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平
- 作品数:91 被引量:975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太湖粳稻同名地方品种的遗传差异被引量:11
- 2010年
- 选用45个SSR标记分析太湖流域荔枝红、老来青、太湖青和老虎稻共4组粳稻同名地方品种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同名地方品种平均Nei遗传距离为0.120-0.171,遗传同一性程度较高,其中有8对同名品种难以区别,但多数品种仍然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且个别品种差异较大;同名品种遗传差异与种质来源、品种名称的近似程度没有关系。
- 于萍李丽侯丽媛徐群王一平余汉勇魏兴华袁筱萍
- 关键词:粳稻SSR标记
- 节水抗旱稻的遗传改良与新品种(组合)选育
- 罗利军余新桥梅捍卫李明寿刘鸿艳刘国兰徐小艳任光俊卢义宣陈大洲李道远薛世玉余华强王一平
- 该项目立足于现已建立的抗旱鉴定筛选设施和较为丰富的抗旱稻种质资源,培育节水抗旱稻,特别是利用世界上唯一的一份旱稻不育系,开展不育系的进一步改良、测恢、实现杂交旱稻的三系配套,并获得优良的杂交旱稻组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
- 关键词:
- 关键词:杂交旱稻品种选育遗传育种
- 国外水稻新品种(系)对我国不同稻瘟病菌的抗谱分析
- 2016年
- 选用19个不同来源的稻瘟病菌株,对577份国外引进水稻新品种(系)进行不同稻瘟病菌的抗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中有11份品种(系)对19个参测菌株均具有抗性,1份品种(系)对19个参测菌株均为感病;19个参测菌株中,CH187、CH171的致病性最强,而CH362、CH154的致病性最弱;籼稻较粳稻表现出更强的稻瘟病抗性。
- 袁筱萍魏兴华徐群王一平余汉勇王彩红
- 关键词:国外引种稻瘟病菌抗谱分析
- 一种鉴定稻属B、C基因组的SSR标记BM1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稻属B、C基因组的SSR标记BM1。它由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的上游引物和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的下游引物组成,SEQ?ID?NO.1的核苷酸序:CAAGTTGCAT...
- 魏兴华王彩红徐群袁筱萍冯跃余汉勇王一平
- 文献传递
- 中国水稻国外引种概况及效益分析被引量:33
- 2010年
- 建国以来,我国通过各种途径引进了各类国外水稻种质,其中9963份已被国家种质库正式编目。通过检疫、隔离种植和多年评价,一批优异种质被直接或间接利用于水稻育种和生产。在我国水稻生产中,连续几年年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100万亩)和在6670~66700hm2(10万~100万亩)的国外常规品种分别为22个和81个;具有国外胞质雄性不育和/或国外强恢复系(亲本/血缘)、年种植面积超过40万hm2(600万亩)的杂交水稻组合33个;一大批国外引进种质已成为不同时期我国高产、优质和多抗水稻育种的骨干亲本,近60年来衍生了2000余个新品种。据不完全统计,60年来,因直接和间接利用国外引入水稻种质而增产的稻谷超过773亿kg,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强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的引入,对于丰富我国稻种资源宝库,增加遗传多样性,防止遗传脆弱性,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 魏兴华汤圣祥余汉勇王一平袁筱萍徐群
- 关键词:水稻遗传资源国外引种
- 高产优质抗逆杂交中籼早熟水稻安优5819的选育被引量:2
- 2015年
-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利用自育水稻恢复系黔恢5819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水稻不育系安丰A组配,育成三系杂交中籼水稻新组合安优5819,并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13号)。该组合在2012年、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分别为589.27kg/667m2和646.26kg/667m2,分别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8.66%和8.80%,2年累计16点次中增产15点次;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84.81kg/667m2,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2.31%。安优5819表现高产、抗病、优质和熟期适中,适宜贵州中高海拔稻区种植。
- 阮仁超陈惠查陈能刚王一平涂敏焦爱霞游俊梅谭金玉洪乃桥向明
- 关键词:杂交水稻选育
- 水稻中旱209节水高产高效关键技术
- 2004年
- 王一平黄发泉余汉勇魏兴华袁筱萍倪树标汤圣祥
- 关键词:旱稻水稻土壤盐渍化灌溉水土流失
- 一种高通量对少量水稻种子组培消毒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通量对少量水稻种子组培消毒的装置,包括可手持摇晃的架,所述架上设置多个微型试管通孔;所述装置还配设有多个可和所述架分离的微型试管,所述微型试管能架在所述架上且微型试管底部能够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微型试...
- 杨窑龙章孟臣魏兴华冯跃徐群袁筱萍余汉勇王一平
- 文献传递
- 桂西山区杂粮和小宗作物种质资源考察被引量:1
- 1996年
- 桂西山区杂粮和小宗作物种质资源考察覃初贤,陆平,王一平(广西农科院种质库南宁530007)(中国农科院品资所)1992─1994年,由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与广西农科院品资所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对广西西部的防城、隆林、上思、宁明、龙州、靖西、那坡、上林、隆安、...
- 覃初贤陆平王一平
- 关键词:作物蓖麻向日葵
- 稻属种间杂种(Oryza sativa×O.officinalis)回交世代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2
- 1997年
- 两个组合(中86-44×YD1785、中156×3-66)的种间杂种(O.sativa×O.officinalis)F1植株,完全不育。以栽培稻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结合胚拯救技术,获得两组合回交一代(BC1F1)植株。两组合回交一代(BC1F1)群体中分别出现6个和7个类型的植株,完全不育。通过继续回交获得的组合中86-44×YD1785回交二代(BC2F1)植株中,出现了4个类型的植株,株型似栽培稻,大部分植株可育。经自交获得株型好,结实正常,抗性强的中间材料。结果表明:(1)栽野杂种回交世代出现疯狂分离,药用野生稻遗传上存在较大异质性;(2)通过连续两次回交,结合胚拯救技术,可改变杂种野生性状,获得具有药用野生稻优良基因的中间材料,如75-2、79-1、79-11三个株系;(3)证实胚拯救技术在种间杂交转移药用野生稻有利基因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 钟代彬罗利军郭龙彪梅捍卫王一平应存山
- 关键词:栽培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