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业生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乙状窦后入路术后皮下积液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乙状窦后入路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7年收治的289例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患者,分为皮下积液组58例,无皮下积液组231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肿瘤类型、骨瓣大小、脑脊液压力、头部绷带的使用等临床资料,对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方法。结果骨瓣直径>3 cm、脑脊液压力升高、未使用绷带加压是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尽量减小开颅骨瓣面积与术后使用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可以有效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
- 张伟李爱红侯波祝广林李业生
- 关键词:乙状窦后入路皮下积液
- 标准改良翼点入路治疗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张延平王学林祝广林李业生吴铁军曲良锁张伟谭红
- 关键词:颅脑损伤伤残率
- 重型颅脑损伤并凝血功能异常32例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凝血功能异常使颅脑损伤的救治更加困难。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现报告如下。
- 李业生曲良锁张伟段祺峰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凝血功能
- 一种新型的侧裂分解器具(侧裂刀)
- 2018年
- 经翼点入路,分开侧裂,手术治疗颅内病变,是常用的术式。而分开侧裂的方法,目前主要是通过双极电凝镊撕开或精细剪刀剪开的方法。这些传统的方法耗时长且易损伤侧裂血管及其分支,引起出血,因此,寻求一种简捷、安全、有效的侧裂分解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受到农村用犁耕地的启发,我们便设计发明了侧裂刀。侧裂刀有刀头、刀颈和刀柄三部分组成(图1A、1B)。刀头有椭圆球面部分和微镰型刀部分组成,椭圆球面部分有分离作用,微镰型刀部分有切割作用。
- 李业生张伟段祺峰
- 关键词:颅脑手术翼点入路外侧裂
- 前颅底外伤性粉碎骨折169例诊治分析
- 2005年
- 张延平祝广林吴铁军曲良锁汪春雷李业生
- 关键词:前颅窝骨折
- 髁状突骨折18例治疗体会
- 2000年
- 李业生邢翠兰
- 关键词:髁状突骨折下颌骨骨折
- 口腔癌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 1997年
- 检测了4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和20例正常者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以及20例患者和20例正常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高于正常,其水平与临床分期相关,Ⅲ、Ⅳ期者升高更明显,转移者比无转移者高,鳞状细胞癌与腺癌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患者外周血CD3+细胞与正常人无差异,CD4+/CD8+、NK细胞活性均较正常人降低。
- 宋兴运彭化海魏奉才张子桂李业生
- 关键词:口腔肿瘤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2T细胞亚群
- 侧裂刀辅助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侧裂刀辅助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实施侧裂刀辅助经外侧裂入路清除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后3~6个月行Barthel指数评价预后。结果术后24~48 h复查CT显示,血肿清除率均大于95%。21例病人随访3~6个月,BarthelⅠ级7例,Ⅱ级9例,Ⅲ级4例,Ⅳ级1例。结论侧裂刀辅助经外侧裂入路清除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减压充分、适应证广泛等优点,改善病人预后,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 李业生张伟李名轩王谋龙
- 关键词:基底核区
- 大面积小脑梗死11例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大面积小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自2006-05—2015-06治疗的11例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死亡外,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标准Ⅰ级6例,完全恢复日常生活;Ⅱ级3例,言语不利,饮水咳呛,可独立生活;Ⅲ级1例,平衡共济障碍,生活需人帮助。结论脑室外引流加气管切开结合有效脱水和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可明显提高大面积小脑梗死的救治成功率。
- 李业生张伟段祺峰
- 关键词:大面积小脑梗死疗效分析脑室外引流
- 侧裂刀辅助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
- 目的探讨侧裂刀辅助经外侧裂人路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均实施侧裂刀辅助经外侧裂入路清除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给予术后3-6个月ADL分级。结果所有病人均取得手术成功...
- 李业生张伟李名轩王谋龙
- 关键词:基底核区外侧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