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光奇

作品数:14 被引量:19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油气
  • 4篇地质
  • 3篇油气成藏
  • 3篇油田
  • 3篇歧口凹陷
  • 3篇凹陷
  • 3篇成藏
  • 3篇大港油田
  • 2篇新生代
  • 2篇走滑
  • 2篇勘探
  • 2篇勘探意义
  • 2篇成矿
  • 1篇地质构造
  • 1篇地质特征
  • 1篇断层
  • 1篇新构造
  • 1篇新构造运动
  • 1篇新生代构造
  • 1篇应力场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吉林省地矿局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大港石油管理...
  • 1篇天津大港油田

作者

  • 14篇王光奇
  • 4篇岳云福
  • 3篇漆家福
  • 3篇李健
  • 1篇沙东
  • 1篇陶庆学
  • 1篇林翠
  • 1篇田小娟
  • 1篇赵海莲
  • 1篇吴振东
  • 1篇李三忠
  • 1篇杨勇
  • 1篇单业华
  • 1篇李冰玲
  • 1篇李天荪
  • 1篇翟秀芬
  • 1篇孙健
  • 1篇李玉海
  • 1篇范哲清
  • 1篇刘义生

传媒

  • 2篇吉林地质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中国海洋平台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我国喜马拉雅...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3
  • 2篇2002
  • 2篇1989
  • 1篇19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骅坳陷局部圈闭评价及资源预测(附黄骅坳陷局部圈闭图册)
王光奇孙庆德陈大贤才慕光高德明黄桂生翟秀芬胡德胜朴顺玉郭德
该项课题运用现代石油地质学理论,综合分析研究了大港油田历年发现的局部圈闭的地质情况、钻探及试油结论、地震资料质量情况以及其它石油地质条件,把黄骅坳陷所有局部圈闭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科学地分类和评价,共评出近期可供钻探和...
关键词:
关键词:图册含油气性圈闭石油天然气地质
黄骅坳陷白唐马地区下第三系深层碎屑岩储层裂缝分析被引量:19
2002年
根据岩心裂缝观测、岩心微裂缝电镜扫描、裂缝包裹体测试、测井裂缝解释等多项资料分析了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白唐马地区下第三系深层碎屑岩储层裂缝特征.研究表明,本区裂缝主要包括高角度倾斜、走向NEE和NNW的两组构造裂缝,此外还发育有不规则的超压裂缝.裂缝主要在东营组沉积期和明化镇组沉积期形成.构造应力作用、流体压力和岩性是控制裂缝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因素.预测白唐马地区下第三系深层裂缝发育的深度范围主要为3800~4000m,北大港断裂带东南侧港深39-港深78井区是裂缝相对发育区.
王光奇岳云福漆家福李健
关键词:下第三系裂缝孔隙流体压力构造应力场油气地质
韧性剪切带与金矿的关系被引量:8
1989年
韧性剪切带一般认为是在地壳深部普遍存在的具强烈塑性流变和剪切应变的高应变带,有人称之为韧性断层。韧性剪切带的演变贯穿于地质作用的全过程,并且自始至终地显示在地壳变形各阶段,对于深入揭示地壳变形规律及机制,对地壳变形的认识提供了重要信息,这是研究韧性剪切带的主要理论意义。近些年来。
武贵禄王光奇曹福林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金矿成矿
基于ARM的远距离双频读卡器系统的研究
射频识别/(RM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的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
王光奇
关键词:射频识别远距离双频无源ARM
文献传递
歧口凹陷结构构造研究
王光奇卢刚臣吴振东孙健林翠田小娟常德双李玉海范哲清李廷辉李天荪李冰玲赵海莲
