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田
- 作品数:36 被引量:144H指数:8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基于拟空间域弹性波方程的有限差分计算方法
- 一种基于拟空间域弹性波方程的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属于地震勘探领域,其主要思想是将常规弹性波方程变换为拟空间域弹性波方程,从而使空间域的等间隔的“距离”网格步长转化为可非等间隔的“传播时间”步长,由此人们可在严格定义速度模型...
- 张晓波王修田 宋鹏 谭军 夏冬明 姜秀萍 赵波 李金山 刘保华 于凯本 杨志国 于盛齐 宗乐 贾永刚
- 文献传递
- 南海中部海山性质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南海海底的海山和海丘是南海形成过程中的产物 ,如何理解它们的性质 ,直接关系到如何构建南海的形成演化机制。通过重力异常场的计算、地质剖面模型拟合的方法分析指出南海海山有年轻的大洋玄武岩海山 ,也有包含了大陆玄武岩的“双性”海山。
- 杨金玉张训华王修田
- 地震折射波的虚拟射线方法与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
- 王修田
- 关键词:地震折射波法折射波地震波地震数据
- 透射射线的非线性效应
- 2006年
- 根据Snell定律提出了透射射线的非线性效应的概念,从理论上证明了当地震射线的轨迹在1个界面上为1条直线时在另1个界面上可为1条曲线;并进一步通过射线追踪实验证明:当地下介质为非水平层状介质时,即使对应于地面同一条直线段上的接收点,来自地下同一个界面上的反射点的轨迹仍可为一条曲线。
- 夏冬明王修田蒋卫焱
- 关键词:地震射线射线追踪
- 非零偏移距声地层剖面多次波的时距分析及压制示例
- 2011年
- 基于对符合二维观测的模型中非零偏移距全程多次波时距关系的理论分析可知:无论地下反射界面为水平的还是倾斜的,非零偏移距的全程n次多次波的旅行时总是小于相应一次波旅行时的n倍,但非零偏移距与零偏移距全程多次波的时距差异,随偏移距的增大而增大,而随探测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基于该理论分析结论,对在零偏移距假设下计算的多次波旅行时先行调整,使其与非零偏移距的多次波旅行时相对应后再进行压制处理,可获得更高质量的声地层剖面。
- 王鹏伟王修田
- 一种基于拟空间域声波方程的有限差分计算方法
- 一种基于拟空间域声波方程的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属于地震勘探领域,其主要思想是将常规声波方程变换为拟空间域声波方程,从而使空间域的等间隔的“距离”网格步长转化为可非等间隔的“传播时间”步长,由此人们可在严格定义速度模型的基础...
- 张晓波王修田 谭军 宋鹏 夏冬明 姜秀萍 赵波 李金山 刘保华 于凯本 杨志国 于盛齐 宗乐 贾永刚
- 文献传递
- 一种地震子波提取的高阶累积量方法被引量:5
- 2008年
- 提出1种在频率域实现地震子波提取的高阶累积量方法。其是先提取子波的相位谱再求解时间域的子波。理论上可适用于提取除零相位子波以外的任何形式的子波,但应用不同长度的时窗提取子波的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实际应用时可利用时窗长度扫描的方法,以不同的子波相位谱对地震记录进行子波零相位化处理,最后根据最大方差模准则确定最佳子波。理论模型实验和实际资料处理实验均表明了该方法对最小相位及混合相位子波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 曹艳玲王修田
- 关键词:高阶累积量子波提取
- 地震成像道集域的变周期预测反褶积被引量:1
- 2009年
- 针对残余多次波的识别与压制问题,提出了1种应用于成像道集域的变周期预测反褶积方法。与传统的预测反褶积方法不同,该方法首先根据所建立的强波阻抗界面的深度-速度模型,在地震偏移剖面上追踪识别出残余多次波,并根据其传播时间确定出相应变化的多次波周期或预测步长,然后在成像道集上对含有残余多次波的成像道进行变周期预测反褶积压制处理,最后再将剔除残余多次波后的成像道集合成为新的地震偏移剖面。实验处理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对微屈多次波有效,而且对残余的长周期鸣震多次波也可达到令人满意的压制效果。
- 谭军王修田
- 关键词:预测反褶积
- 基于多卡GPU的随机炮分配相位编码全波形反演
- 2016年
- 针对传统时间域相位编码全波形反演的炮间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炮分配的相位编码时间域全波形反演策略,并实现了基于多卡GPU的加速。基于四卡GPU加速的模型反演实验表明:在GPU和相位编码技术的共同加速下,时间域全波形反演的计算效率可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由于各卡间的随机炮分配,基于随机炮分配的相位编码时间域全波形反演策略能更有效地压制串扰噪声,因此其比传统的相位编码全波形反演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和收敛效率。
- 宋鹏王修田
- 关键词:相位编码串扰
- 关于南海海山性质的一些讨论
- 1.地质概况及重力场特征在南海海盆中部,南海三个次海盆的交汇处,这里分布的海山多为东西向,而南北走向的中南海山是南海中央海盆与西南海盆的分界线.与深海平原平坦区的低值空间重力正异常相比,海山处表现为孤立的大幅度空间重力异...
- 杨金玉张训华王修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