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华君

作品数:31 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师
  • 4篇药物
  • 4篇用药
  • 4篇临床药
  • 4篇临床药师
  • 4篇合理用药
  • 3篇多酚
  • 3篇心功能
  • 3篇制剂
  • 3篇麻醉大鼠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3篇茶多酚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药动学
  • 2篇药敏
  • 2篇药敏试验

机构

  • 29篇江苏大学附属...
  • 5篇江苏大学
  • 3篇江苏省中医药...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镇江出入境检...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镇江市第一人...
  • 1篇扬中市人民医...
  • 1篇镇江市第二人...

作者

  • 31篇汪华君
  • 10篇赵蓉
  • 7篇贾荣娣
  • 6篇蒋俊
  • 5篇汤坚
  • 5篇谭才宏
  • 4篇徐凤兰
  • 3篇张九如
  • 3篇尹江宁
  • 3篇贾晓斌
  • 3篇曾超
  • 2篇顾丽亚
  • 2篇李昊天
  • 2篇李平
  • 2篇徐遥
  • 1篇田晓光
  • 1篇周林辉
  • 1篇郑芳
  • 1篇何云
  • 1篇王旭青

传媒

  • 8篇抗感染药学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药业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医药前沿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姜硫磺熏蒸前后HPLC特征色谱图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比硫磺熏蒸前后生姜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构差异,探讨硫磺熏蒸对生姜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ZORBAX SB-C18柱(4.6 mm×150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建立硫磺熏蒸前后生姜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对硫磺熏蒸前后的HPLC图谱进行成分分析,并采用外标法对活性成分6-姜酚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经过比较3批生姜硫熏品与3批生姜非硫熏品的指纹图谱,建立了17个共有色谱峰,3号色谱峰的峰面积下降了50.68%,10号峰下降了64.41%,11号峰下降了67.68%,17号下降了21.23%。主要活性成分6-姜酚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生姜经过硫磺熏蒸后,其化学成分组成结构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均发生改变,其安全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商榷。
李平蒋俊汤坚汪华君顾丽亚李昊天贾晓斌
关键词:生姜硫磺熏蒸6-姜酚指纹图谱
我院2009年2911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临床分离细菌的构成及耐药性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Excel2003版软件对2009年临床各类标本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的分布、构成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出291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185株(75.06%),革兰阳性球菌536株(18.41%),真菌190株(6.53%);分离率位于前5位的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16.32%)、鲍曼不动杆菌(15.94%)、大肠埃希菌(12.09%)、肺炎克雷伯菌(11.78%)、金黄色葡萄球菌(10.86%)。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敏感较好,但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不佳,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率为67.7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性最低,但对部分抗菌药物产生多药耐药。结论:该院临床病原菌耐药呈上升趋势,多药耐药日趋严重,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掌握病原菌耐药谱的变化,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汪华君贾蓉娣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药敏试验
49例阿司匹林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医院2008年至2013年发生的阿司匹林ADR报告49份,利用Excel软件统计并分析。结果阿司匹林致ADR以7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48.98%);以严重的ADR为主;多有长期用药史;ADR累及器官/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联合用药主要为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用;ADR经治疗后均好转;ADR来源主要为医生上报。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阿司匹林引起的ADR,尤其是消化道出血等严重ADR,以确保安全用药。
汪华君李贻新
关键词:阿司匹林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茶多酚对麻醉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麻醉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麻醉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组(TP 25 mg/kg)、中剂量组(TP 50 mg/kg)、高剂量组(TP100 mg/kg),用在体心脏法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LVSP、LVEDP、±dp/dtmax、CO、BP、HR。[结果]TP 25 mg/kg低剂量组静脉给药对麻醉大鼠的BP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显著提高麻醉大鼠的LVSP,±dp/dtmax,CO;TP 50、100 mg/kg中高剂量组静脉给药可明显降低麻醉大鼠BP,HR,LVSP,±dp/dtmax,CO。[结论]TP静脉给药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降压作用,同时随着剂量的增加,心功能由强心转为抑制作用。
汪华君戴淑芳王丽田晓光李淑媛
关键词:茶多酚心功能血流动力学
