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立斌

作品数:59 被引量:207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文化科学
  • 13篇经济管理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哲学宗教
  • 3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主题

  • 14篇思政
  • 14篇课程
  • 12篇高校
  • 9篇政治
  • 9篇教学
  • 8篇思想政治
  • 8篇主义
  • 6篇政治理论
  • 5篇政治理论课
  • 5篇思想政治理论
  • 5篇理论课
  • 5篇教育
  • 5篇赋权
  • 5篇高校思想
  • 4篇育人
  • 4篇社会
  • 4篇社会主义核心
  • 4篇社会主义核心...
  • 4篇社会主义核心...
  • 4篇思想政治理论...

机构

  • 49篇东北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大连外国语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49篇周立斌
  • 8篇王希艳
  • 6篇李刚
  • 5篇宋兆杰
  • 2篇曹宏举
  • 2篇韩满玲
  • 2篇庞卫宏
  • 2篇初钊鹏
  • 2篇张雪
  • 1篇张忠子
  • 1篇迟国泰
  • 1篇薛英杰
  • 1篇杨林
  • 1篇柳葳
  • 1篇王斌
  • 1篇马廉洁
  • 1篇张明
  • 1篇张贝
  • 1篇陈凯
  • 1篇赵化雨

传媒

  • 6篇科教导刊(电...
  • 6篇高教学刊
  • 4篇知与行
  • 3篇科技管理研究
  • 2篇当代经济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大学教育
  • 2篇《资本论》研...
  • 1篇科技与管理
  • 1篇系统工程
  • 1篇学术交流
  • 1篇经济论坛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中国管理科学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数理统计与管...
  • 1篇辽宁师专学报...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8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R聚类-变异系数分析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被引量:22
2010年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经济发展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生态环境、人力资本环境、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6个方面入手,海选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根据可观测性原则初步筛选指标,通过R聚类和变异系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筛选指标,构建了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以国际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建立指标体系,反映当代人类社会的智慧结晶。二是通过筛选国民幸福指数、基尼系数、社会保障覆盖率等指标反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建立了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指标体系。三是通过聚类分析和变异系数分析相结合的定量筛选指标,用较少的指标反映90%以上的指标信息建立简洁明快的评价体系。
周立斌李刚迟国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资本论》对当代空间政治经济学派的启示
2019年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蕴含着大量的空间思想,但由于诸多原因,这些空间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始终未受到重视。兴起于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后的当代空间政治经济学派,不仅重视挖掘《资本论》中的空间思想,而且以《资本论》的范畴和逻辑展开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包括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等在内的空间经济的批判。在当代空间政治经济学派中,列斐伏尔对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巨大。他不仅是空间生产范畴提出的第一人,还分别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角度和思路研究空间生产,开创了当代空间政治经济学派跨学科研究的先河。哈维不仅重视挖掘《资本论》中的空间经济思想,而且直接用《资本论》中的概念和思路去建构自己的空间理论。在对空间生产的探究过程中,哈维借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积累和资本循环的关系论证,创造性地提出了资本第二循环的概念,并以此展开他对当代资本主义城市化的批判。苏贾认为,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还是在《资本论》中,都蕴含丰富的空间生产思想。但是,为什么马克思在这两个文本中的空间思想得不到重视呢?苏贾指出,主要的原因在于《资本论》是一个未完成的工程。在《资本论》的计划写作中,马克思原打算在国际贸易中探究空间生产的,但由于《资本论》本身的未完成,因而后续工程中预计的空间经济思想没有得到阐发。苏贾以世界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资本主义核心与边缘的对立,探寻出马克思《资本论》的当代意义。这一学派的努力,不仅使《资本论》的空间经济价值得以凸显出来,而且深化了对《资本论》文本的认识,并赋予《资本论》文本以新的时代价值。
周立斌东江莉
关键词: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派的空间分异理论探析
2016年
空间分异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派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资产阶级城市社会学派在研究空间分异问题时采用的实证化方法,是片面的;城市的空间分异是资本的逻辑、金融资本和国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空间分异的后果是:进一步固化了社会分层,强化了住房消费的不平等,使职业地理分化严重。
周立斌周茂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市分异
基于标准差修正G1组合赋权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及实证被引量:33
