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奕鼎

作品数:69 被引量:340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2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篇茶树
  • 12篇红茶
  • 8篇茶叶
  • 7篇初制
  • 5篇祁门红茶
  • 4篇折叠
  • 4篇生化成分
  • 4篇实验室
  • 4篇实验室用
  • 4篇收纳
  • 4篇鲜叶
  • 4篇隔板
  • 4篇红茶加工
  • 4篇侧板
  • 4篇茶品
  • 4篇茶品质
  • 4篇茶区
  • 4篇茶园
  • 3篇性状
  • 3篇油茶

机构

  • 58篇安徽省农业科...
  • 12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安徽省政协

作者

  • 69篇徐奕鼎
  • 31篇王烨军
  • 27篇丁勇
  • 23篇方吴云
  • 22篇王文杰
  • 18篇雷攀登
  • 13篇夏先江
  • 12篇张必桦
  • 11篇苏有健
  • 11篇吴琼
  • 9篇罗仲兴
  • 8篇吴新荣
  • 8篇胡善国
  • 7篇孙钦玉
  • 7篇陈长庚
  • 6篇张家侠
  • 5篇王宏树
  • 4篇袁自春
  • 4篇罗毅
  • 4篇张永利

传媒

  • 13篇茶业通报
  • 13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中国茶叶加工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食品科学
  • 2篇福建茶叶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安徽林业科技
  • 1篇广东茶业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茶树冠层观测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树冠层观测框,包括有观测框本体,所述观测框本体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固定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固定杆和地插,所述固定杆为可伸缩结构,由多个连接管相互套装组合成,所述连接管之间通过管体内安装的V型...
吴琼方吴云王文杰徐奕鼎
文献传递
从生产与化学的关系谈茶叶清洁生产被引量:1
2004年
要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就必须减少乃至消除工农业生产中污染物的排放。清洁生产技术可以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物的产生。茶叶实现清洁生产不仅是对环保的贡献。也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茶叶生产与化学密切相关,运用绿色化学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茶叶生产方式,使用绿色茶叶生产投入品,是实现茶叶清洁生产的有效途径。
徐奕鼎
关键词:茶叶生产清洁生产绿色化学
不同时期轻修剪对中芽种茶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对国家级无性系中芽茶树品种‘安徽1号’进行了不同时期轻修剪试验。结果表明:与不修剪(CK)相比,春茶后轻修剪茶树的生长情况稍优,而经济性状相差不大;夏茶后轻修剪茶树的生长及抗冻性稍差,但经济性状表现突出,发芽密度高22.3%、一芽二叶长度增7.3%,一芽二叶百芽重增13.5%、春茶产量增40.2%;鲜叶的水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可溶糖含量较高,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稍低;秋茶后和早春轻修剪茶树的生育物候期推迟,春茶开园时间分别迟6d和10d,春茶产量降幅较大,因此,主攻春季名优茶生产的茶园,不宜选择秋茶后和早春轻修剪。
徐奕鼎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张家侠夏先江孙钦玉孙力
关键词:茶树生长春茶产量
几种防冻剂在茶树上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研究了通微、柳州、标典3种防冻剂对茶树抗寒能力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选用合适的防冻剂,能增强茶树抗寒能力;②防冻剂对茶树生长势、茶叶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③因地制宜,正确施用防冻剂;④综合防冻剂对茶树的抗冻效果和对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三种防冻剂当中以标典最好。
黄建琴罗仲兴王烨军张必桦徐奕鼎方吴云陈海峰
关键词:茶树抗寒性防冻剂酶活性
