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一鸣

作品数:60 被引量:220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常州市卫生局指导性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教学
  • 10篇妊娠
  • 8篇生物化学
  • 7篇妊娠期
  • 7篇妊娠期糖尿病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7篇宫颈
  • 7篇宫颈癌
  • 6篇血清
  • 6篇细胞
  • 5篇蛋白
  • 5篇血管
  • 5篇受体
  • 5篇肿瘤
  • 5篇转醛醇酶
  • 5篇子痫
  • 5篇子痫前期
  • 5篇内皮
  • 5篇癌组织

机构

  • 57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溧阳市妇幼保...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隆德大学
  • 1篇制药有限责任...

作者

  • 57篇张一鸣
  • 12篇蒋丽霞
  • 11篇德伟
  • 10篇袁栎
  • 10篇袁小松
  • 9篇魏梓雯
  • 8篇张铭
  • 7篇陈园园
  • 6篇王倩
  • 6篇王宁
  • 5篇王学军
  • 5篇顾冬民
  • 5篇王若宁
  • 5篇杨旭曙
  • 5篇徐桦
  • 4篇陈丙莺
  • 3篇张进军
  • 3篇丁雪晶
  • 3篇郭静
  • 3篇张锐

传媒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江苏医药
  • 4篇重庆医学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癌症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酸化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转醛醇酶活性的影响
2008年
目的:研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转醛醇酶(Transaldolase,TAL)活性变化与磷酸化的关系。方法:SMMC-7721细胞培养,细胞周期同步化后分组加不同浓度(10%、1%)胎牛血清孵育,分别测定不同孵育时间(1、2、4、8h)TAL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TAL蛋白表达水平。磷酸酶消化法检测TAL活性变化与磷酸化的关系。结果:①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TAL活性在10%胎牛血清培养时明显高于1%胎牛血清,2、4、8h显著性差异(P<0.05)。②不同浓度(10%.1%)胎牛血清孵育2、4、8hTAL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③磷酸化消化后TAL活性,与消化前相比呈显著性下降。结论: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增加血清浓度明显提高TAL活性,酶活性变化与TAL蛋白表达水平无关,提示活性调节发生在蛋白翻译后修饰,其中磷酸化起重要作用。
张永玲郭静张一鸣德伟
关键词:翻译后修饰
正常妊娠中晚期血脂系列指标变化的探讨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正常妊娠中晚期血脂代谢的特点。方法:选取孕24—28周、孕29—32周、孕33—36周、孕37—41周4组共345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游离脂肪酸(NEFA),并计算ApoAl/ApoB比值。结果:妊娠中晚期血清TG与NEFA水平变化趋势一致,随孕周增加而上升,在分娩前达到最高峰(P〈0.05);血清HDL.C、ApoAl水平和ApoAl/ApoB变化趋势一致,随孕周增加而下降(P〈0.05);LDL—C和Tc水平随孕周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01),在孕晚期37周前达高峰;ApoB、Lpa)在孕中、晚期均变化不明显,4组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正常妊娠中晚期血脂代谢发生明显改变,各指标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应重视妊娠中晚期孕妇血脂水平检测。
张铭王慧艳张一鸣马纹
关键词:妊娠血脂代谢紊乱
血清载脂蛋白M水平在正常妊娠和妊娠糖尿病孕妇中的变化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载脂蛋白M(ApoM)水平在不同妊娠期和脐血中的变化及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正规产前检查的孕妇,正常孕妇孕中期99例、孕晚期122例,新生儿100例,GDM孕妇87例,检测血清中ApoM和其他脂类水平,观察ApoM水平与GDM的关系及不同阶段正常孕妇和新生儿脐血中ApoM水平的变化.结果 (1)正常孕妇孕中期血清ApoM水平为(0.036 ±0.013) g/L,孕晚期ApoM水平为(0.023±0.008) g/L,新生儿脐血中ApoM水平为(0.010±0.004) g/L;(2) GDM孕妇血清ApoM水平低于对照组[(0.029±0.010对0.036±0.013)g/L,P<0.05],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混杂因素后,GDM组和对照组血清ApoM水平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Z=-3.62,P<0.05).结论 妊娠期孕妇存在血清ApoM水平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新生儿脐血中ApoM水平明显低于妊娠期孕妇;GDM孕妇血糖水平较高时血清ApoM降低,提示ApoM可能在GDM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江华罗光华张俊张一鸣徐宁许国锋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脐血载脂蛋白M
教育激励机制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化学作为医学院校学生较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课程内容难懂、知识面较大、结构复杂以及较难记忆等特点,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时普遍有畏难情绪。运用教育激励理论可以培养学生在生物化学学习中的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张一鸣王倩王宁陈园园袁栎杨旭曙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激励机制
网络平台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平台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最初的点播式教学到现在的互动式教学,网络平台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在内容和互动方面利用好网络平台实现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目的与效果。其中,微案例的使用丰富了网络平台的内容,使学生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同时,本文也从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帮助和推动学生用好网络平台,相信能为使用网络平台的读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刘泽健袁栎王宁王学军王倩张一鸣陈园园
关键词:网络平台医学教学生物化学
