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美茜

作品数:30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妊娠
  • 6篇细胞
  • 5篇羊水
  • 4篇羊水过少
  • 4篇妊娠期
  • 4篇胎膜
  • 4篇胎膜早破
  • 3篇胆汁淤积
  • 3篇胆汁淤积症
  • 3篇支气管
  • 3篇支气管哮喘
  • 3篇妊娠期肝内胆...
  • 3篇足月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哮喘
  • 3篇宫内
  • 3篇肝内
  • 3篇肝内胆汁
  • 3篇肝内胆汁淤积

机构

  • 13篇温州医学院附...
  • 10篇温州医科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浙江省安吉县...

作者

  • 29篇周美茜
  • 13篇蔡畅
  • 7篇包影
  • 7篇张文淼
  • 6篇黄引平
  • 5篇欧荣英
  • 5篇曹来英
  • 4篇徐慧
  • 3篇曾洁
  • 3篇王玉兰
  • 3篇李莹
  • 2篇周静
  • 2篇林爱丰
  • 2篇张蔚
  • 2篇杨蒙蒙
  • 2篇林峰
  • 2篇周静
  • 1篇汪敏
  • 1篇洛若愚
  • 1篇王毅军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1例子宫肌瘤剜除术后妊娠情况分析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对要求生育能力的子宫肌瘤患者 ,观察实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妊娠情况。方法 粘膜下肌瘤经阴道剜除 ,浆膜下及壁间肌瘤经腹行剜除术。结果  4 1例行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全部随访 ,结果 33例妊娠 ,其中 2 9例已分娩 ,4例在妊娠中 ,8例未孕 ,仍在治疗。结论 对于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子宫肌瘤患者 ,肌瘤剜除术适应症可适当放宽 ,并建议及早手术 ,以降低因子宫肌瘤造成的不孕及流产率 。
钟富琴周美茜
关键词:子宫肌瘤肌瘤剜除术妊娠
胎膜早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免疫偏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检测胎膜早破(PROM)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探讨PROM的Th1/Th2免疫偏移。方法对足月胎膜早破(PROM)组39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组34例和正常足月妊娠组(对照组)38例3组的PBMC经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后,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的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同步检查绒毛羊膜炎病理改变,用PV-9000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IFN-γ和IL-4在胎盘局部的表达。结果 3组PBMC分泌IFN-γ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13,P<0.01);其中PROM组IFN-γ为(158.6±38.9)ng/L,对照组为(105.3±33.6)ng/L,PPROM组为(201.4±29.2)ng/L,PROM组较对照组升高(q=6.438,P<0.05),但低于PPROM组(q=4.033,P<0.05);3组PBMC分泌IL-4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291,P<0.05);其中PROM组IL-4水平较对照组降低(q=2.051,P<0.05),但高于PPROM组(q=2.842,P<0.05);3组IFN-γ/IL-4比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62,P<0.05);PPROM组绒毛羊膜炎病理改变明显,PROM组绒毛羊膜炎改变较轻;3组间IFN-γ在胎盘局部表达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82,P<0.05),PPROM组最高;3组间IL-4表达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78,P<0.05),PPROM组最低。结论胎膜早破的免疫偏移状态表现为Th1型增强和Th2型减弱,Th1/Th2型免疫平衡指数IFN-γ/IL-4比值明显增高。
周美茜蔡畅董磊汪敏姚峰祥黄引平
关键词:胎膜早破IFN-ΓIL-4
产妇焦虑、抑郁与分娩疼痛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临产妇心理应激状态对分娩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筛选84例初产妇作为调查对象,对所有孕妇均于入院时应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状态评估,以视觉模拟评分(VAS)作为测量分娩疼痛指标;以有无参加产前教育为界分教育组和非教育组,以SAS、SDS平均分为标准将本组产妇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结果:教育组SAS、SDS均分较非教育组的低;SAS、SDS高分组的VAS值较SAS、SDS低分组的VAS值高;SAS和SDS评分与分娩过程疼痛VAS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产前教育能改善产妇焦虑和抑郁状态,焦虑、抑郁明显影响分娩疼痛程度。
陈淑娟周美茜蒋彩燕张文淼
关键词:焦虑抑郁症心理学分娩疼痛
早孕期阴道出血与早产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早期怀孕的阴道出血与早产的关联性。方法分析在我院分娩的孕产妇,评估正常孕妇和早产病例的分布差异,分析阴道出血与早产间的关联性。结果全部病例中早产者295例,孕期阴道出血占25.01%。正常分娩组与早产组比较,生育史和孕期是否工作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年龄、体重指数和阴道出血等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出血的早产危险性为无阴道出血的1.06~1.81倍。早孕期阴道出血与自发性早产的关联性最高(P=0.002)。阴道出血者患轻型早产的危险性为无阴道出血者的1.11~1.97倍(P=0.008)。结论早孕期阴道出血早产风险明显增高,特别是自发性早产及孕周为34~37周早产比例明显增高。
周美茜蔡畅黄引平
关键词:早产妊娠高危因素阴道出血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reg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进一步分离纯化和体外刺激诱导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Treg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的分泌状况。同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含量。试验对象共分3组:哮喘控制组(A组、19例),哮喘未控制组(B组、21例),对照组(C组、19例)。结果上述三组之间Treg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9,P〈0.05)。经过SNK—t检验,A组的Treg百分率高于B组(q=2.69,P〈0.05),但A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Treg培养上清液中IIA、IFNγ浓度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Treg细胞百分率与同组总IgE水平呈负相关(r=-0.47,P〈0.05)。结论Treg细胞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蔡畅周美茜
