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来杰

作品数:52 被引量:183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政治法律
  • 8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3篇政府
  • 8篇公共服务
  • 6篇地方政府
  • 5篇行政
  • 5篇逻辑
  • 5篇公民
  • 5篇公民参与
  • 5篇服务型
  • 4篇地方政府体制
  • 4篇政府体制
  • 4篇韧性
  • 4篇权力
  • 4篇乡村
  • 4篇服务型地方政...
  • 3篇社会保障
  • 3篇社会保障制度
  • 3篇社会组织
  • 3篇农民
  • 3篇主义
  • 3篇维度

机构

  • 52篇河南大学

作者

  • 52篇汪来杰
  • 1篇赵振海
  • 1篇刘辉
  • 1篇李有学
  • 1篇杨雪原
  • 1篇曹静

传媒

  • 3篇行政与法
  • 3篇社会主义研究
  • 3篇辽宁行政学院...
  • 3篇甘肃开放大学...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学习论坛
  • 2篇行政科学论坛
  • 2篇三晋基层治理
  • 1篇中国青年科技
  • 1篇理论导刊
  • 1篇经济师
  • 1篇领导科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党政干部学刊
  • 1篇汉字文化
  • 1篇老区建设
  • 1篇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区慈善参与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4年
推动社区慈善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新方向。社区慈善参与社区治理具有良好的制度基础和功能补位优势,有利于缓解基层政府的治理压力。我国社区慈善参与社区治理具有制度基础、功能补位和压力驱动三方面的适切性,但也面临着“行政化”、“专业化”、信任危机及慈善资源供需衔接的困境。进一步提升社区慈善参与社区治理的效能,可以从优化治理机构、加强规范性建设、加强立法赋予慈善组织合法性地位、党委引领叠加技术赋能等方面着手。
任晓见汪来杰
关键词:压力驱动
地方治理的变迁逻辑与现代转向被引量:2
2021年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发生了很大改变,已逐渐完成从地方政府到地方治理的转变。地方治理的发展脉络从集权行政时期、分层放权时期发展至多元治理时期和善治智治时期,其中的变迁逻辑主要体现在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实践和行为规则四个方面。地方治理的现代转向是:治理理念的善治导向,治理机制的协商民主,治理实践的多元主体培育,治理方式的智慧治理。
汪来杰唐莉晶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善治
我国政府职能的嬗变:历程与路径
2017年
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职能重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政治职能为重心转变为经济职能为重心,又转变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为重心。这些职能重心的转变主要是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但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职能调整局限于机构改革,没有对体制进行突破;制度保障缺失;政府的各项职能并未得到相同程度的重视;社会力量薄弱;路径依赖严重。为此,必须进一步合理下放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职能法定化,政府各职能合理布局,真正体现政府职能的价值。
汪来杰王嫚
关键词:政府职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论地方政府管理模式重构——以服务型地方政府为分析视角被引量:2
2012年
地方政府由管制型模式向服务型模式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服务型地方政府模式应由服务型地方政府理念、体制和管理方式三大板块组成。服务型地方政府理念包括参与的理念、便捷的理念、责任的理念、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体制是服务型地方政府的实体,既包括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也包括地方政府权限的划分和权责体系的重构;管理方式是适应新理念、新体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和技术系统。要实现从传统服务到电子政务、从人治到法治、由管制到服务的转变。
汪来杰
关键词:服务型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体制
农村社区韧性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5年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暴露出的脆弱性、敏感性逐渐受到了关注,农村社区的治理愈发需要完成从传统治理模式到新型治理模式的转型。韧性治理作为新型治理模式,其核心在于构建应对风险冲击的自我调适、自我恢复、自我学习的全周期风险治理体系,为农村社区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框架。研究围绕农村社区韧性治理的可行性研究,揭示“由外到内—由内到外”理论逻辑,搭建内外同构的韧性治理框架,提出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加快全周期管理制度体系的设计,增强数字技术应用的实地适用性,营造良性有序的社区文化治理氛围等具体实践路径,以期助力高韧性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
任臣可汪来杰
关键词:农村社区理论逻辑
校地联合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与地方政府部门及其相关社会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其基本模式是:实行"实务+教学+研究"导向下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绩效评估改革;以"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优化;"校地联合"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践模式创新;"校地联合"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校地联合"的社会工作专业"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了实现这一培养模式,要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校地合作加大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宣传力度;地方政府要营造良好的社工专业人才发展环境;学校要充分发掘自身潜能。
汪来杰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
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
国家和政党都是源生于社会的政治性组织。两者基于共同的社会基础而相互选择形成契合关系,但这种选择的互为工具性性质和目的性的不同导致这种契合关系的不对称。本文分析了国家和政党的不对称的工具性选择关系及其带来的多方面后果,并提...
李有学汪来杰
文献传递
嵌入与耦合:驻村干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逻辑与进路
2024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不懈解决好“三农”问题,举全社会之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驻村干部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在推进驻村干部下沉乡村产业的过程中,驻村干部面临着“嵌入——转化——耦合”的转变过程。立足嵌入理论视角,可以发现驻村干部主要通过政治、资源、认知和文化等四个维度嵌入乡村产业网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同时,驻村干部面临着法治不畅、资源失衡等嵌入困境,可以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凝聚价值共识等多种方式,使驻村干部顺利嵌入乡村产业网络、形成良性耦合,进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李志星汪来杰郭园园
关键词:驻村干部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的内涵及其当代启示
2017年
王亚南先生在1948年出版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方法论,对中国官僚政治的概念及特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和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和系统剖析。当前,我们正在努力克服官僚主义、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该著作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对当代政治具有启发意义,值得学习。
汪来杰杨雪原
关键词:官僚政治官僚主义
我国地方政府体制的构建
地方政府体制是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保障。地方政府体制既包括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也包括地方政府权限的划分和权责体系的重构。依据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要求,我国的地方政府机构设置要实行大部制、实行三分法、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同...
汪来杰
关键词:地方政府权责划分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