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五星

作品数:40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免疫
  • 13篇基因
  • 13篇弓形虫
  • 11篇疫苗
  • 9篇杆菌
  • 8篇弓形虫RH株
  • 8篇纯化
  • 7篇结核
  • 7篇HSP65
  • 6篇免疫原性
  • 5篇血吸虫
  • 5篇印迹
  • 5篇全长基因
  • 5篇吸虫
  • 5篇结核杆菌
  • 5篇抗原
  • 5篇克隆
  • 5篇冠状
  • 5篇冠状病毒
  • 5篇DNA疫苗

机构

  • 3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9篇深圳市疾病预...
  • 13篇华南农业大学
  • 7篇广东医学院
  • 6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40篇戴五星
  • 23篇吴少庭
  • 20篇黄达娜
  • 20篇雷明军
  • 19篇潘晖榕
  • 15篇林绮萍
  • 14篇张仁利
  • 13篇高世同
  • 11篇皇甫永穆
  • 11篇袁仕善
  • 7篇高红
  • 7篇温见翔
  • 6篇秦莉
  • 6篇程继忠
  • 5篇黄海浪
  • 5篇陈智浩
  • 5篇梁靓
  • 4篇龙彩虹
  • 4篇郑波
  • 3篇马彦彬

传媒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全国新出现传...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肿瘤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生物化学杂志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湖北省暨武汉...
  • 1篇全国人畜共患...
  • 1篇湖北省暨武汉...
  • 1篇中华医学会热...

