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晗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丙烷
  • 3篇丙烷选择氧化
  • 2篇MO
  • 2篇催化
  • 1篇氧化物
  • 1篇配位
  • 1篇配位催化
  • 1篇稀土
  • 1篇相组成
  • 1篇离子
  • 1篇离子价态
  • 1篇化合物
  • 1篇价态
  • 1篇复合氧化物
  • 1篇SALEN
  • 1篇TE
  • 1篇
  • 1篇
  • 1篇
  • 1篇丙烯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陆维敏
  • 4篇李晗
  • 4篇朱艺涵
  • 3篇宋振
  • 1篇董雪

传媒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o基多组分催化剂催化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
2009年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MoCrTeO、MoCoTeO和MoCrTeCo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其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的催化性能,并对反应温度、空速、原料气比例等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丙烯醛最高产率为22.96%.实验结果表明,Te元素的添加对提高丙烯醛的选择性和产率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过高的Te含量却不利于丙烷的转化率.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中正交系TeMo5O16相可能是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的重要的活性相.
李晗陆维敏宋振朱艺涵FISCHER Achim
关键词:丙烷丙烯醛
丙烷选择氧化单斜TeMo_5O_(16)催化剂中钒掺杂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V掺杂的单斜TeMo5O16催化剂上丙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结果发现,在保持TeMo5O16相结构基本不变的条件下,V的掺杂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以及丙烯和丙烯醛等脱氢与选择氧化产物的收率.通过程序升温表面反应、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V的掺杂引起催化剂表面金属–氧键发生变化,提高了表面氧化还原中心的活性,增加了酸性中心数目,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化丙烷能力.同时,较高的V掺杂量可以提高催化剂体相中晶格氧参与氧化还原的能力.
董雪朱艺涵李晗陆维敏
关键词:丙烷复合氧化物
Mo-V-(Te)催化剂结构的产生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本文利用Mo-V-(Te)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沉淀条件的改变,得到不同的催化剂相组成、体相离子价态及相对含量的催化剂,并结合催化剂评价结果研究了结构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朱艺涵宋振李晗陆维敏
关键词:相组成
文献传递
新型稀土Salen化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性质初探
本文通过对稀土Salen化合物的不同合成条件的研究,合成了一类单种金属元素中心的Salen稀土配合物,Nd2(H2salen)3(NO3)6,并得到该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初步探讨了该类化合物应用于 Diels-Alder...
李晗朱艺涵宋振陆维敏
关键词:稀土配位催化SALEN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