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文娥

作品数:30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南通市社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主义
  • 14篇社会主义
  • 4篇邓小平
  • 4篇科学发展观
  • 4篇发展观
  • 3篇执政
  • 3篇社会主义和谐...
  • 3篇主义和谐社会
  • 3篇和谐社会
  • 2篇党的建设
  • 2篇道德
  • 2篇政治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软实力
  • 2篇思想道德
  • 2篇思想政治
  • 2篇特色社会主义
  • 2篇资本主义
  • 2篇列宁

机构

  • 16篇南通大学
  • 14篇南通师范学院

作者

  • 30篇樊文娥
  • 1篇吴蓓
  • 1篇张露莹

传媒

  • 3篇南通师范学院...
  • 3篇山东社会科学
  • 2篇毛泽东思想研...
  • 2篇学术论坛
  • 2篇科学社会主义
  • 2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新视野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学海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前沿
  • 1篇上海党史与党...
  • 1篇复印报刊资料...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7篇2001
  • 1篇200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004年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的新话题。党的执政能力不等于党的干部的执政能力,它有量和质两方面的不同与区别;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建设,而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执政又是体制、机制改革的第一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个体而言,是干部素质的提高;就整体而言是党各个方面建设的协调。因此,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提出,是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个创新,它将把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引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它将决定中国政治发展的新走向。
樊文娥
关键词:执政
江泽民关于社会全面发展理论的突出特点
2002年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一个重大的历史贡献 ,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尤其表现在社会全面发展理论方面 :基于整个世界多样性并展现自身丰富多样性的统一 ;对全人类后代负责而实现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 ;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
樊文娥
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
2009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中华民族精神渊源不息地传承,需要制度美德、公民美德的双重支撑和维系。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它由敬畏、公正、友爱三大主德构成,公正为制度美德,敬畏、友爱为公民美德,三者互为基础与补充,使社会主义社会达到高境界的和谐,由理想的和谐达到现实的和谐。
樊文娥
关键词:和谐社会思想道德
论江泽民对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被引量:1
2001年
江泽民党建理论在党建实践中形成 ,在马克思主义党建史上有重大突破。“三讲”教育是从严治党 ,解决突出问题 ,不搞政治运动的新路 ;“三个代表”聚整合性、动态性、民族性于一体 ,在党的历史上则是第一次 ,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达到新的质的飞跃 。
樊文娥
关键词:党建理论党建史从严治党党的建设
跳越“卡夫丁峡谷”与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被引量:2
2001年
樊文娥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现代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现代化被引量:2
2002年
党的建设现代化必须巩固和扩充自己的执政基础,改进和创新自己的执政方式,挖掘和扩大自己的执政资源。党的建设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密切联系群众,最核心的问题是加快党内民主进程,最根本的保证是“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基础是注重党员素质提高。现代化建设中党在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但形式主义严重、官僚主义盛行、腐败风突出,这有其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刹住这些歪风,需要“三个代表”为指导,采取各种有力有效措施,最终实现党的建设现代化。
樊文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被引量:8
2008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探索和回答三大基本问题中提出,在深化和丰富三大规律中形成。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之一,这可以从与马列主义的"脉"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视角及理论体系对应的时期和阶段的视角来认识。因此,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地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樊文娥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
从村民自治看乡镇民主制度建设的趋势
2003年
村民自治对乡镇政权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从村民自治到乡镇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一种历史性的趋势。
樊文娥
关键词:村民自治
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引量:2
2007年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有两种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的设想,即“资本主义后”、“资本主义前”的社会主义。列宁前期、斯大林、毛泽东都把“资本主义前”的社会主义当作“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去理解和建设,遭受很大挫折。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即“资本主义前”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成为世纪性的难题。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此作了回答。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实现了一次跃迁。
樊文娥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提出、变异、重塑被引量:1
2001年
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在内容上是一致的 ,区别在于“价值程序”和“价值结构”的不同 ,根本区别是其价值目标的理论基础不同。 2 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两种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变异 :一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偏离——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 ;一种是对空想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回归——阶段斗争等于社会主义。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一是否定已被变异了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二是建构社会主义价值结构原则 :市场经济制度选择 ;制度选择与价值选择的统一。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第一要素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使社会主义以效率、公正、文明、富裕展现在世人面前。
樊文娥
关键词: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