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阳丽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荧光
  • 2篇突变
  • 2篇细胞
  • 2篇活性
  • 2篇纯化
  • 1篇性病
  • 1篇血浆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病例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原位杂交技术

机构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张阳丽
  • 6篇张玉洪
  • 5篇程伟
  • 3篇崔瑾
  • 3篇詹茜
  • 2篇白慧丽
  • 1篇周建中
  • 1篇苏新良
  • 1篇刘航
  • 1篇陈检
  • 1篇汪德强
  • 1篇李荣
  • 1篇杨可
  • 1篇胡登华
  • 1篇汲广岩
  • 1篇何泉
  • 1篇赵纯全
  • 1篇向海华
  • 1篇李影
  • 1篇杨伟

传媒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第15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α1微球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背景:脂质运载蛋白是一种拥有30-50个成员的蛋白质超家族,有着保守的三维结构,但却发挥着一系列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作为脂质运载蛋白质超家族的成员之一,α1-微球蛋白质(α1-microglobulin,α1M)在进化上高...
张阳丽
关键词:还原酶抗氧化活性
红细胞裂解液对CD34^+细胞相对计数的影响及其原因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裂解液对CD34^+细胞相对计数的影响。方法:收集101份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CD34-PE及CD45-FITC双色免疫荧光染色后,分别用FACS裂解液(FACSTM lysing solution,FACS)、Optilyse C裂解液(optilyse C lysing solution,Optilyse C)及自配裂解液溶解红细胞,采用洗涤程序和运用ISHAGE设门策略,检测CD34^+细胞、淋巴、粒、单核细胞相对数,CD45^+细胞占全部收集信号百分比及各类细胞前向散射光(forward scatter,FSC)及侧向散射光(side scatter,SSC)信号。结果:比较3种裂解液处理后样本的CD34^+细胞百分比,FACS裂解液处理的样本CD34^+细胞百分比最低,自配裂解液最高(FACS vs. Optilyse C vs.自配=0.49±0.43 vs. 0.67±0.50 vs. 0.73±0.66,P=0.000)。FACS裂解后样本CD45+细胞百分比远高于Optilyse C及自配裂解液(t=142.500,P=0.000)。3种裂解液对淋巴细胞百分比结果(F=35.340,P=0.000)具有统计学差异;而粒细胞百分比(F=0.610,P=0.540)、单核细胞百分比(F=1.590,P=0.2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CS裂解液处理后,CD34^+细胞、淋巴细胞的FSC和SSC信号强度均弱于Optilyse C裂解液及自配的裂解液;而粒、单核细胞的SSC信号,FACS裂解液处理后最强,Optilyse C裂解液处理后最弱。另外,动员后的白细胞数多少与CD34^+细胞百分比不存在相关性(r=0.108,P=0.312)。结论:红细胞裂解液导致CD34^+细胞相对计数差异的原因可能与CD45^+细胞比例有关,即获取的有效细胞数;裂解液对细胞形态的影响与造成淋巴细胞比例有显著性差异有关。鉴于不同红细胞裂解液对CD34等抗原阳性细胞的相对计数确实有不良影响,因此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或计数时应慎重选择。
詹茜万雪颖程伟崔瑾张阳丽秦璐戴玉莲张玉洪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胰腺癌血浆差异miRNA和基因表达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筛选和验证胰腺癌血浆标志物,为明确其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关键词“胰腺癌、血浆、miRNA”进行检索,搜集文献,并下载原始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具有特异性的血浆miRNA标志物,预测其靶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和互作分析,通过文献数据和数据库进行关键基因的验证,分析其差异表达谱及其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通过对GSE59856和GSE124158进行差异miRNA的筛选,最后筛选得出miR-122-5p。通过对miR-122-5p预测得到了517个靶基因,并对靶基因作GO/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对靶基因做蛋白互作图,并通过相关文献的查询与筛查,筛选出UBA52、ADAM10、CBL、VAMP3这4个关键基因。根据TCGA表达谱及文献数据论证,与健康人相比,胰腺癌患者高表达UBA52、ADAM10、CBL、VAMP3。VAMP3、ADAM10基因低表达的胰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更高(P<0.05)。结论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胰腺癌患者血浆差异miRNA进行分析,筛选出的miR-122-5p具有作为胰腺癌诊断标志物的潜力。miR-122-5p作用的关键靶基因VAMP3、ADAM10与胰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陈雪萍刘航张阳丽彭健吴江张玉洪府伟灵
关键词:胰腺癌靶基因
人α1微球蛋白质的克隆、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构建人α1微球蛋白质(α1-microglobulin,α1M)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α1M蛋白质,纯化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PCR扩增α1M基因序列,然后转化入大肠杆菌B834中进行表达,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及分子筛纯化,ABTS法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正确构建了α1M的表达质粒,α1M在大肠杆菌B834中为可溶性上清表达,纯化获得了纯度高达95%的α1M蛋白质,分子筛结果显示其在溶液中呈现单体和二聚体2种聚集状态,ABTS法结果显示了重组获得的α1M具有抗氧化活性。结论:α1M能在大肠杆菌B834菌中大量上清表达,且易于纯化,初步鉴定具有抗氧化活性,为下一步进行α1M蛋白质的晶体结构解析和相关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阳丽汪德强
关键词:纯化活性鉴定
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粪便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2(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CRC)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在该院胃肠外科或消化内科就诊的96例患者粪便中SDC2基因甲基化情况,并收集其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125、铁蛋白(SF)、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的联合检测结果及肠镜、病理检查结果,以肠镜及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与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CRC的诊断效能。同时分析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与TNM分期及癌变部位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根据肠镜或病理检查结果,将96例就诊者分为CRC组(32例)和对照组(64例),CRC组中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阳性率为84%(27/32),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为44%(14/32);对照组中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阳性率为3%(2/64),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为20%(13/64)。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诊断CRC的特异度(97%)、灵敏度(84%)、符合率(93%)均高于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P均<0.05)。CRC组患者不同性别、年龄、TNM分期、癌变部位的CRC患者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对CRC的诊断效能高于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度的无创CRC筛检方法,可作为现有CRC筛查方法的重要补充。
