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亚红

作品数:1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艺术

主题

  • 5篇艺术
  • 5篇音乐
  • 3篇音乐表达
  • 3篇情感
  • 2篇声乐
  • 2篇声乐教学
  • 2篇题材
  • 2篇民歌
  • 2篇那不勒斯
  • 2篇乐教
  • 2篇教学
  • 2篇歌曲
  • 2篇爱情
  • 2篇爱情题材
  • 2篇表演
  • 1篇新人
  • 1篇心理
  • 1篇形体美
  • 1篇阉人歌手
  • 1篇艺术表演

机构

  • 13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三江学院

作者

  • 13篇房亚红
  • 1篇顾永芝

传媒

  • 4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交响(西安音...
  • 1篇大舞台
  • 1篇音乐生活
  • 1篇音乐大观
  • 1篇艺术百家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民族音乐

年份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艺术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艺术价值产生于艺术活动中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实践关系,是艺术家根据自己对客体世界的感悟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满足了艺术接受者的艺术需要。艺术价值的特质在于审美价值。审美价值的实质在于人文性,而人文性的根本在于对人的终极关怀。所以,艺术的审美价值,归根到底,就是推动和帮助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性的完善。当前,重建和创造这样的艺术价值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构建和谐文化极为重要。
顾永芝房亚红
关键词:艺术价值审美价值人文价值
清唱剧《长恨歌》的情感表达
2010年
1932年,日军大举侵略中国,造成东北三省沦陷,并频频制造惨案。国民党政府仍坚持消极抗战的原则,在这种情形下,黄自怀着一腔热血,与韦翰章合作了中国音乐史上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用热烈的音乐语言来讽刺国民党政府。词作者韦瀚章曾在1979年3月的回忆中对此做了回答:
房亚红
关键词:《长恨歌》清唱剧情感表达中国音乐史音乐语言词作者
略论歌唱艺术的表演美
2011年
音乐是表演艺术,歌唱艺术更须创造表演美。表演美表现在创造歌声美、创造形体美、创造交流美等上。本文通过对歌唱艺术的表演美上论述,对歌者而言不仅要唱出美,表达美,还应传达美。
房亚红
关键词:歌唱艺术表演美形体美
爱情题材类那不勒斯民歌的音乐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从创作内容上进行分类,并阐述了那不勒斯民歌的主题思想;音乐表现手法上从旋律、节奏、调式、和声等方面来分析音乐特征。本文认为那不勒斯民歌的真正意义在于它真实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深刻的领悟这些音乐和创作特征,对其演唱者具有深刻的意义。
房亚红
关键词:那不勒斯民歌爱情题材美声
音乐表演的艺术阐述
2010年
"音乐是以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为物质手段,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构成听觉形象直接抒发感情、反映生活的表演艺术。"[1]音乐只有经过演员的表演,也就是演唱和演奏。
房亚红
关键词:音乐表演者听觉形象表演性声音形象小提琴协奏曲艺术表演
声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与表达被引量:4
2012年
声乐艺术作为音乐表现的特殊形式,是通过歌唱者的演唱来表现出音乐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与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的。声乐演唱的目的不是为了声而声,而是通过歌唱者的声音将词曲的涵义与情感表达出来。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们的情感表达,让学生们做到"以情感人"的效果。本文探讨了情感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提出思考与建议。
房亚红
关键词:声乐艺术思想情感声乐教学
声乐教学中音域的扩展与声区的统一
2009年
论文对扩展音域、声区统一的方法上进行探讨,进而引出对高音演唱的把握,在强调歌唱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音域的扩展和声区统一训练的必要性。
房亚红
关键词:声乐教学声区音域
爱情题材类那不勒斯民歌的音乐表达被引量:2
2011年
学习声乐的人大都是从一些简单的意大利歌曲入手,但现在很多唱歌的人们当中只注重唱歌技法的运用,而无法理解或是感受意大利古典歌曲的无与伦比的美妙和朴实,只是认为这些都是枯燥无味的东西,
房亚红
关键词:音乐表达爱情题材民歌唱歌朴实
衬字在歌曲中之运用
2008年
衬字作为歌曲歌词的组成部分,经过词曲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在深化感情、丰富曲趣以及突出地方民族风格、塑造音乐形象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衬托、补充作用。本文从介绍歌曲衬字的实践运用,使我们从中感受其艺术效果和艺术魅力。
房亚红
关键词:歌曲衬字
尘封在历史记忆中的阉人歌手——由影片《绝代妖姬》谈起被引量:3
2012年
比利时导演杰拉·高比奥的《绝代妖姬》(Farinelli),是以18世纪意大利男性女高音歌唱家法瑞内利的艺术传奇为背景拍摄的一部故事片。影片中导演对法瑞内利的人物安排以及为了突出故事的情感意蕴,削弱了歌唱角色的艺术性格发展,淡化了阉人歌手的唱歌艺术内涵,对还原法瑞内利这一真实的历史人物来说有失公允。作为一名有代表性的阉人歌手,法瑞内利的歌唱素有音色纯净、优美且穿透力强的特点,在欧洲18世纪歌剧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如同大多数阉人歌手的命运一样,他的艺术人生注定是崎岖的,身体上的残缺无法摆脱失去正常生活的命运,但其生命的超越则以绝世的歌声与绚丽的舞台效应获得实现。
房亚红
关键词:阉人歌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