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凌玲

作品数:27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艺术
  • 6篇文化科学
  • 4篇建筑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教学
  • 5篇艺术
  • 4篇文化
  • 3篇视觉
  • 3篇视域
  • 2篇叙事
  • 2篇审美
  • 2篇生态美学
  • 2篇视觉符号
  • 2篇数字艺术
  • 2篇趣味
  • 2篇美学
  • 2篇教育
  • 2篇景观
  • 2篇老字号
  • 2篇古籍
  • 2篇城市
  • 2篇传统文化
  • 1篇道法
  • 1篇道法自然

机构

  • 27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吉林省建设集...

作者

  • 27篇彭凌玲
  • 8篇耿阳
  • 3篇高莹
  • 2篇宋明亮
  • 2篇张耿
  • 1篇孙晓光
  • 1篇聂阳
  • 1篇田淼
  • 1篇石华
  • 1篇林立
  • 1篇郑淼
  • 1篇孙小亮
  • 1篇张学昕

传媒

  • 5篇美术大观
  • 4篇包装与设计
  • 3篇科技资讯
  • 2篇艺术教育
  • 1篇艺术与设计(...
  • 1篇灯与照明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丝网印刷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品牌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 1篇设计
  • 1篇城市建筑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 1篇住区
  • 1篇西部人居环境...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大地伦理到大地生命:现象学之生命显现思想进路
2022年
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提出伦理演化从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向自然环境延伸,其依据"大地共同体"的客观事实推理整体主义生态伦理的逻辑遭到源自于"自然主义谬论"的批判。海德格尔批判传统哲学对"是"的追问,在存在论中阐发大地作为此在在世的终极境域具有世界性,先行领会存在意义的大地具有语言性,在天地神人四重整体世界的构造中被给予可见性。亨利提出优先性的生命显现模式,其中大地之自行运动唤起生命之自行触发的悲惋之情,以恻隐-与共(pathos-with)之方式与诸生灵构成生命共同体,大地在不可见的自行运动显现自身。
耿阳彭凌玲
关键词:生命情感
平面设计生态化教学模式研究初探
2015年
生态化教学模式的理论支点有三:(1)以生态主义理论为指导;(2)教学内容与生态问题相关;(3)为实践生态主义而发展。平面设计生态化教学模式围绕这三个核心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而展开。分别从教学理念、教学主体、教学形式和教学平台四个方面,初探如何建构以运用生态智慧为特色的教学模式。提出当以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的思维角度,以生态的视角和方法来思考教学模式的改良,开展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实践。
彭凌玲耿阳
关键词:生态化教学教育生态化
浅析网络广告与色彩饱和度
2009年
一、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网络广告是一个新兴的广告行业,近年来其营业总额已经占到广告行业总营业额的相当大部分,以至于成为第四大广告形式。尽管我国互联网广告发展迅速,但与国外互联网广告发展现状相比较,国内网络广告在广告设计应用以及理论研究方面尚有许多不足,仍处于探索阶段。
耿阳彭凌玲
关键词:网络广告广告行业广告发展广告形式广告设计
基于农村景观现象的生态美学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通过描述农村景观现象中集体生活、集体记忆和大地基质之间的关联,阐明农村景观生态美学的审美对象和主体之间在生存经验上的统一性。
耿阳彭凌玲
关键词:生态美学
禅宗哲学之时间现象与中国早期录像艺术的发生
依托中国独立艺术家温普林所记录的中国前卫艺术发展历程,重返中国早期录像艺术的发生于中国当代艺术之现代性的反思性语境。通过比较中西方哲学中的时间现象,立足于中国禅宗之"见性"思想,阐发超越语言现象的可直...
耿阳Timothy Murray彭凌玲
关键词:时间性录像艺术前卫艺术
变能启盛——立体构成教学之我见被引量:1
2015年
立体构成课程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中专业基础教学的必修课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从包豪斯课程体系延续至今以来,正面临着与当前多元化教育格局相对峙的尴尬境遇。立体构成应该从传统的基于"物"的设计,转化为策略观念的设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在立体环境中的生成、互动、和观念上的体验,当是现行立体构成课程考虑的主题。
彭凌玲耿阳
关键词:趣味教学
古籍“蝴蝶装”视觉符号中的道家模仿观被引量:2
2022年
阐述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国古籍“蝴蝶装”视觉符号中的独特模仿观。结合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命题中“人、地、天、道”之间的层次关系,分析并总结出“道”是蝴蝶装装帧设计中的终极模仿对象,“自然”是蝴蝶装装帧设计的模仿原则,“道复归根”是蝴蝶装装帧设计的模仿意图。中国古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蝴蝶装”,是中国古代设计者模仿观的体现,也是“道法自然”思想的直观表达。总之,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贯穿于“蝴蝶装”的整体设计中,决定了这一艺术形式的符号价值和文化底蕴。
彭凌玲戎晨
关键词:视觉符号模仿道法自然装帧设计
数字时代下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5年
当前,我国积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包括非遗在内的传统文化消费升级,提高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设施体验感,为传统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本文从科技、产业、消费、文化等方面,分析数字技术应用与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关联,并从传承、回归、发展、整合、创新等角度出发,探讨数字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旨在为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方向参考。
彭凌玲于雯嘉
关键词:数字技术传统文化区块链数字艺术
AI生成与叙事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像美学重构
2025年
在智能传播日益普及的今天,AIGC技术催生了更具叙事性与交互性的传统文化影像作品。本文先依据AI生成影像在传统文化创新传播领域的应用类型进行分类概述,即人物生成影像、场景生成影像、故事生成影像;然后分析AI生成式影像在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转换与叙事呈现的五个层面:传播效率、交互叙事、审美体验、情感交流、文化共振;最后提出生成式技术在传统文化影像传播与叙事中的挑战与对策。研究旨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重塑提供参考。
徐海玲彭凌玲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叙事
视觉美视角下建筑外观设计探究被引量:2
2021年
城市建筑的发展与变化,不仅是国家群众整体意识提升的效果,也是我国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对此,为探究建筑外观中视觉美效果,本文以视觉美视角下建筑外观设计法则为出发点,图案与色彩元素、材质元素、形态元素及窗元素为切入点进行相关性元素分析,以供参考。
彭凌玲李航
关键词:视觉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