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威
- 作品数:115 被引量:518H指数:1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针对痔疮的治疗,探讨中医治疗在临床上对于提高该疾病的治愈效果。方法:将6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痔疮患者纳为研究范畴,将60例患者按照所用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药物治疗组,即对照组,另一组为加减千槐椒痔疮液治疗组,即研究组,并对治疗后的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评估。结果: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可以明显看出30例使用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后评价结果比对照组患者更优。结论:使用加减千槐椒痔疮液中医治疗对于痔疮的疗效是显著的,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 李晓洁王华胜张胜威
- 关键词:痔疮中医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肛管引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行肛管引流对术后患者胃肠及肛门功能影响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9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45例,对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给予肛管引流,而对照组患者不采用肛管引流。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液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腹胀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便不净发生率和便频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液时间、排便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两个月便不净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便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实行肛管引流促进患者肠胃蠕动,降低腹胀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肛门附近的血液循环,加快肛门恢复速度。
- 张胜威邓业巍王东
- 关键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
- 腹型肥胖者外周血miR-21表达与代谢紊乱及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腹型肥胖者外周血miR-21表达量与腹型肥胖者发生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内分泌科诊断为初发2型糖尿糖患者160例(T2DM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NC组),按照腰围身高比(>0.5的腹型肥胖标准)将T2DM组与NC组对象细化亚组,即T2DM腹型肥胖组(T2DM-AO组=80例),T2DM非腹型肥胖组(T2DM-NAO组=80例),NC腹型肥胖组(NC-AO组=40例),NC非腹型肥胖组(NC-NAO组=40例)。分析比较组间临床资料、糖代谢指标、外周血miR-21表达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iR-21及其它检测指标作为腹型肥胖患者发生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风险预测并用ROC曲线进行评估。结果各亚组年龄、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AO组与NC-AO组腰围、WHtR、BMI均明显高于T2DM-NAO组与NC-N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AO组TG、FBG、GHbA1C、miR-21指标最高,T2DM-NAO组次之,与NC-AO组及NC-NA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1相对表达量未见差异;逐步法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iR-21相对表达量增高是单纯腹型肥胖病人糖尿病发病的最显著的风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的腹型肥胖者外周血miR-21的表达量对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外周血miR-21水平较高的腹型肥胖人群更有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 万红燕树勋王娴张胜威
- 关键词:腹型肥胖糖尿病MIR-21
- 中间联合头侧入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效果及对253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中间联合头侧入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的9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间入路,观察组采用中间联合头侧入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清扫253淋巴结时间、253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53淋巴结清扫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53淋巴结清扫数目较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6/45)略低于对照组(15.56%,7/45),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中间入路,中间联合头侧入路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可提高253淋巴结清扫数目,缩短253淋巴结清扫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许召杰张胜威李瑞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
- 膀胱肿瘤抗原、尿核基质蛋白22、细胞角蛋白-19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膀胱肿瘤抗原(BTA)、尿核基质蛋白22(NMP22)、细胞角蛋白-19(CK-19)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3例膀胱癌患者作为膀胱癌组,49例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K-19、NMP22及BTA水平,分析三者水平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CK-19、NMP22及BT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膀胱癌组患者尿液NMP22、BTA及血清CK-1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分期为Ⅲ~Ⅳ期的膀胱癌患者尿液NMP22、BTA及血清CK-19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K-19、NMP22及BTA联合检测诊断膀胱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5和0.869,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95%CI:0.774~0.934),均高于CK-19、NMP22及BTA单独检测。结论膀胱癌患者CK-19、NMP22及BTA水平显著升高,三者水平升高与肿瘤分期相关,密切监测三者水平变化可为临床诊断膀胱癌提供依据。
- 王晓甫张云翔张胜威赵永立时新宇许长宝
-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肿瘤抗原尿核基质蛋白22细胞角蛋白-19
- R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自动套扎术(R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RPH治疗60例混合痔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9.2±5.2)min,创口愈合时间(5.3±2.6)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5/60)。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60)。术后随访6~12个月,其间未出现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再出血等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 RPH治疗混合痔,总有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肛门功能恢复满意。
- 张胜威邓业巍王东
- 关键词:RPH混合痔
- 肛垫上黏膜套扎术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10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肛垫上黏膜套扎术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III、IV期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伴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混合痔患者,行肛垫上黏膜套扎术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肛垫上黏膜套扎术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III、IV期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伴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混合痔,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李晓洁王华胜张胜威
- 关键词:肛垫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 PPH加柱状结扎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对比三种术式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探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加直肠黏膜松弛柱状结扎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的优越性。方法A组43例采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加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B组30例采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C组32例采用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结果三组术后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组痊愈率显著高于B、C两组,术后随访6~12个月,B、C两组复发率显著高于A组。结论对于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的便秘及合并直肠前突所致的便秘,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加直肠黏膜松弛柱状结扎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
- 邓业巍王华胜张胜威王东
- 关键词:直肠黏膜内脱垂吻合器便秘
-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和实时步态行为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初步探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和实时步态行为学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3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16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和石杉碱甲片组,正常对照组选用同龄C57/BL6J小鼠14只。连续治疗150 d,Morris水迷宫(MWM)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大小鼠步态分析仪(GAS-2)检测实时步态行为,并比较两种行为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模型组小鼠有学习记忆能力的显著降低,逃避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游泳路程显著降低(P<0.05),第一次穿越平台的时间显著延长(P<0.05),穿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在步态行为实验中,模型组小鼠平均步行速度显著降低(P<0.05),平均步行周期、绝对值平均体转角和侧向移动均显著升高(P<0.05),在一个步行周期中左后足(left foot,LF)、右后足(right foot,RF)支撑时相显著延长(P<0.05),摆动时相显著缩短(P<0.05),左前足(left hand,LH)、右前足(right hand,RH)、右后足推进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制动指数显著降低(P<0.05)。石杉碱甲片能显著改善认知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步态行为的变化。比较两种行为学的相关性,得出学习记忆能力与双前足的制动指数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433、-0.379,P值分别为0.039、0.079),其他方面的相关性不大。结论 APP/PS1转基因小鼠在8月龄时有显著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和步态行为的改变,并且两种行为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张胜威董世芬武汀靳洪涛孙建宁
- 关键词:APP
- 胸苷磷酸化酶rs11479位点多态性对术后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YMP)的基因变异对术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198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癌组织标本进行TYMP基因rs11479分型及TYMP基因表达测定。Rs11479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不同基因型的TYMP mRNA表达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基因型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 TYMP基因rs11479位点在CRC患者中的突变频率为:CC型126例(63.64%),CT型61例(30.81%),TT型11例(5.55%),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1,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323)。在预后比较上,将CT型和TT型患者合并,单变量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型的CC型患者无复发生存(DFS)显著低于携带突变基因的CT型和TT型患者(P=0.002)。经多变量Cox模型校正之后发现CC基因型患者的预后影响意义依然存在(P=0.012)。87例癌组织标本的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突变的CT或TT型患者相对于野生型的CC型患者,癌组织中TYMP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P=0.019)。[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中,TYMP基因rs11479位点可能通过影响TYMP基因mRNA的表达从而使更多的卡培他滨代谢为5-Fu进而使CRC患者从卡培他滨的治疗中获益。
- 张胜威邓业巍李晓洁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胸苷磷酸化酶卡培他滨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