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益忠

作品数:45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烧伤
  • 12篇烫伤
  • 11篇烫伤大鼠
  • 9篇心肌
  • 7篇丹参
  • 7篇严重烧伤
  • 6篇Ω-3多不饱...
  • 5篇心肌损害
  • 5篇肌损害
  • 4篇休克
  • 4篇伤患者
  • 4篇烧伤患者
  • 4篇特大面积
  • 4篇救治
  • 4篇创面
  • 4篇大面积烧伤
  • 3篇休克期
  • 3篇严重烧伤患者
  • 3篇炎症
  • 3篇早期心肌损害

机构

  • 4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儿童...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45篇唐益忠
  • 32篇徐庆连
  • 28篇蔡晨
  • 9篇刘晟
  • 9篇夏正国
  • 8篇胡德林
  • 8篇孙业祥
  • 7篇陈侠英
  • 6篇王永杰
  • 6篇余又新
  • 6篇李兴照
  • 6篇戚伟伟
  • 5篇汪昌荣
  • 5篇章杰
  • 4篇方林森
  • 4篇王春华
  • 3篇吴雪生
  • 3篇李守生
  • 3篇周贤良
  • 2篇王帅

传媒

  • 7篇安徽医学
  • 5篇中华烧伤杂志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烧...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第十届全国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第四届全国烧...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对危重烧伤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价值
徐庆连夏正国唐益忠蔡晨牛锦城
高渗盐溶液减轻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肺损伤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高渗盐溶液(HS)减轻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乳酸钠林格液(LR)组、HS200组(200 mmo/ HS组,1 L 200 mmo/ HS含LR 955 mL和10% NaCl 45 mL)和HS400组(400 mmo/ HS组,1 L 400 mmo/ HS含LR 846 mL和10% NaCl 154 mL),每组8只。将大鼠浸入98℃开水中12 s制备背部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假伤组大鼠背部置于37℃水浴中。3个药物干预组于制模后即刻分别经大鼠尾静脉泵入LR、200 mmo/ HS和400 mmo/ HS,按Parkland方案补液;假伤组不予液体复苏。各组大鼠于伤后8 h取腹主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7)的含量;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假伤组相比,LR组肺组织损伤明显,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水肿和肺间隔增厚;血清中IL-6、IL-10、IL-17含量以及肺组织MDA含量和p38MAPK、ERK/的磷酸化程度均明显升高,而SOD活性显著下降。与LR组相比,两个HS组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且血清中IL-6、IL-17含量以及肺组织MDA含量和p38MAPK、ERK/的磷酸化程度均明显降低,血清IL-10含量进一步升高,肺组织SOD活性明显增加,且均呈一定剂量依赖性,HS400组各指标与LR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IL-6(n/):3.76±0.12比6.72±0.90,血IL-10(n/):33.76±3.71比16.77±3.19,血IL-17(n/):103.52±2.78比124.96±4.96,肺MDA(nmo/g):5.59±0.24比7.09±0.39,肺SOD(/g):226.7±3.9比172.7±3.4,肺磷酸化p38MAPK(p-p38MAPK/38MAPK:0.15±0.09比0.35�
袁春雨孙从松孙业祥王沁澄王彪王春华唐益忠胡德林李兴照宋均辉
关键词:烫伤高渗盐溶液白细胞介素信号转导通路
糖尿病足于术治疗的几点建议
对我们治疗的65例手术治疗糖尿病足结果进行总结,得出几点建议:1、手术前一定是充分内科治疗效果不好的才转入外科治疗.2、手术前一定要将血糖降到合理的水平,并相对稳定.3、对于长期糖尿病患者、并且有并发症的,术前要做血管照...
徐庆连唐益忠陈明卫
1例特大面积烧伤早期伴有严重低氧血症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特大面积烧伤早期伴有严重低氧血症的治疗体会。<br>  方法:①早期开放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并行强效脱水治疗:②早期创面的处理;③营养支持和脏器功能保护:④抗生素的及时合理使用。<br&gt...
唐益忠徐庆连蔡晨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低氧血症肺水肿
肠内免疫营养对烫伤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营养(E IN)对烧伤后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模型。64只W 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 IN组和标准肠内营养(EN)组,另取8只大鼠作为伤前对照。E IN组和EN组给予等热量肠内营养液。分别取伤前对照及EN组、E IN组伤后1、4、7和10 d检测肠黏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浓度及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检测肠黏膜组织TNFαmRNA表达。结果烫伤后EN组和E IN组肠黏液sIgA浓度、血浆DAO活性、TNFα含量和肠黏膜组织TNFαmRNA表达均比伤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E IN组肠黏液sIgA浓度、血浆DAO活性和TNFα含量在伤后4、7和10 d,肠黏膜组织TNFαmRNA的表达于伤后1、4、7和10 d均比EN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与标准EN相比,E IN可明显减轻严重烫伤后肠黏膜损伤,其机制与增加肠黏液sIgA浓度、降低肠黏膜组织TNFαmRNA的表达有关。
蔡晨郭光华徐庆连唐益忠刘晟
关键词:肠内营养免疫营养肠黏膜
小儿特重度烫伤合并脓毒症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儿女,2岁,系全身多处开水烫伤l周伴精神萎靡、纳差、腹胀2d入院。烫伤后,患儿在院外接受了1周不系统、不正规的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明显加重。转入我科时,已形成了20%深Ⅱ度至Ⅲ度的创面,创面散在全身多处,主要位于躯干及四肢,创缘红肿明显,基底呈黑色焦痂样改变,痂壳凹陷且干燥,无明显分泌物;
李兴照蔡晨徐庆连唐益忠夏正国
关键词:重度烫伤脓毒症小儿精神萎靡水烫伤
大面积切痂对院外烧伤创面脓毒症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入院时即为烧伤创面脓毒症的后续治疗方案。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2月入院时能明确诊断烧伤创面脓毒症的病例,进行了以一次性切除绝大部分感染创面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共21例,治愈20例,治愈率95.2%。结论对于入院时即为烧伤创面脓毒症的病人,尽快尽可能彻底地清除感染创面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唐益忠蔡晨刘晟孙业祥徐庆连
关键词:创面脓毒症大面积切痂烧伤
丹参对烫伤大鼠早期心肌组织ATP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唐益忠陈侠英汪昌荣王永杰李守生
关键词:丹参烫伤心肌组织ATP酶活性心肌损害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重度吸入性损伤肺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吸入性损伤患者肺功能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2008年12月-2012年12月24名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组(伤后第3天静脉输注10%鱼油脂肪乳100ml...
徐庆连王帅章杰蔡晨唐益忠
序贯性整体观治疗小儿手、足深度烧伤对后期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从烧伤早期到后期康复序贯性整体观治疗小儿手、足深度烧伤对功能的影响。方法 调查我科近几年来治疗的22例手、足深度烧伤给予早期手术切、削痂大张皮移植或者门诊和其他医院治疗创面愈合后能够定期门诊随访,并接受医师指导...
徐庆连周贤良蔡晨唐益忠胡德林王春华余又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