2012年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内涵,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环境、社会发展环境、人力资本环境和生态环境6个准则筛选国民幸福指数、基尼系数等31个指标构建了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标准差修正的G1法(序关系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组合赋权,建立了基于标准差修正G1组合赋权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并对我国2001-2007的人的全面发展进行评价.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生态环境等6方面的评价,反映了和谐社会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二是通过标准差修正G1组合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使得组合权重体现专家意见和指标数据信息,避免了在主观赋权中指标重要性标度的给出人为主观确定,缺少客观依据的问题,避免了主客观权重分配的问题.
李刚王斌周立斌张明陈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组合赋权
巴甫洛夫与布尔什维克:从对抗走向合作
2010年
十月革命后的最初几年,形势动荡,苏维埃政权处于极为艰难时期。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科研工作受到极大影响。他不断公开批评布尔什维克政策,对此,苏联政府采取极为宽容的态度,并大力支持巴甫洛夫的科学事业,巴甫洛夫与政府逐渐由对抗转向合作。
宋兆杰周立斌
关键词:巴甫洛夫布尔什维克苏联科学
《资本论》空间经济的隐匿与凸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地理学的视角
2020年
以哈维、苏贾、卡茨纳尔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地理学者,不仅以后现代地理学的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经济,更以后现代地理学的方法挖掘《资本论》中的空间经济思想,并阐发后现代下资本积累与空间经济的关系,揭示后现代下资本主义生存的地理与空间策略,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空间经济理论的时代化进程。
周立斌王彦婷东江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空间经济隐匿
全方位育人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例
2018年
本文以从全方位育人的视角出发, 探索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模式.从全方位育人的视角审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必须是全员的, 只有这样, 才能保障教育主体的全方位性; 教育路径必须是融合的, 只有这样, 才能保障教育途径的全方位性; 教育主题必须是明确的, 只有这样, 才能保障教育目标实现的全方位性.
周立斌王彦婷
关键词:全方位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化
卡皮察的坎坷命运与苏联的科学技术政策变迁
2009年
苏联物理学家卡皮察早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并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后来在返回苏联时被苏联当局强行留在国内。他在二战时期的科学成就得到了当局的大力嘉奖。然而,由于他拒绝研究核武器而被解除物理研究所所长职务。同样原因使他尽管在赫鲁晓夫时期回到了原来的岗位,但仍然受到冷落并禁止出国。赫鲁晓夫时期结束后,他才被允许出国。他因在低温物理方面的成就荣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卡皮察的命运大起大落不仅是他个人的命运,也是与苏联不同时期科技政策的变化息息相关的。
宋兆杰周立斌
以引导式理念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
2016年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大学生的心理,外化于大学生的行为,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引领教学,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知上把握,在情上融入,在实践中贯彻。
周立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空间政治经济学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被引量:1
2014年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要警惕资本的霸权,防止开发商的资本霸权左右城市房地产开发。市政设施要以方便人民群众为主,警惕资本和权力的联合。哈维揭示出资本主义为了转移内在的过度积累危机,将资本投资转向次级循环,也就是将资本投资转向包括城市建筑在内的固定资产和消费基金项目。空间不平等与资本具有内在关联性。无论是金融资本还是土地资本,都无一例外地追求其利益最大化,资本的扩张必然要以空间为平台,并推动空间结构的变化,以适应资本和产业的增值规律。金融资本、土地利益、国家三者之间联结成有机整体,共同推动城市的改造进程,并决定城市空间的其他因素。我国在长期的城市建设中也逐渐认识到,地方政府既要发挥整合资源的优势,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担负起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在金融和土地两者之间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必须明确,推向市场的市政建设,仅限于经营性服务,对于非经营性服务,譬如水、气管道和城市电线的铺设,都需要政府来负责。另外,对于民间资本,政府既要给予充分产权保护,又要加强监管,对资本加以节制和约束,以利于维护空间正义。城市发展要避免盲目,警惕全球化下的空间不平等。在城市发展的支配性话语体系中,"国际化"的程度已经成为中国许多城市发展规划的出发点和空间实践的一个评判标准。"与国际接轨多少"、"距国际化大都市有多远"的问题不仅成了规划者考量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治理问题时反复强调的标准,而且深入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设"国际大都市"成为主导城市空间实践的全球化话语。空间政治经济学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为批判武器,从空间的视角审视资本主义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和全
周立斌杨林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