内脏素和脂联素浓度作为潜在指标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早孕期间母体血清内脏素和脂联素浓度作为潜在指标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最终发展为GDM的孕妇为病例组,100例没有发生GDM的孕妇为对照组,在妊娠11~13周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母体血清内脏素和脂联素浓度,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内脏素和脂联素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结果:GDM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母体血清内脏素浓度上升[(1.25±0.20)μg/L vs(0.81±0.11)μg/L,P<0.01],血清脂联素浓度下降[(7 631±758)μg/L vs(11 034±986)μg/L,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内脏素对GDM的比值比(OR)为3.06(95%CI:1.35~5.63),脂联素对GDM的OR值为0.318(95%CI:0.120~0.631)。结论:GDM组在妊娠11~13周血清内脏素浓度是上升的,脂联素浓度是下降的,这些生物指标联合检测能够为GDM提供有效的早期筛选。
朱志平张一鸣张铭
关键词:脂联素糖尿病妊娠
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与早产儿营养的关系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评价早期使用不同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营养的作用。方法将接受静脉营养的83例早产儿(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2 000 g)随机分成3组,大剂量组于生后24h内静脉给予氨基酸2.0g/(kg.d),每日递增1.0g/kg;中剂量组于生后24h内给予氨基酸1.0g/(kg.d)的,每日递增0.5g/kg;小剂量组生后24h内给予氨基酸0.5g/(kg.d),每日递增0.5g/kg;三组最大剂量为均3.5 g/(kg.d)。结果大剂量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较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2周内体质量增长速度随氨基酸剂量增加而增快,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7天的血清前白蛋白浓度,大剂量组较中剂量和小剂量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14天的血清前白蛋白浓度,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氨基酸可以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
王金秀丁雪晶蒋曙红张进军张一鸣
关键词:氨基酸前白蛋白静脉营养早产儿
转醛醇酶活性在人肝癌组织中的特异性增高
目的比较人肝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中转醛醇酶核酸转录、蛋白表达及活性变化。方法取人肝癌组织10例,人正常肝组织3例,癌旁组织3例分别测转醛醇酶活性,RT-PCR检测转醛醇酶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转醛醇酶蛋...
张锐张一鸣顾冬民周锦勇德伟
关键词:转醛醇酶肝肿瘤活性
文献传递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与胎盘生长因子的比值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联合胎盘生长因子(PLGF)预测孕妇子痫前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ELISA检测352例子痫前期孕妇在孕16-20周时血清sFlt-1和PLGF水平。其中,子痫前期高风险因素(A组)122例,正常妊娠(B组)230例。结果A组血清sFlt-1浓度为(308.5±85.5)ng/L,明显高于B组的(265.3±98.6)ng/L(P<0.01),血清PLGF浓度为(30.8±9.0)ng/L,与B组的(30.4±11.6)ng/L相仿(P>0.05)。A组sFlt-1/PLGF比值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724,P<0.01);当sFlt-1/PLGF比值>11.0时,预测子痫前期的敏感性为84.0%,特异性97.9%;而B组敏感性为59.1%,特异性为97.1%。结论孕16-20周,血清sFlt-1/PLGF比值在子痫前期高风险因素孕妇预测子痫前期效果优于正常妊娠孕妇。
袁小松魏梓雯蒋丽霞张一鸣
关键词: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胎盘生长因子子痫前期
Twist、Slug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Twist、Slug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检测56例宫颈癌患者、1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组织和血浆中Twist、Slug mRNA的表达,以35例正常宫颈及慢性宫颈炎组织和血浆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wist、Slug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复发的关系。结果对照组、CIN组、宫颈癌组组织中Twist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98±0.48)×10-3、(3.89±0.86)×10-3、(6.53±1.25)×10-3,血浆中Twist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62±0.55)×10-4、(1.76±0.68)×10-4、(2.08±0.90)×10-4;3组组织中Slug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33±0.32)×10-2、(3.02±0.95)×10-2、(4.69±1.02)×10-2,血浆中Slug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08±0.75)×10-3、(2.30±0.78)×10-3、(3.09±1.02)×10-3;宫颈癌组、CIN组组织中Twist、Slug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分别为46.69、55.30,P<0.01);宫颈癌组血浆中Twist、Slug mRNA相对表达水平最高(F分别为10.56、17.97,P<0.01),且术前血浆中Twist、Slug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术后2周的水平(t分别为2.12、2.03,P<0.05)。宫颈癌组Twist mRNA与Slug mRNA呈正相关(r=0.483,P<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宫颈癌组织Twist、Slug蛋白表达阳性率(55.4%、78.6%)高于对照组的表达阳性率(8.6%、37.1%)(χ2分别为20.15、15.80,P<0.01)。宫颈癌组Twist蛋白阳性者复发率高于Twist蛋白阴性者(29.0%vs 4.0%,χ2=5.91,P<0.05)。结论 Twist、Slug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和血浆中表达上调,Twist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复发关系密切。
张一鸣张铭王一钱晖许文荣
关键词:TWIST基因SLUG基因宫颈癌上皮-间质转化预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