该项目是股份公司歧口重大专项的主要专题项目,按设计圆满完成全部工作量,为歧口凹陷构造及沉积、油藏的研究奠定基础。1、该项目取得多项重要成果:1)加深了同区域构造关系的认识,理清区域断裂及基底结构,及其对歧口凹陷起到的控制...
关键词:
关键词:歧口凹陷油气成藏
套管钻井技术在庄海5井中的应用被引量:27
2003年
简要介绍了套管钻井技术及其优点,详细介绍了339.7mm套管钻井技术在大港油田滩海地区庄海5井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海上钻井使用该项技术,可以简化表层钻井的程序,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沙东王光奇李健汤新国王宏升
关键词:套管钻井钻井技术钻井费用钻井时间大港油田
面元大小与纵向分辨率关系被引量:20
2006年
分辨率是度量地震资料品质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提高纵向分辨率已从传统的采集处理方法逐渐过渡到以较小的空间波场采样率为主导的采集处理方法。近年来,人们对于小面元采集技术可提高纵向分辨率有两种认识:其一是认为在三维地震勘探中用来表示最高混叠频率与面元大小的关系式,可以表示面元大小与纵向分辨率的关系;其二是认为偏移处理可提高纵向分辨率。为此笔者用实际资料和物理模型正演系统地分析了面元大小与纵向分辨率的关系,指出了小面元本身并没有提高纵向分辨率,而它提高纵向分辨率的实质是通过面元叠加提高高频端信噪比,进而提高纵向分辨率。
熊金良岳英杨勇薛广建岳云福王光奇
关键词:纵向分辨率
张东断层成因机制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被引量:21
2002年
张巨河地区是黄骅坳陷东部滩海地区油气勘探的重点区 ,北西西走向的张东断层和北东走向的张北断层是该区的二级断层。张东断层平面呈锯齿状 ,可大致分为两段 ,断层落差具分段性 ,且平面位移从早到晚总体变小 ,断面呈座椅状 ,断面的中部缓倾段对应以泥岩为主的东营组二段 ,表明断层折射现象与岩性密切相关 ,下第三系之下能干性强的中生界或潜山也应起重要作用。张巨河地区的三级断层属盖层断层 ,与基岩构造脱耦 ,总体走向为北东东向 ,反映了区域性北北西 南南东向拉张应力的作用 ,而张北断层、张东断层与最小主应力方向交角皆超过 5 0° ,应属张性断层。张东断层西段相对不利于油气运聚 。
王光奇李三忠周立宏岳云福高振平单业华
关键词:断层分段性拉张
鸭绿江断裂带基本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被引量:17
1989年
鸭绿江断裂带为吉林省东部山区规模较大的北东向断裂带之一,与省内闻名的依兰—伊通断裂带、敦化—密山断裂带基本平行展布,纵贯我省南部中朝准地台和北部天山—兴安地槽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鸭绿江断裂带在长期活动中对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因而成为重要的构造岩浆岩带。鸭绿江断裂带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对有色金属、贵金属都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因此鸭绿江断裂带也是我省东部的重要成矿带之一。
董南庭武贵禄王光奇曹福林
关键词:成矿规律控矿作用地质特征成矿带成矿远景
歧口凹陷及周缘新生代构造的成因和演化被引量:79
2003年
歧口凹陷及周缘构造带发育不同方向的新生代断层 ,主要包括NE、NNE、NEE、近EW和NW向等 ,从运动学平衡角度推测这些断层均应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具走滑分量的正断层或上盘斜落的走滑断层。本文提出一个双动力过程模式来解释歧口凹陷及周缘构造带的形成和演化。始新世时主要发生NWW—SEE向区域裂陷伸展 ,形成NE—NNE向正断层和NEE—近EW向传递断层 ;渐新世时 ,受纵贯研究区的NNE向深断裂右旋走滑的影响 ,叠加了SN向的局部伸展 ,形成大量NEE—近EW向盖层正断层。晚第三纪时NNE向区域性伸展作用基本停止 ,深断裂仍继续右旋走滑活动 ,引起盆地区断层进一步活动。
王光奇漆家福岳云福
关键词:歧口凹陷新生代裂陷作用走滑作用地质构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