张阳丽汲广岩胡登华彭健陈雪萍向林果程伟张玉洪
关键词:结直肠癌甲基化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无创DNA产前检测阳性病例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无创DNA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阳性病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NIPT阳性病例的未培养羊水利用FISH技术进行胎儿13、18、21、X和Y染色体数目的检测,同时将所有病例的羊水或脐血细胞培养行常规染色体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应用Kappa检验比较FISH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并进行分析。结果:22例样本FISH检测结果中,18例检测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包括13-三体2例、21-三体11例、18-三体1例、XXY/XY嵌合型1例、XXY型1例、XXXXY型1例、XYY型1例,余下4例未发现染色体数目异常。FISH检测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性极强(κ=1)。结论:NIPT存在假阳性结果,阳性病例必须进行进一步产前诊断,FISH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技术特点,是快速确诊的有效手段。
张阳丽李荣赵纯全崔瑾詹茜白慧丽程伟张玉洪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非整倍体
甲状腺细针穿刺残留物标本BRAF V600E突变检测联合细胞学诊断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使用甲状腺细针穿刺(FNA)残留物标本检测BRAF V600E突变的可行性及其联合细胞学诊断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的1674例进行甲状腺FNA、具有完整细胞学诊断及FNA残留物标本BRAF V600E突变检测结果的患者信息,其中876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切除且有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同时对128例手术患者的配对术后切除组织进行BRAF V600E突变检测。结果所有术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BRAF V600E突变率为86.6%(733/846)。FNA残留物的BRAF V600E突变检测结果与配对术后切除组织的BRAF V600E突变检测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890,P<0.001)。BRAF V600E突变和细胞学诊断联合检测可将灵敏度由单独细胞学诊断的83.5%提高到97.2%,准确度由83.7%提高到96.5%。结论甲状腺FNA残留物标本BRAF V600E突变检测联合细胞学诊断可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夏苇苏新良张阳丽李雪松程伟张玉洪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
重组葡激酶-人HC蛋白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功能鉴定
目的表达和纯化重组葡激酶-人HC蛋白融合蛋白,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使基因重组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带有GST标签的原核高效可溶性表达载体pEGX-6P-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GX-6P-...
陈检周建中杨可郭珍张阳丽张绍成杨伟赵莎莎何泉汪德强
关键词:重组葡激酶重组表达质粒原核表达
Real-timePCR技术筛查男性不育患者的Y染色体微缺失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的适用性,并研究男性不育患者中无精症和少精症Y染色体微缺失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收集6例Y染色体微缺失阳性样本,4例女性样本和4例正常生育男性样本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及多重PCR电泳法对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AZFa、AZFb、AZFc区进行检测;再收集452例临床男性不育患者的外周血样本,采用real-time PCR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位点。结果:2种方法对14例比对样本6个共有序列标签位点检测的结果一致;452例男性不育症包括96例少弱精症、9例重度少弱精症、69例无精症、3例畸精症和275例其他男性不育症,real-time PCR法共检出8例AZFc区缺失、1例AZFb区缺失和2例AZFbc共缺失,其中在少弱精症、重度少弱精症和无精症中Y染色体微缺失阳性率分别为5.21%、11.1%和7.25%,而另外2组均未检测到微缺失。结论:real-time PCR法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结果与经典的多重PCR电泳法结果相同,且该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相符,因此real-time PCR适用于Y染色体微缺失的临床实验室筛查。
崔瑾程伟张阳丽詹茜白慧丽李影向海华张玉洪
关键词:男性不育Y染色体微缺失实时荧光定量PCR
结直肠癌组织中MMR蛋白表达、MSI、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大鼠肉瘤(RAS)基因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1-12月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35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液标本、42例非肠癌患者的实体瘤组织和血液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R蛋白表达,一代测序片段分析法检测MSI,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状态,分析MMR蛋白表达、MSI和3种基因突变状态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52例CRC患者肿瘤组织中检出MMR缺陷(dMMR)29例(8.2%),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26例(7.4%),KRAS基因突变161例(45.7%),NRAS基因突变13例(3.7%),BRAF基因突变11例(3.1%)。与dMMR有关因素为低龄、黏液腺癌、原发于右半结肠癌(P<0.05);与MSI-H相关因素包括低龄、肿瘤家族史、原发于右半结肠癌(P<0.05);KRAS和NRAS基因高突变率分别与黏液腺癌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BRAF基因高突变率与低分化和原发于右半结肠癌有关(P<0.05)。BRAF基因突变与dMMR和MSI-H有关(P<0.05)。结论 MMR蛋白表达,MSI,以及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通过这5种分子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以对肿瘤进行分子分型,进一步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个体化精准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向林果谭憬一姚远孙雪琴张阳丽
关键词:错配修复蛋白微卫星不稳定性基因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