环淫羊藿素逆转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的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阐明环淫羊藿素(CICT)逆转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泼尼松龙诱发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茜素红染色后,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CICT对斑马鱼头骨染色情况、计算染色面积和累计光密度;ICP-MS测定各组斑马鱼中的钙和磷元素含量;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并预测CICT与BMPs的相互作用;采用qPCR检测Runx 2和AKP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经泼尼松龙(25μmol/L)培养后,可显著降低斑马鱼骨累积光密度和头骨矿化面积(P<0.01),且斑马鱼的Ca和P水平显著降低(P<0.01),Runx 2和AKP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泼尼松龙组相比,经不同剂量的CICT(0.1、1.0、10.0μmol/L)干预后,斑马鱼的头骨累积光密度值和骨矿化面积均有显著的提高(P<0.01),斑马鱼Ca和P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表明,CICT可与靶蛋白BMPs(BMP-2/BMP-4)稳定对接,对接得分分别为-5.493 256 09和-5.993 616 58;Runx 2和AKP基因表达量有显著增加(P<0.01)。结论 CICT能逆转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这一作用可通过CICT与BMPs蛋白靶点结合,并调节BMPs信号通路而促进成骨分化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汪华君乔晨赵蓉尹江宁
关键词:BMP-2BMP-4斑马鱼骨质疏松分子对接
紫杉醇对人口腔鳞癌KB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人口腔鳞癌KB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方法检测紫杉醇对人口腔鳞癌KB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IC50;将0.25,0.5,1μmol·L-1的紫杉醇作用于KB细胞48 h,分别用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紫杉醇对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pro-caspase-3的影响。结果:紫杉醇对KB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DAPI染色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紫杉醇增加KB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紫杉醇可以增加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激活caspase-3。结论:紫杉醇对人口腔鳞癌KB细胞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这可能与抗癌机制有关。
赵蓉贾荣娣汪华君
关键词:紫杉醇凋亡
重点品种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监测情况分析
2022年
目的:开展重点品种监测工作,分析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构建药品重点监测新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遴选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为重点监测品种,通过主动监测模式,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护,收集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不良反应累及部位、表现、处置与转归,以及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监测期内共发现60例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17.91%,其中一般不良反应54例,严重不良反应6例,经治疗后好转,转归情况较好,临床用药的总体安全性较高。结论:通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开展重点品种监测,提高了医护人员对肿瘤免疫治疗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患者的治疗和不良反应处理过程,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水平和安全性。
缪旭汪华君徐凤兰裴丹赵蓉
基于动物温度趋向行为学的吴茱萸多组分寒热药性差异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阐述热性中药吴茱萸中各组分的寒热药性差异。方法选用KM小鼠,分别灌胃给予吴茱萸水提液及其不同洗脱部位,考察不同组分对小鼠温度趋向性的影响,并结合小鼠的肝脏ATP酶活力和能量代谢变化,探讨吴茱萸不同组分寒热药性。结果与空白组比,60%醇洗部位、80%醇洗部位和吴茱萸水提液组小鼠在低温区的停留比例明显增高(P<0.05);水洗组小鼠在高温区的停留比例明显增高(P<0.05),表现出明显的趋热性;水洗组小鼠肝组织钠钾ATPase、镁ATPase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20%醇洗部位小鼠肝组织钙ATPase活力均显著提高(P<0.05);60%醇洗部位、80%醇洗部位小鼠肝组织钠钾ATPase活力比空白组高,且有显著差异(P<0.05);吴茱萸水提液组钠钾ATPase,钙ATPase较空白组高,且有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吴茱萸水提物组及其20%醇洗部位、60%醇洗部位和80%醇洗部位均增加了小鼠的耗氧量、产热量和能量代谢(P<0.05);吴茱萸水洗脱部位降低了小鼠的耗氧量、产热量和能量代谢(P<0.05)。结论吴茱萸所表现出的热性,是在寒性组分和热性组分相互作用后药性作用的综合或加和,其中包含了热性组分的热性抵抗寒性组分的寒性过程而最终体现出热性。
贾荣娣汪华君汪华君贾晓斌
关键词:寒热药性ATP酶活力能量代谢
品管圈在提高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应用
2020年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升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本院呼吸科2019.2.6-2019.3.29的入院病人,选取能独立完成调查的慢阻肺患者共68例,采用Bristol 慢阻肺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BCKQ)问卷进行评估,问卷得分作为自我管理能力的体现,对问卷内容得分进行分析,找出慢阻肺患者稳定期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原因,拟定加强床边宣教,制定公众号加强疾病知识教育,开展讲座等对策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差的问题进行改善,统计活动前后患者BCKQ问卷得分。结果:68例患者稳定期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由改善前的48.75%提升到改善后的74.10%,目标达标率为108.70%,进步率为52%。并且患者CAT呼吸评分从改善前的21降低为改善后的17,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升了慢阻肺患者稳定期自我管理能力,对于进一步指导规范化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徐凤兰徐遥赵蓉谭才宏汪华君
关键词:品管圈慢阻肺稳定期自我管理能力
茶多酚对麻醉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茶多酚(teapolyphenols,TP)是从天然植物茶叶中分离提纯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大量的研究表明TP具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在抑菌、抗病毒、防癌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良好功效。本研...
汪华君
关键词:茶多酚心功能血流动力学自由基脑缺血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