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鹤林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合肥地区两次春季雷暴地闪特征
- 本文对宽带电场慢变化仪和两个相互正交的VLF/LF水平磁通道观测到的舍肥地区3月份两次春季雷暴过程地闪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正地闪比例高达55.16%,与日本冬季雷暴相当,平均每次负地闪过程回击次数为1.90次,...
- 周鹤林董玉洁祝宝友
- 文献传递
- 微秒时间尺度脉冲活动是K过程的一个必要特征吗?被引量:1
- 2010年
- 为了澄清微秒时间尺度脉冲活动是否属于K过程的一个必要特征,分析了16次地闪和12次云闪后期对应电场K变化期间的VLF/LF(磁场)脉冲活动和VHF辐射特征。结果显示,微秒时间尺度脉冲活动是K过程的一个必要特征:(1)绝大多数K过程其VLF/LF脉冲活动表现为一个密集的小幅度脉冲簇,脉冲间隔从几微秒到十几微秒不等,其幅度比同期地闪回击幅度弱一个数量级,偶尔上面叠加了与地闪回击幅度可以比拟的大脉冲;(2)另有一部分K过程VLF/LF脉冲活动则类似于地闪或者云闪初始击穿过程的大双极性脉冲列。K过程同时伴随了准连续的Q噪声形态和分立脉冲形态的VHF辐射,这些VHF辐射倾向于与VLF/LF脉冲活动同时在K阶梯电场变化一开始即启动并伴随着K阶梯电场变化,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强度对应关系。K过程放电期间,这些VLF/LF脉冲源的入射方位演变特征表明,它们产生于一个云内不断扩展的源。K过程微秒时间尺度脉冲活动和VHF辐射特征以及它们与K变化之间的时间对应关系支持K过程是云内流光过程的结论。
- 祝宝友吕凡超马明周鹤林
- 关键词: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