茶树根砧嫁接繁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根砧嫁接育苗方法,以播种茶籽实生苗的根为砧木,取茶树良种当年生的半木质化或木质化枝条,剪成短穗,与之嫁接,嫁接口用铝箔胶带包裹严实,栽植于苗圃中,后续管理如同常规扦插育苗方法,嫁接苗的成活率达90%以...
徐奕鼎王文杰王烨军方吴云
文献传递
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提香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使用6CTH-3型柜式茶叶提香机,进行茶坯含水量和提香温度对名优祁红品质影响试验,茶坯含水量分别处理为高(29.47%)、中(15.11%)、低(8.69%)3个水平;提香温度设为低(65℃)、中(80℃)、高(95℃)3个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结果表明:提香温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大于茶坯水分含量;不同提香温度与不同茶坯水分含量组合处理,对名优祁红感官品质的外形和内质(香气、滋味)及综合评分影响显著(P<0.05),而对汤色和叶底影响不显著;对茶叶生化成分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茶褐素含量影响显著(P<0.05),但对咖啡碱、茶多酚、茶红素和茶黄素含量影响未达显著水平。茶坯含水量高时采用低温提香,茶叶甜香欠爽,稍有发酵味,滋味欠醇爽;茶坯含水量低时采用高温提香,茶叶香气呈现火功过足,滋味略有高火味。因此,名优祁红提香工序,将茶坯水分含量控制在15%上下,温度控制在80℃左右,有利于其综合品质提升。
徐奕鼎雷攀登丁勇黄建琴胡善国周汉琛
关键词:提香含水量温度
“良好农业规范”(GAP)及其在茶叶的应用前景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简介了良好农业规范(GAP)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应用现状,并针对茶叶生产的质量安全控制问题,探讨了茶叶GAP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丁勇徐奕鼎王烨军
关键词:良好农业规范GAP茶叶质量安全
名优祁红初制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变化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名优祁红初制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变化,促进其外形塑造与生化品质形成的协同性发展。[方法]以卷曲型名优祁红"祁门槠叶种"一级鲜叶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其初制各道工序样品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结果]从鲜叶到成品茶,水分、水浸出物、咖啡碱、可溶性糖、茶多酚含量分别降低72.14、8.15、0.21、0.26、13.50个百分点,而氨基酸含量升高0.12个百分点,并产生了茶鲜叶所没有的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成分,不同成分含量在不同工序中则表现为有升有降,随初制工序的推进逐步加深,呈现连续性和渐进性特征。[结论]理解名优祁红初制各道工序的工艺目的,掌握茶坯水分含量、色泽变化等感官性状与内含生化成分变化之间对应关系,并据此适时调整初制工艺参数,是高品质名优祁红初制的必备技能。
徐奕鼎雷攀登丁勇黄建琴胡善国周汉琛
关键词:初制生化成分
对金寨县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简述了金寨县茶叶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了茶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茶产业发展对策。
徐奕钦余忠武徐奕鼎
关键词:茶产业
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揉捻与发酵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解决名优祁红初制中普遍反映的揉捻困难和发酵程度难掌控的问题。选用‘祁门槠叶’种一级鲜叶原料,经相同萎凋后,以传统祁红初制工序为对照,揉捻方式(A)设置A1(一次空揉+轻压)、A2(二次空揉+轻压)、A3(二次空揉+轻压+稍重压)3处理;发酵程度(B)设置B1(偏轻,黄红色)、B2(适中,铜红色)、B3(稍重,红褐色)3处理。通过对揉捻叶的细胞破损率、成条率和芽叶完整率的测定比较,优选最佳的揉捻方式;根据对干茶样品的感官审评与生化成分分析结果,选择最适宜的发酵程度。结果表明:揉捻A3处理,叶细胞破损率87.4%,成条率84.6%,芽叶完整率59.7%,比较符合名优祁红初制的揉捻要求;发酵B2处理制得的茶样,主要生化成分比例协调,感官审评综合评分94.10分,发酵程度适宜。因此,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揉捻工序选用A3揉捻方式为好,发酵程度掌控在B2为宜。
徐奕鼎丁勇黄建琴雷攀登方吴云夏先江苏有健胡善国
关键词:初制揉捻发酵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