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梅玲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幸福观
  • 1篇叔本华
  • 1篇自然状态
  • 1篇自由观
  • 1篇荀子
  • 1篇卢梭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周梅玲
  • 2篇栗志刚

传媒

  • 2篇沧桑
  • 1篇社科纵横

年份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叔本华的有限幸福观及其现代启示被引量:1
2013年
在西方哲学史上,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色彩浓厚的哲学家,他从生命意志理论出发,展示了人生终极意义上的痛苦,同时也详细论述了人生有限意义上的幸福。本文试图阐释叔本华有限幸福观内涵,发掘其特征进而探讨其对于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周梅玲栗志刚
关键词:叔本华
卢梭自由的丧失和重建——论卢梭的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
2013年
卢梭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自由问题占据了他思想的核心地位。他将自由看做人的本性,在对自然状态下人的孤独平等的自由本质有了深刻认识后,揭示了奴役和私有制的出现是人们丧失自由的根源,并进一步提出了在社会状态下如何重建自由,使人们获得真正的自由的构想。他的自由思想也有着超越时代的感召力,对于今天我们的政治理论建设和实践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周梅玲栗志刚
荀子心论探析
2013年
心是荀子哲学的重要内涵之一。在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中,心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实现由恶向善的内在契机。心的这种独特功用是通过三个方面体现的:一方面,心作为官能有思维能力,同时受好利的欲望驱使,具有了实现善的德行的动力;另一方面,心具有主体性的认知能力,有理性的辨别能力,对于人的行为具有抉择和导向性;此外,心的修养,礼义的外在规范和圣人的教化让心能保持清明,实现内在超越,实现以心治性,使人达到知行合一,最终实现人性由恶向善的转变。
周梅玲
关键词:荀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