第二产程时间与分娩结局的临床研究及护理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与分娩结局的临床关系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3年6月我科167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按第二产程时间分为二组:A组(<2h)、B组(>2h)。比较第二产程时间对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产后尿潴留,产褥病率的影响。结果:A组与B组在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第二产程时间延长可明显增加阴道助产率及产后2h出血量。对造成第二产程时间延长的潜在因素进行对症处理及加强护理,可降低难产率,减少分娩并发症。
王旭艳周美茜
关键词: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褥病护理
未足月特发性羊水过少的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未足月特发性羊水过少的临床处理、妊娠结局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2013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前检查的晚孕单胎妊娠孕妇(28~36+6周),按照羊水指数(AFI)进行分组:羊水过少组(27例)、羊水偏少组(47例)及羊水正常组(70例)。对羊水过少组及偏少组给予补液治疗,对3组的妊娠结局以及补液治疗效果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 ①母体结局:补液治疗总有效率51.35%。补液治疗明显延长羊水偏少组的妊娠时间。早产为主要的并发症。羊水过少组的早产发生率为37.04%,主要为医源性早产。羊水过少组及羊水偏少组均以剖宫产为主要的终止妊娠方式,且2组的引产率均明显增加。②围产儿结局:羊水过少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最高,为44.44%。羊水过少组新生儿体重最低。但如果期待治疗至37周后分娩,则3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治疗效果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与治疗效果无关,治疗有效孕妇早产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降低、可维持的妊娠时间及新生儿体重明显增加。结论有效的补液治疗对于改善未足月特发性羊水过少的妊娠结局可能是有益的。治疗有效及≥37周后分娩对未足月特发性羊水过少妊娠结局的改善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包影欧荣英周美茜李莹张文淼
关键词:特发性羊水过少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MMP-9、TNF-a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2015年
目的观察血清MMP-9、TNF-a联合检测在子痫前期孕妇中的临床价值及对病情预测效果。方法测定并比较35例子痫前期孕妇(子痫组)与35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TNF-α和MMP-9水平。结果子痫组孕妇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的TNF-α表达水平明显增高,MMP-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二者联合检测可准确把握病情。
黄明珠周美茜
关键词:TNF-ΑMMP-9子痫前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肝功能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
2005年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肝功能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自1997年4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40例ICP患者的血清TBA、ALT、TBIL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ICP患者TBA、ALT、TBIL水平越高则胎儿窘迫、早产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就愈高(P<0.01),新生儿平均体重就越轻,但血清ALT值升高和羊水粪染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对ICP患者进行肝功能部分指标的检测,是监测胎儿预后的一项可靠指标,在妊娠中晚期对产前母婴保健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曹来英王玉兰张蔚周美茜徐慧曾洁
关键词:胆汁淤积症肝功能羊水粪染围生儿预后
特发性羊水减少孕妇早产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了解特发性羊水减少孕妇早产情况,探讨其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9-2013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的资料完整的单胎妊娠孕妇82例,均符合特发性羊水减少诊断标准〔孕28~36+6周羊水指数(AFI)≤8.0 cm〕;根据早产情况将所有孕妇分为早产组21例和足月产组61例,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情况、分娩情况及围产儿结局。结果本组孕妇早产发生率为25.61%(21/82);早产分类:治疗性早产13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早产及自发性早产各4例;早产分期:早期早产2例,中期早产1例,晚期早产18例。早产组孕妇羊水减少确诊时 AFI 低于足月产组(P é0.05),其他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足月产组(P é0.05)。早产组孕妇分娩孕周、分娩前 AFI、引产率低于足月产组(P é0.05)。早产组新生儿体质量低于足月产组(P é0.01),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足月产组(P é0.01)。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早产与分娩前 AFI 呈负相关(r =-0.65,P é0.01),围产儿不良结局与羊水减少确诊时 AFI、分娩前 AFI 及分娩孕周呈负相关( r =-0.32、-0.35、-0.47,P é0.05)。结论特发性羊水减少孕妇早产发生率较高,且与分娩前 AFI 呈负相关,以治疗性早产及晚期早产为主;特发性羊水减少孕妇如并发早产,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增加,且与羊水减少确诊时 AFI、分娩前 AFI 及分娩孕周呈负相关。
包影周美茜欧荣英李莹杨蒙蒙张文淼
关键词:羊水过少早产妊娠并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