年份

  • 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89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弓形虫RH株SAG2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纯化与鉴定
目的:克隆弓形虫RH株膜表面抗原2(SAG2)编码基因,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3a-SAG2,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及纯化SAG2蛋白。方法:PCR扩增503bp的SAG2编码基因目的片段,胶回收...
雷明军吴少庭戴五星潘晖榕林绮萍温见翔黄达娜高世同张仁利
关键词:弓形虫基因片段大肠杆菌阳性克隆
文献传递
人结核杆菌Hsp65和Ag85B双价膜锚定表达DNA疫苗pIRES-MTHsp65-Ag85B的构建及其表达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传染病,也是单一致病菌感染导致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它是全球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据统计,全球现在约有20亿人隐形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
杨平戴五星
关键词:结核杆菌AG85BHSP65DNA
文献传递
SARS冠状病毒E蛋白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实验免疫研究
2006年
目的构建SARS冠状病毒(SARS-CoV)小囊膜蛋白(E蛋白)的DNA疫苗pVAC-E,观察其在小鼠中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采用PCR方法体外扩增SARS冠状病毒E蛋白的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C,构建pVAC-E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Western-blot鉴定E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以基因枪方式免疫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MTT法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成功构建SARS-CoVDNA疫苗pVAC-E。Western-blot结果示,转染后的Vero细胞可表达一约9kD大小能被SARS病人血清特异识别的蛋白条带。免疫小鼠中未检测到明显的抗体滴度升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在免疫组和对照组间无差别(P>0.05)。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示免疫组小鼠CD4+细胞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VAC-E能在Vero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具免疫活性,免疫小鼠后能诱导一定的细胞免疫应答。
甘燕吴少庭秦莉潘晖榕戴五星袁仕善黄达娜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DNA疫苗
百日咳杆菌毒素S_1亚单位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一步纯化被引量:2
1999年
研究了百日咳杆菌毒素S1亚单位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GST-S1)在大肠杆菌(E.coli)中的表达,并一步纯化了重组GST-S1。首先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长度为560bp的编码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的DNA片段。该片段比原编码S1蛋白的DNA片段在其3′端缺失了138个碱基,将其按正确的阅读框克隆入质粒pGEX中GST基因的3′端,构成GST-S1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GEX-S1。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可见所表达的GST-S1融合蛋白存在于细菌上清,为可溶性蛋白。分子量为49ku处有明显的蛋白表达带。用谷胱甘肽(GSH)亲和层析系统,一步纯化出GST-S1融合蛋白。最后经凝血酶的消化,得到23ku的重组百日咳杆菌毒素S1亚单位蛋白。
郑波程继忠皇甫永穆海涛海涛戴五星
关键词:疫苗
日本血吸虫多价膜锚定表达疫苗pIRES-Sj97-sj14-Sj26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及家畜的寄生虫病,在74个国家大约2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6亿人受到潜在的威胁。据2001年调查,我国现有9千万人口受日本血吸虫病的威胁,有82.1万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其中慢性患者79.5万,...
刘朔婕戴五星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免疫原性
文献传递
SARS冠状病毒M蛋白全长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克隆SARS冠状病毒M蛋白基因编码序列,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3a-M,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纯化。表达产物用Western Blot检测其抗原性。方法RT-PCR扩增M编码基因目的片段,胶回收纯化,插入克隆载体pMD-18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序列测定后亚克隆至表达质粒载体pET23a,构建重组体pET23a-M,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以限制性酶切分析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SDS-PAGE与免疫印迹分析表达产物。结果PCR扩增出约675bp的特异性片段,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测序鉴定无有义突变;所构建的pET23a-M重组体阳性克隆经PCR与双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约27kD;表达产物经金属螯和层析纯化;免疫印迹表明表达产物能被混合的SARS病人恢复期血清识别。结论成功克隆了SARS冠状病毒M蛋白基因编码序列,构建了pET23a-M表达质粒,诱导表达并纯化出了SARS冠状病毒M蛋白,并以免疫印迹鉴定。本研究的成功为进一步进行SARS病毒诊断试剂与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雷明军吴少庭戴五星秦莉潘晖榕袁仕善黄达娜高世同张仁利林绮萍
关键词:SARSM蛋白基因表达蛋白纯化免疫印迹
SARS冠状病毒E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据WHO报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自2002年11月在中国广东被发现到2003年7月。已波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人类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
潘辉榕戴五星吴少庭
关键词:冠状病毒
文献传递
重组SARS病毒M蛋白的免疫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检测SARS冠状病毒重组M蛋白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能力。方法PCR扩增M蛋白基因,构建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3a,pET-23a-M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宿主菌,诱导表达蛋白经SDS-PAGE、免疫印迹分析和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3次免疫后测定免疫功能,进行免疫效果评价。结果成功构建pET-23a-M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后诱导表达27 ku M蛋白。检测M蛋白免疫鼠体内有特异性抗体产生,抗体效价达1∶104;脾脏CD8+比例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免疫鼠血清IFN-γ和IL-4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SARS病毒重组M蛋白疫苗能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甘燕吴少庭秦莉雷明军戴五星袁仕善黄达娜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M蛋白免疫效应
分泌型原核穿梭表达质粒pBCG-SP-HSP65的构建及其表达
用PCR技术从BCG基因组中扩增出抗原85B(Ag85B)的信号肽(SP)DNA序列,从pCMVMTHSP65质粒中扩增出人结核杆菌HSP65全长基因。利用DNA重组技术将以上两个片段插入质粒pBCG-2100的人结核杆...
戴五星陈智浩高红黄海浪梁靓皇甫永穆
关键词:信号肽
文献传递
血吸虫多基因非融合性膜锚定表达疫苗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多基因非融合性膜锚定表达疫苗pIRES-Sj97-Sj14-Sj26,并研究其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构建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Sj14)、谷胱甘肽-S-转移酶(Sj26)和副肌球蛋白(Sj97)的跨膜共表达质粒pIRES-Sj97-Sj14-Sj26,转染HeLa细胞。通过RT-PCR法检测Sj14、Sj26和Sj97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IFA)检测Sj14、Sj26和Sj97蛋白的表达。用纯化的该质粒免疫BALB/c小鼠(100μg/只),设生理盐水和空载体对照组,20只/组,每隔2周加强免疫1次,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2周后,每组取10只小鼠,眼球取血并断颈处死,取脾淋巴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分别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总IgG抗体及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及NO释放量,并分析脾淋巴细胞亚群。各组中余下小鼠每只经腹部感染40±1条尾蚴,45d后剖杀,计数成虫数及肝卵数,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构建的质粒可在体外表达。疫苗组、生理盐水组和空白质粒组血清总IgG抗体含量分别为(5.62±0.64)、(1.22±0.20)及(1.48±0.36)mg/ml,疫苗组与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疫苗组、生理盐水组和空白质粒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含量分别为(321.19±18.03)、(184.12±11.05)及(213.51±15.93)nmol/ml,疫苗组与生理盐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组、生理盐水组、空白质粒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分别为(2.25±0.29)、(1.18±0.07)及(1.22±0.09),疫苗组显著升高(P<0.01)。疫苗组INF-γ水平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和CD8+T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疫苗组减虫率和肝减卵率分别为39.9%和43.94%。结论pIRES-Sj97-Sj14-Sj26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小鼠产生一定保护作用。
唐成武刘朔婕马彦彬梁靓郭萍王淑玉邹镇高红段秋红程继忠戴五星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免疫保护作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