNA组小鼠后肢站立次数较CPZ模型组明显减少,而中央区域活动距离与活动总距离的比值CPZ模型组显著增加.LFB-PAS染色显示CPZ模型组胼胝体膝部髓鞘几乎完全缺失,其髓鞘化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和CPZ+ Nlpr3shRNA组.结论:Nlrp3敲减可缓解CPZ诱导的小鼠髓鞘脱失,并改善其焦虑症状.
张振中刘大进王婷周骏马丽余浩姚瑞芹
关键词:脱髓鞘焦虑小鼠
SD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体外培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为相关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离SD大鼠胎鼠的间脑,加入神经生长因子EGF和bFGF在神经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克隆培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分离的神经干细胞。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不断增殖的能力,表达神经巢蛋白(nestin),并能经过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成功建立了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冯力于如同王婷董红艳燕景风孔令胜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胚胎细胞鉴定
大鼠脑室下层神经元前体细胞的离体研究
2000年
:目的 观察生后大鼠前脑侧脑室脑室下层(SVZ) 神经元前体细胞离体培养时的化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方法 以细胞特异性的抗体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通过测量每个SVZ源的培养的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形态学指标(胞体平均直径和胞体椭圆率),来分析这些SVZ源细胞的特征。结果 离体培养的绝大多数SVZ源细胞(大于90% )呈3 型β- 微管蛋白(TuJ1)阳性,且它们亦都表达多唾液酸神经细胞粘连分子(PSA- N- CAM)。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这些TuJ1 阳性的SVZ源细胞表现出显著的形态学变化:呈典型的神经细胞表型,其胞体增大、突起长且分支明显。结论 在出生后大鼠的前脑侧脑室脑室下层确含有神经元前体细胞,且其在离体条件下仍呈PSA- N- CAM阳性,并能增殖、分化为新的神经细胞。
高殿帅张凤真王德广王婷董红燕张光毅周长福
关键词:神经元前体细胞细胞培养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苯巴比妥钠、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全血浓度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苯巴比妥钠 (PB)、苯妥英钠 (DPH)和卡马西平 (CBZ)全血浓度的方法。方法 建立简便易行的血样提取方法 ,采用C1 8柱 ,甲醇和水为流动相 ,氯仿分离药物 ,紫外检测器测定。结果 PB和CBZ的线形范围为 5~ 40mg L、DPH为 2 .5~ 40mg L ,PB、DPH和CBZ提取回收率和方法回收率分别为 (86 .8± 1 .1 ) %、(88.5± 1 .3) %、(89.6± 1 .6) %和 (99.5± 1 .8) %、(99.7± 1 .6) %、(99.9± 1 .8) % ,无其他常用药物的干扰。结论 本方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临床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的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颜梅张晶高媛王婷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苯巴比妥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全血浓度药物监测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脑室下层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影响
2000年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离体培养的生后大鼠前脑脑室下层 (SVZ)神经元前体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体重 10 0~ 15 0g雄性SD大鼠SVZ细胞进行离体培养 ,培养液分别为NeurobasalMedium/B2 7和NeurobasalMedium/B2 7+bFGF。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变化的形态学特征 ,并作细胞计数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其神经化学性质。结果 ①培养液中添加bFGF者 ,其SVZ源神经细胞的数目明显多于未添加bFGF者 ;②在该 2种培养液条件下 ,SVZ源神经元前体细胞都能分化为成熟神经元 ,且其中的大多数神经元是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只有少量神经元是谷氨酸能或多巴胺能神经元。结论 ①bFGF能促进离体培养的生后大鼠SVZ源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 ;②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 ,生后大鼠SVZ源神经元前体细胞能分化为不同性质的神经元。
高殿帅徐夏红张凤真王德广王婷董红燕张光毅
关键词:神经元前体细胞细胞培养BFGF
吡罗昔康提高γδT细胞杀伤胃癌细胞作用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吡罗昔康提高γδT细胞杀伤胃癌细胞作用的机制。方法按常规方法培养γδT细胞;在培养第9天的γδT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吡罗昔康(分别为0.01、0.02、0.04、0.08、0.16 mmol/L)诱导,24 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用于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检测,沉淀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穿孔素、粒酶B和NKG2D及用LDH法检测γδT细胞杀伤胃癌细胞活性。结果吡罗昔康浓度为0.04 mmol/L时诱导的γδT细胞穿孔素和粒酶B分别为78.7%和71.8%,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4%和60.9%)。吡罗昔康能显著抑制γδT细胞NKG2D的表达,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越明显。γδT细胞经吡罗昔康诱导24 h后,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12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变化;但能抑制TNF-α的分泌,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γδT细胞杀伤胃癌细胞BCG-823的活性在0.04 mmol/L时最高(75%),明显高于对照组(58%)。结论经吡罗昔康诱导后γδT细胞杀伤BCG-823活性明显增高的机制可能与γδT细胞表达较高浓度的穿孔素和粒酶B有关。
王婷滕达陈复兴陶征中吕小婷李佚张颂刘军权
关键词:吡罗昔康NKG2DΑ-肿瘤坏死因子胃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