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霞
- 作品数:43 被引量:255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床旁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儿床旁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住院分娩的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母乳喂养情况、产妇生活质量、新生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良好率8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实验组睡眠、情绪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结论新生儿床旁护理中给予精细化护理,能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产后生活质量,减少新生儿疾病发生率。
- 詹媛李兴霞钟斐斐
-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床旁护理产妇新生儿生活质量并发症
- 同步录像脑电图在新生儿惊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评价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在新生儿惊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EEG仪,对64例胎龄28~44周的惊厥发作新生儿进行VEEG监测分析.结果:64例惊厥新生儿VEEG监测正常43例(67.2%),异常21例(32.8%).其中发作期癎样放电者13例;发作间期癎样放电3例,其背景节律正常;发作间期背景节律改变伴有癎样放电2例;仅背景波异常而无癎样放电3例,其中低电压1例,平坦波1例,交替现象消失1例.睡眠期癎样放电的放电频率比清醒期明显增高,且以安静睡眠期最为多见.18例VEEG同步监测到发作期癎样放电,其中16例起始放电为局灶起源,以颞区为主(13/18).46例临床发作时,VEEG监测均无癎样放电,临床确诊为非癫癎样发作.结论:VEEG监测对于新生儿惊厥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早期治疗和改善预后.
- 郭庆辉王纪文卢宪梅孙若鹏于振华李兴霞雷革非
- 关键词:婴儿新生儿惊厥同步录像脑电图
- 集束化体温管理用于危重症转运新生儿中的效果评价
- 2023年
- 目的 探析集束化体温管理用于危重症转运新生儿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危重症转运新生儿,根据入院时间划分对照组(2020年1-6月)和观察组(2020年7-12月),各30例。对照组患儿在转运过程中应用常规保暖措施,观察组患儿应用集束化体温管理,对比2组转运效果。结果 观察组正常体温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培养箱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颅内出血、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命体征各项波动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危重症转运新生儿应用集束化体温管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体温情况,使患儿家属更满意,值得推广。
- 吴祥岭张震李兴霞
-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
- 黄疸是新生儿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超过51.3μmol/L,即可出现黄疸,足月新生儿2周内总胆红素不超过205.2μmol/L,早产儿3周内总胆红素不超过256.5μmol/l,一般情况良好,称为生理...
- 李兴霞苏艳李玉美
-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早产儿
- 文献传递
- 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新生儿98 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中各49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新生儿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静脉炎发生的严重程度也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新生儿进行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同时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赵兰田李兴霞祝青
- 关键词: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满意度护理质量
- 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在唾液中的稳定性和唾液监测的可行性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抗癫癎药物(AED)卡马西平(CBZ)和丙戊酸钠(VPA)血清中浓度与唾液中浓度的相关性及其CBZ、VPA在唾液中的稳定性,明确唾液监测AED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对服用CBZ和VPA的癫疒间患儿取静脉血和收集唾液后,立即检测其浓度,然后再将每个患儿剩余的唾液分为2份,一份置于室温(20℃~25℃),一份置于4℃冰箱中,于第7天再分别检测唾液中的CBZ、VPA浓度。结果血中CBZ的浓度与唾液中的浓度呈高度直线相关(r=0.95,P<0.001)。且即刻唾液中的CBZ浓度与存放7天的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仍与血清中的浓度高度相关。血中VPA的浓度与唾液中的浓度相关性很差(r=0.39,P>0.05),且即刻唾液中的VPA浓度与存放7天的唾液中浓度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中CBZ的浓度与唾液中的浓度呈高度相关,且稳定性好,可以用唾液代替血液监测CBZ浓度来指导用药;血VPA的浓度与唾液中的浓度相关性差,且在唾液中不稳定,不能用唾液代替血液监测VPA浓度来指导用药。
- 金瑞峰李兴霞王纪文
- 关键词:抗惊厥药唾液药物浓度癫痫
- 袋鼠式护理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出生的68例早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留置胃管时间、吸氧时间。结果 干预30d后,研究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留置胃管时间、吸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应用袋鼠式护理可促进其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留置胃管时间和吸氧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钟斐斐李兴霞詹媛
-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 新生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建立用于研究新生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对其形态学及行为学影响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20只生后1 d的Wistar大鼠,在生后1、4、7 d给予腹腔注射匹罗卡品,另取12只生后1 d的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点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采用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新生细胞,观察新生鼠的行为学表现和组织学改变。结果:惊厥组新生鼠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发作潜伏期变短,所需匹罗卡品的剂量变小,发作时间延长,发作强度变强,惊厥组3次发作后即刻神经发生较相应对照组明显减少,发作后45 d,惊厥组较对照组神经发生增加,但均未见明显的神经元丢失。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新生期大鼠反复痫性发作模型,为研究新生期反复惊厥发作对新生儿近期及远期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
- 石秀玉王纪文李兴霞孙若鹏
- 关键词:癫痫匹罗卡品
- 发育支持护理对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降低院内感染的效果评价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发育支持护理降低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NICU收治的VLBW患儿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发育支持护理,对比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达到足量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静脉营养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的喂养不耐受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64%、2.13%,均低于对照组的27.66%、10.64%(P<0.05)。结论对NICU收治VLBW行发育支持护理能够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 李兴霞张玉霞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育支持护理
- 整体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分析及对策。方法将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45)和干预组(n=45),予以对照组患儿临床常规护理,予以干预组患儿整体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和干预1年后运动发育指数(PDI)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MDI)指数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干预组的PDI及MD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临床干预中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且有助于患儿的智力发育和运动功能发育,效果明显。
- 崔丹丹李兴霞刘翠
- 关键词:护理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