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超
作品数:
3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延边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更多>>
合作作者
马金科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3篇
文学
主题
1篇
寻根
1篇
寻根文学
1篇
艺术
1篇
艺术形态
1篇
意蕴
1篇
人性
1篇
人性观
1篇
叩问
1篇
文化
1篇
文化意蕴
1篇
文学
1篇
乡土
1篇
乡土小说
1篇
小说
1篇
母题
机构
3篇
延边大学
作者
3篇
彭超
2篇
马金科
传媒
1篇
延边大学学报...
1篇
白城师范学院...
年份
1篇
2013
1篇
2012
1篇
2011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走进乡土 叩问人性——鲁迅、韩少功乡土小说之“人性观”比较探究
被引量:1
2012年
"乡土与人性"是现代文学史现实主义写作传统的基本主题之一,也是鲁迅、韩少功两代作家的共同关注点。从韩少功的自我言说中可以找到其与鲁迅先生在文学思想、创作意识上的联结点;以文本中的叙述者"我"为切入点,从人性的扭曲、迷失等方面结合具体文本阐述"人性观"的基本内涵;辨析"我"身份的隐性所指。从而考察韩少功的"人性观"是对鲁迅"人性观"在承继基础上的变异和发展,进而体会两代作家文化心境的差异。
彭超
马金科
关键词:
乡土
人性
韩少功“寻根话语”矛盾现象的理性思考
2011年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动之中的转型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所出现的寻根文学思潮,也必然带有其时代的不稳定因子。被称为寻根文学"领军人物"的韩少功先生,就对"寻根"有着不同于评论界的观念。因此通过对韩少功"寻根话语"矛盾现象的梳理来还原历史真实,并结合具体文本解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从而窥见其背后韩少功不断追寻与超越的文学心境,就可以更为深入地探求寻根语境个案中作家审美与思维优势的根本所在。
马金科
彭超
寻根文学中“家”母题的文化意蕴探究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正处于风起云涌的转型时期,那么在这一时期内产生并得以发展的寻根文学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充满了各种不稳定的质素。因此作为新时期重要的文学思潮之一,寻根文学从未真正离开过评论者的关注视野,其独特...
彭超
关键词:
寻根文学
文化意蕴
艺术形态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